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30, 2012

百天之痒

婚姻是七年之痒,工作呢?日新月异的职场上,尤其是流水的营盘流水的兵的高科技职场,又尤其是我这样的跳槽健将,一年都不到。今天才发觉,是一个季度。:)

TNND,老子真想撂挑子不干了。不过还没有退休的打算,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就是心里觉得窝囊……好在自己的老板和真正干活的员工都知道详情,只是上面指手画脚的大佬们东拉西扯,总要挑出些毛病显示自己工作的价值。

既然退休目前还不是Option,姑奶奶就韬光养晦吧,说好了至少一年以内不跳槽……周围的公司都好火啊,四顾之下,哪边的草都翠绿翠绿的……不过跳槽多了的人,也知道新鲜感一过之后,剩下的也多是例行公事,再加偶尔的piss off,再加无数的保险信息更新。

看看,看看,一点点不顺心,首先就想着跳槽,什么态度嘛!多亏我们还算是认真做事的人,要知道我们心里有多么水性杨花,将来还有什么人会雇佣我们啊!

Monday, March 26, 2012

表扬我自己:第二章翻译完毕

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当然这一章比第一章短多了,正文和注解加起来只有两万八千字。不过文字真好,翻起来感觉很不错。也可能是自己顺手了,进入了状态。不过更可能是原文本来就是第二章写得好。

春天突然就来了,家里家外各种忙碌。

Sunday, March 25, 2012

Gauguin

周末这叫一个忙!还有好多事是闭目不看……好赖抽出了50分钟看完了高更。

原来高更同学本来是个倒股票的……stock broker啊,赚钱还不少,和来自丹麦的太太养了好几个孩子。后来却有了变故——一是高更对绘画的兴趣,二是股市崩盘,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不知道,总之高更的太太带着几个孩子回了娘家,剩下一个有病的孩子和高更一起留在巴黎——后来这个孩子的下落影片里没说清楚,待会儿查查。总之高更就这样离开了家庭,以后和他们很少见面(或者根本就没有见过),彻底脱离了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成了艺术家。

高更的绘画,在巴黎人的眼里就是exotic,这当然和他自己的兴趣有关,他本来生在南美,长到上学时才回法国上学,于是他对异国就有特殊的向往。去塔希提既是一种实在的内心的呼唤,也是一种生意决定,知道那里的异国风味会吃香。他绘的一幅塔希提祭典场景,其实在塔希提文化中并不存在,而是带有埃及或印第安人的色彩,但细节的真实无关紧要,他画得与众不同,于是就有其价值。

也提到了和梵高短暂的合住,原来是提奥提议的,而且提奥的本意是要在那里建一个艺术家的colony,没想到这个colony的头两个居民就合不来,高更看梵高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了,就丢盔弃甲逃之夭夭了。看过的梵高电影里,高更的形象更像一个脸颊红彤彤的农夫。

高更在塔希提倒是过得不错,和十三岁的当地少女同居,有一幅画是少女看见了鬼魂时恐慌的表情。他感觉寂寞时,决定回巴黎,女孩子便不知去了哪里,等他再回来时,又换了另外一位少女同居,似乎还有过一个小女儿,小女儿婴儿期便夭折了。

高更的画,色彩、线条都显得粗放,倒是和梵高电影里的农夫形象般配。另外自然就是风景和风情的异国情调了,热带,半热带。算不算是宗主国对殖民地的艺术“掠夺”呢? :)

想起一个小朋友,母亲是美国人,音乐出身,也作室内设计,买了旧的小房子,就自己画了设计图让老公改造装修。老公是从巴厘岛来的,英语很好(是不是本来就说英语啊),请我们去他家时,母亲家三代组成一支乐队,玩儿古典也玩儿爵士,然后巴厘岛来的老爹做出很多巴厘风味的饭菜,芒果烧肉之类。唯一的抱怨就是她太艺术家,不似一般美国人般做事有各种程序礼节,请了小朋友去她家sleepover她就真地让孩子们一夜熬着不睡觉,请她家孩子来时她也忘了回复是不是来,倒让我怀念起美国标准家庭主妇的繁文缛节。

都说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写的就是高更。返璞归真,追求简朴等等,对此我有些存疑,简单一需要追求,就变得不简单了,高更不还是要万里迢迢地旅行那么远么,梭罗不还是要认认真真地盖个木棚么。:)

高更活得不耐烦了,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果体内毒素太深,居然还毒不死。

Monday, March 19, 2012

打倒法西斯!亚马逊万岁!

不是要就义了。:)

公司本来是圣诞节期间全场关闭,老百姓得两天假期,三天要用自己的假期。

前不久老总又假惺惺地让大家投票,七月四日期间国庆节也全公司关闭。国庆节本来就是假期,公司又被评上Best Place to Work, 大家再得一天,可是另外三天还是要用假期。我们这些惯于攒假期回中国的可就惨了。

连我们老实巴交的中国人都反对,美国人肯定更是反对的……跟大家咨询纯粹是走过场。切。这样也好,赶紧找七月四号去玩的地方吧,想想人群就头痛。

不过也有占便宜的事……中和一下吃亏的感觉。今天打开Kindle的保护夹,才发现里面一个大豁口,心里怀疑是哪天在地上摔了,可是毕竟有皮夹裹着,也没有小朋友把它当玩具玩儿。跟Kindle打了个电话,人家很爽快地答应给我换一个新的,还说,怕我着急没得用,发快递。旧的一个月之内还给他们就行了。

想想旧同学,还怪舍不得的,这几个月差不多天天用。不过发现Kindle版和纸版中有一个小差异,编辑大人说以书为准,所以现在也不太用Kindle了,偶尔玩玩ThreadWord而已,再就是看完了《小王子》。某同学发来英文版和法文版的,我法语太臭,只能读英文。

不过还是觉得自己特别刁民。:)

Friday, March 16, 2012

看不见的手

Geez,给国内家人买的IPAD3,原来是从国内发出来的……然后再托人带回去,海关发现还要征收¥1,000的关税……

实在是不理解国人的跟风心理。一大约真是游戏上瘾,二就是邻人有的我非有不可,三就是有能力有本事买到“正版”。

为了培植这种心理,苹果还故意不在中国首发,故意钓钓他们的胃口。

Louisville, KY, United States 03/16/2012 12:18 P.M. Arrival Scan
Anchorage, AK, United States 03/16/2012 1:05 A.M. Departure Scan
Anchorage, AK, United States 03/15/2012 11:45 P.M. Arrival Scan
Shanghai, China 03/16/2012 7:40 A.M. Departure Scan
Chengdu, China 03/16/2012 3:26 A.M. Departure Scan
Chengdu, China 03/15/2012 6:05 P.M. Arrival Scan
EPZ, China 03/15/2012 5:32 P.M. Departure Scan
03/15/2012 10:51 A.M. Origin Scan
China 03/15/2012 4:35 A.M. Order Processed: Ready for UPS

Sunday, March 11, 2012

警察叔叔,你罚我吧!

总算到了星期五,供应的午餐是烧烤,吃得虽然不多,下午的一大半精力还是用在了消化它上面。看看活儿也不多,小点儿的活儿不值得去烦人,大点儿的活儿,大礼拜五下午的,你去烦人人家会把你吃了,还是知趣点儿,此周已去待下周吧。

转了几圈,能搭讪的都搭讪完了,Beer Bash又一般是不去的,咱回家吧。

回家的路走的是斜路,正路偶尔也走过,须应时才可,早晨十点之前、下午四点之后也不是不能走,但你需要安排双倍的时间,还要扶着方向盘拼命操练瑜伽、气功、五讲四美三热爱,才不至于走上反人类的绝路。斜路虽然慢,但你总是在动。

于是我就动了。

问题就出在这个动上。上下班横穿几个镇,这几个镇都是麻州乃至美国历史上的军事文化重镇,以前不觉得,改走这条线上班以后才发现,有个镇里关键的一个路口居然没有红绿灯。偏偏这个路口有大概五六条路交叉,而且大概每一条路上过来的都是出身此地的绅士淑女,大家都温良恭俭让得很,于是每天上下班经过这条路口时就是没完没了的你谦我让……您先走,不还是您先走,您倒是先走啊,不不,还是您走……拉拉扯扯,明明几个路口的车加起来也不过十来辆,过一趟也要花上个十来分钟。在我辈繁忙民族的钟表里,这十分钟就等于一个小时了。

这还不算。过完了路口,总算有一小段直路啊,不行,慢着,周围有学校。也不闪灯,就是树后面很雅致地支着一块小牌牌:校区,某点某分限速二十。再往前又是某历史人物古迹,慢着,没准什么时候有历史学会颤颤巍巍的老头儿老太太扶老偕老地去查经。限速二十五。

我开车很臭。就是很不酷啦。科大毕业的一个小个子女生跟我吹牛,说她飚车有多威风,警察追了她很远她都不停,最后停下来,还凶巴巴地问人家,我在最里边一条lane上啊,你总不能让我停在那儿吧。把我给崇拜得。

知道自己开车臭的人,臭的地方多了,其中一臭,就是不喜欢人追尾。也不是怕人劫财劫色,财嘛,顶多有个GPS,还总是忘了更新地图,抢吧,抢完了,想去什么地方,小心也跟我们一样开到一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树丛里去。劫色就甭说了,那谁说了,女人过了三十,建筑工地有人吹口哨,是恨不得要跟人家民工说谢谢的。

总之,一有人追尾我就加速,不是怕人家嫌我们慢么。加完速,回头一看,家伙被我远远地甩在后头,嘿嘿。

正得意间,眼角瞥见一辆车,静静地横在岔道口。依稀看见里面司机的嘴唇在动,脚下本能地带了一下闸,又想想我是主路伊是岔路,我还是应当继续开着才是。

缓缓地开过,后面还是被追尾了。庄严神圣的官家车。不一会儿红蓝就闪了起来。好啊,正好旁边还有一条小路,咱还是乖一点儿,慢慢地蹭过去停下吧,还没忘了体谅地给警察叔叔也留够一辆车的位置。

警察叔叔在我后面停下来,我就良民大大地,老老实实地搜索起驾照和注册。某次过马路左拐弯被抓,起因是右后方的指示灯不亮,抓完了才发现本司机的驾照和车主的注册都已经过期,于是和车主成双捉对去法庭向Magistrate大人负荆请罪以后,我的文件之类都是无懈可击的。

警察叔叔走过来,警察叔叔很年轻,还是个女的。心里一沉,本来准备好的媚笑也变成了讪笑。不过语气还是低三下四的:“哦,正在找文件呢~~~喏,这是阿的驾照~~这是阿的注册~~”

女警察叔叔严厉地说:“你知道你开得多快吗?30迈的地段,你开了四十七迈”。

我心里一咯噔,马上飞速进行着各种运算:超一迈十刀,超十七迈一百七十刀,更别提还有不良记录,还有各种保险上涨……不过心中还做了另一项运算:超速十七,如果我上了限速65迈的高速,那岂不是就开成了82迈?开高速时偶尔一眼瞥见速度表上到了80,我就自己魂飞魄散赶紧降速,一直把吃真正的高速公路超速警票,当作Bucket List上的一个奋斗目标呢……

心里这么盘算着,脸上却还是带着讪笑,一边很丧失民族气节地说:“哦,这一段很难开啊,我真是没有意识到我开得那么快……”一边想,完了,完了……好在家里的账单都是我付,这件事,也就是天知,地知,警察叔叔知,我知了……

警察叔叔什么表情我都没看见,她把东西都拿走了,去她自己的车里鼓捣。她走过来之前我就赶紧把听的书关了,不知道Mrs. Dalloway 的意识流流到了哪里。也不敢打开重听。伸出脑袋回头看,果然,路边上赫赫亮着一块牌子,30.

警察叔叔正好也鼓捣完了,说,你瞧见了吧,速度都标得明明白白的。我要是有点骨气,就会说,可是这速度,过几十米一换,我换得过来吗。我没骨气,就还是祥林嫂似地说,是啊,是啊,这一段很难开啊,我真是没有意识到我开得那么快……

她手里拿着一张票票,票票我是见过的,当初就拿着它去见过Magistrate,心里还想念着Civil Disobedience的革命老前辈梭罗大叔。只知道他坐过牢,后来叫老姑妈交钱给赎出来了,不知道他上没上过法庭。

大约是梭罗冥冥中保佑,警察叔叔告诉我,她不罚我了,只给了我一个书面警告!哈拉路亚!她还给我看看票上收钱那一栏目:瞧瞧,要不然的话,这可是一百七十刀啊!Pew,简直是没法相信自己的好运气!

剩下的一段路开得云里雾里,如入梦境,这样的开法,要说危险,可比我刚才开的四十七迈要危险多了啊……回到家里,把车停好,才觉得如梦方醒,如释重负:今天总算囫囵个儿回来了。

梦醒了才开始犯嘀咕:她为什么不罚我?正宗警察叔叔不罚,往往令人得意非凡,觉得幸亏衣服穿得整齐,幸亏那一下眼睫毛没白闪……可她明明是个年轻精干的女警察……怎么她也不罚我……

以前笑话人家开车像个 Little Old Asian Lady, 难道我不知不觉间,已经变成了一个Little Old Asian Lady,她可怜我,高抬贵手……

这么想着,顿时心如刀绞,真想回去告诉她:警察叔叔,你罚我吧,罚我吧!

Tuesday, March 06, 2012

表扬我家小弟弟

表扬完了自己,再表扬我家小弟弟。

Virginia Woolf的Orlando听完了,正好接他的时候听到结尾那一段。他评论了一句: Gee, that's a lot of selves. :) 你还别说,一言以蔽之,这篇小说的核心也就是 self-identity (or identities), 探索的正好还就是个人跨越时空、跨越性别的自我认同问题。虽然没有答案,虽然越听越糊涂,但起码让人知道有人想过这个问题。

Orlando听完了,现在在听Mrs.Dalloway。 这一篇和Orlando比更sensual一些,因而更女性化一些,大约因为讲的是女人的故事。人到中年,在一天之内,回顾这半生以来的生活,令人唏嘘之处,便是那些 what if's and regrets ...

回过头来还是要表扬我自己。Gym里的muscle training 和yoga 课都不好玩儿,另外时间限制太大,碰巧有事就耽误了,干脆改treadmill算了。还不错,Calories,Time, Distance 各项都可以是短期奋斗目标,一项满足了再追求另外一项,循环往复,烧掉不少卡路里。再想想烧点卡路里这么不容易,吃的时候就更谨慎了。:)

Sunday, March 04, 2012

表扬我自己

第一章翻译完了。除了结尾那一首诗。

一章算什么。还自己弹冠相庆。有人说。

我说,一章怎么啦,这一章就是八万多字呢。正文四万七,余下的是注疏。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天开始的,好像是一月份哪一天吧。我还上班,还管家,还忙着修改别的项目呢。

第一遍总是好玩、新鲜。难的、乏味的是修改和校对。不过越来越顺手了。

翻译和写作一样,也是要有灵性的(不说灵感吧,灵感太自得,好像真是创什么作似的)。得出的经验是,感觉不好的时候情愿歇工不干,因为啃吃啃吃出来的东西就会永远是啃吃啃吃,改起来费力,读起来恼火。等一等,溪水又注满了,流起来又会很畅快的。

Seurat

这个也看完了。中间还打瞌睡,睡着了,醒过来倒回去看。不怪人家没意思,是我自己太累了。

Seurat只活了三十一岁,比Manet还少了二十年。不过成就斐然……短CD里谈到了他的绘画技术,数学般的精确,我辈不画画者自己没有体会,经人一讲,就哦!恍然大悟一小点儿。

Seurat的画有很多是海景,出名的一幅是Bathers,当时流行的很多都是小资休闲的,包括印象派们自己,都喜欢画街边咖啡馆,Seurat却画劳动人民,这一点和革命战士毕沙罗类似,要画劳动人民,还有河边海边的景色,河边乘凉的是干活的劳动人民,而不是有闲阶级。


Seurat是官二代,老爹是法国政府干部,于是便有钱。于是想起来,法国很中央集权的,和老大帝国天朝类似,于是当官的便有好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其子弟若有天份,便可以放手追求了去。

不过追求也有代价,艺术上的困难之外还有生活上的不便。Seurat有个情妇,还生了个小婴儿,但家人朋友一概不知。等他生病去世了,才真相大白。

可怜的是,他死后不久,他的小婴儿也死了,得的是同样的病,大概是流行性脑膜炎之类。DVD上说这幅画是他的情妇Madeline,当时才二十岁。这么难看,这么胖,一直过着藏藏掖掖的生活,然后又一下子失去了男人和孩子,唉。

Saturday, March 03, 2012

Manet

上个星期CD盘被罚一天,反正已经罚过了,就干脆续一个星期,接着看Manet。

Manet同学是一直没有和沙龙脱节的,而且在死前终于得到了沙龙的奖章,实现了人生的伟大理想。他在印象派里算是“客串”,虽然几盘录像里屡次展示的印象派画家群像里,他是坐着执笔的那一位,因为那时还只有他算是功成名就。

马奈同学家里有钱,读书不成时,赞助他转而学画。也还算是比较成功,虽然马奈同学对批评很敏感,报纸上一批评他就抑郁,一抑郁就干脆不干了。好在他还算运气,沙龙认他,印象派新锐们也认他。不过身体也还是不好,四十几岁就得了什么腿病,后来截肢,截肢完了没几个星期还是去世了,死时年仅51岁。

临死前的最后一幅杰作。要不是CD解释,我还真的没有注意到镜子里她交谈的对方——一个客人。于是整个一幅画就暧昧之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