Friday, September 19, 2008

德国风:《香格里拉围城》

(一) 随笔:求学和留学生涯

这个夏天过得辛苦。在公司胡混,挣工资,提职称,吭哧吭哧劳作辛苦,从内容到形式,却总是觉得和自己格格不入。

我总是有一种错觉,以为我在这里不过是客串,客串完毕,曲终人散时,我就会回自己的家。

回学校。图书馆,教室,上课,翻书,写字,或者就是漫无目的地晃悠。在校园里。

我是迷失到了工业界的流浪儿。

有了这个情结,对于有幸仍然留在校园中的文科同学们,就有发自内心的羡慕。张宽的博士学位是斯坦福大学的,但因为研究的是德国文学,也曾经在德国的西柏林和图宾根呆过。毕业以后,现在华盛顿特区的乔治•梅森大学当终身线的中文教授,并负责全校所有的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我所结识的来自中国的文科毕业生中,有不少同学作出了这样的职业选择(或者说职业为他们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张宽的文章,以前零零星星地在网上读过一些,这回拿起他的自选集《香格里拉围城》,首先读的,便是那些写他自己求学和留学经历的文章,算是吃完鸡蛋以后,又满足一下看母鸡的好奇心。

张宽是复旦大学外文系七七级的,若是论资排辈,算是我们当初曾经盲目追随崇拜过的“青年才俊”。不过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海派和京派似乎不太往来。我是京派井蛙,猫在北京的校园里坐井观天,崇拜的人物,大抵便都是北京几家大学和研究所的;上海的牛人(彼时还不叫牛人,叫权威)除了老的,张宽这一辈的就只知道个王沪宁,而且见到王沪宁时,也就是光知道人家长得斯文好看,然后就鹦鹉学舌地随着京派牛人们贬低他专事翻译介绍,没有自己的独创。

不过细说起来,张宽虽然是上海滩的毕业生,其实还应当算个京派人士。他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冯至和德国文学的关系,写论文期间,就曾经来京探访过冯至及其他在京的德文界牛人;硕士毕业以后,他就离开上海,到了北京,他工作的社科院外文所当时的头头是刘再复,游学德国图宾根时又曾与李泽厚朝夕相处半年,这两位,都是当时如日中天的“京派”名人;张宽九四年“海归”入社科院,因为介绍爱德华•萨伊德的东方主义而名噪一时,成为“大陆中生代文化思想领域的领军人物”,又是在皇城根下的北京大学、鲁迅文学院、社科院和《读书》等杂志;海归后、回流之前,张宽又差点去我的母校北京大学的西语系任教。

张宽海归,我却刚刚负笈海外,这也可以说是和他失之交臂了。出国之前,我曾经在贡院西街住过,每日出门,必然途经社科院那座扁宽的棕色大楼。

张宽记录的是自己的求学经历,平复自然,字里行间,全无炫耀自己与名人的牵连之意;倒是我,光阴荏苒二十年以后,身在异国他乡,做着全然不相干的事情,重新读到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是有些年少无知时读到这些名字时的惶恐和激动,惶恐激动之余,又很有些沧海桑田的感慨。

2 comments:

Moments of Being said...

有意思,接着写吧。我对他有印象就是从写Paglia开始,可惜他写得不多啊。

菊子 said...

他写的也还有些别的,不过没那么有意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