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9, 2012

Virginia Woolf: Orlando

Orlando 从土耳其当完大使回来,家里的仆人和狗都毫不怀疑地接受了他/她。仆人说,me lord --e-- me lady ... 就这样承认了她的新身份。:) 还说,哑巴畜生在认人方面比人还要可靠,它们没有疑问,那么Orlando 的身份也就确定无疑了。

这本书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写的,之所以重要,大概也就在于它对传统男女身份的挑战。喜欢那种 playful humor and sarcastic musings. 我们今天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在近一百年前都是惊世骇俗的……Virginia Woolf之前的英国女作家的东西都十足的女性化,包括对女性地位的抗议也是很女性的,Woolf似乎有点超越其上,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试图进行理性的审视和评价。

她如果生为男身会更幸福吗?也难说。

总算听完了,还好,只有八盘。多亏是CD盘,正好车里又没有别的候补,上下班听着听着就听完了。要是书肯定就看不下去了。

男人女人,男权女权,男人的优势,女人的示弱,究竟现代人士,对前人的经验不能感同身受,对她的分析和描绘就更难理解了。Orlando跨越了四百年,并且从男人变成了女人,最后发现自己当初热爱的Sasha变成了一个肥胖琐碎的老女人……所谓铭心刻骨的男女之情在伍尔夫笔下不过如此;而婚姻则与爱情无关,奥兰多的“丈夫”更像是一个路人,常年在希望角航海。

听完CD以后,后面推荐的是Proust的Swann's Way。:)要是再能硬着头皮读/听Ulyssess,那我就算把所谓Canon经典都碰过了。

Sunday, February 26, 2012

Pissarro

犹太父亲,本人生于巴黎,但父亲在加勒比海的圣托马斯岛开店。送他回巴黎读书,后决定以艺术为业。比印象派其他成员年龄要大,但反而接受了比他年轻的Seurat的影响。当过安格尔的学生,科班出身,在印象派里算最学院派的。

最大的贡献是以点作画……近看是小方块,远看才是风景人物。在印象派里属于更注重野外写生的。1870年普法战争时被老母亲逼到英国躲着。

Pissarro 的风景画里有很多劳动人民耕作的场景,倒让人想起米勒的画。据介绍,老皮是挺“左”的激进社会主义者,同情劳动人民,尤其是在自己年轻时有些贫困潦倒的时候(paraphrase解说词啊)。

偏偏不巧的是,晚年时他得了个什么病,不能到地里去画农耕男女了,使他只能在屋子里作画,于是他的风景就是从窗户里看出去的风景。从窗户里画大街,耳边仿佛能够听见萧萧马车声和小贩的叫卖声,人声鼎沸,从乡村的landscape到美丽巴黎的cityscape,皮萨罗还算是幸运。





Monday, February 20, 2012

The Impressionists

印象派里最早记得的大概就是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今天才明白为什么。在看这一套印象派科普DVD,手头借到了四盘,Manet,Pissarro,Renoir 和 Seurat,第一个当然就看Renoir.

DVD里说,雷诺阿画像的风格就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美化眼中的景和人,50分钟的片子,花了不少力气介绍印象派对光、影和颜色的运用,还提到当时科学的进步也促进了艺术家们艺术手法的进步(比如照相机的发明啊,新的人工合成颜料啊),如此等等,更重要的还是一群新的艺术家对沙龙传统艺术手法的反叛,他们于1874年自己组织自己的印象派展览,公开和学院派的沙龙唱对台戏。

雷诺阿还算幸运,在画展上卖出些画,一边在贫穷中煎熬,去母亲家为朋友偷块面包吃。不过他一举成名还是因为应用传统手法为某富商画了其妻其女,从此声名大振,脱贫致富,收入源源不断。他也娶了情妇为妻,从此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原来雷诺阿们的主要贡献还是画眼前熟悉的人物和景色,他的女模特儿最初是自己的情妇,后来是自己孩子的保姆,群像里,凡是辨认得出来脸面的都是他的朋友。我们今天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原来在当时都是突破——学院派讲究的是帝王将相或者圣母耶稣。

不过雷诺阿在反叛的同时还是承认传统艺术的魅力,也或者是年龄渐长,也或者是传统艺术更容易为(有钱的)大众接受,总之他并没有一味现代,而是更深地回归到艺术传统中。他最推崇的文艺复兴艺术家是拉斐尔,这就更印证了我偏爱的艺术风格了,也无非是最普通的女性化的爱好:柔和,秀美,宁静……

这怎么就像是我自己说的话!只是我总觉得这样肤浅,显得没深度,故而不说。:)

"For me a picture has to be something pleasant, delightful, and pretty - yes, pretty. There are enough unpleasant things in the world without us producing even more." ~ Pierre-Auguste Renoir

结尾很令人唏嘘的一点,就是老雷诺阿得了关节炎……和贝多芬耳朵聋了差不多……于是只好把画笔缠在手上作画。唉。不过,这才是艺术和艺术家的魅力:变丑为美,变废为宝,变腐朽为神奇,变短暂的时间和空间为永恒。



Saturday, February 18, 2012

The History of Love

作者Nicole Krauss, Jonathan Safran Foer 的老婆。而且 The History of Love 和 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还是差不多同时出来的,现在Love小说快听完了,才发现这两本小说像是同班同学就同一个题目写的命题作文,都是青少年失去了父亲,都是年老的男人失去了儿子,然后都是在纽约和欧洲寻找……爱,人类亲情。

甚至有些细节都一样,坐地铁,钥匙(奥斯卡到处破解钥匙的秘密,Love中的Leo则是一个锁匠),让人觉得,其实让他们两个故事里的人互相穿越,大家的生活中都可以减少很多孤独。

The History of Love 居然也在拍电影,和小说一样,大约还是老婆比老公略逊一筹。:)

Louisa May Alcott

看了PBS拍的Louisa May Alcott: The Woman Behind Little Women, 刚开始有些别扭,因为是演员来演,但又不是戏剧。另外主要是不怎么喜欢Little Women小说本身,这本小说大概一定要小女孩儿时候看,才会有身临其境的亲近感,成年后,对作者的身世和时代有所了解以后,太多地感受到她生活的无奈和不公,看见的是书中渲染的故作的安贫乐道和幸福生活背后的辛酸和抗议,觉得意淫的成分太大。

当然了,好的文学作品是必须要意淫的,否则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方舟子的打假文了。

过了几分钟以后,渐渐习惯了DVD选择的角度,感觉这样拍还是相当不错的,人物虽然是演员扮演,但都是十分熟悉的人物,取景是十分熟悉的波士顿和康科德的实景,故事也很温暖动人。

Louisa May写作的主要起因是为了挣钱,因为她父亲是一个理想主义/空想主义的哲学家,她母亲本来是波士顿有钱人家的大家闺秀,后来却不得不成为养家之人,出头露面,还办过职业介绍所。路易莎本人什么都干过,包括裁缝、富家小姐的陪伴等等。

她们家先是住在Wayside House里,爱默生借给他们500美元。后来他们把Wayside House卖给霍桑了,全家搬回波士顿,在此期间搬过30次家。后来再回康科德居住,才搬入Orchard House,还是爱默生帮了他们一把。爱默生家里有钱、自己也会挣钱,对梭罗、霍桑和阿尔科特家都不同程度地从经济上接济过。

除了Little Women以外,也试着看过她其它的小说,实在是乏善可言。这倒也不怪我,片子里说,路易莎写的东西实在太多,大都是用笔名写的,没有足够的证据把它们全部搜集起来。她所有的书,每一本销售量都在一万册以上,这在当时,大概是相当可观的,赶得上Harry Porter了。里面还说Rowlings写作还是受到了Little Women的激励呢。

就是目前已经确认是她的作品的,就已经相当可观的。她有生之年挣了100,000美元,Henry James好像只挣了25,000,Herman Merville只有10,000.当然,Henry James他们家有的是钱,Merville 是倒霉一点罢了。

Louisa May 认为自己的病是源于当护士时在华盛顿用的Camol(?)导致的水银中毒,但编剧认为是Lupus(红斑狼疮)。还放了一张她当时的画像,认为她脸上的红晕,加上她当时的某些症状的描述,都是指向红斑狼疮,而不是水银中毒。认识的人里有两个女孩子得这个病死了,一个是老公大学同班同学,一个是来波士顿以后认识的某清华男生的女朋友。

凯瑟琳·赫本演过Jo,看了点片段,觉得有点喳喳呼呼,不知道整个电影怎么样。看过现代版的电影,Winona Ryder演的Jo,结尾嫁给那个木吶乏味的德国教授,着实令人莫名其妙,看了这个DVD,才知道那是Louisa写来哄读者的……本来她是不想让Jo嫁人的,但读者们不干,于是路易莎只好让她屈就。以小人之心,度伟人之腹,心中对Louisa还是有些怜悯,她其实也不过是真正的小女人,渴望爱情(却不喜欢家庭之累),渴望精神生活(却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很大程度上,她和她母亲都对她父亲的以维持基本生活为代价的理想主义哲学深有抵触。

Winona Ryder 是个不错的演员,可惜自从商店偷包事件后名声大坏,再也没见她演过什么好角色。当然我看的电影也有限。她的电影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The Age of Innocence, 一个是 Girl Interrupted。

好玩的是,Bronson Alcott还认真考虑过要离开家庭,参加附近的宗教/乌托邦组织 Shaker Community。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想了一阵子以后,还是决定留下来。留下来是留下来了,但他神思恍惚,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

路易莎却爱她父亲,一辈子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赢得父亲的赞许。但后来Bronson Alcott旅行到中西部讲学时,人们问的却尽是关于路易莎的问题。父亲躺在病床上说,我看见天堂了,很平和,你和我一起去吧。她说,我也希望能去,但我现在还不能去。

结果她还是跟随父亲去了……Bronson Alcott 3月4日去世,奔丧的人来了以后,才发现路易莎也去世了。3月6日。路易莎自己说,不幸的是,她年轻的时候没有钱,等有钱了,又没有健康。

路易莎还算是幸运的女子。毕竟她写了很多作品,并且在有生之年就名利双收,而且直到今天,还是美国文学中的literary canon, 虽然和其他“大拿”相比,她只是第二个级别的大拿。很多女权主义者拿她的作品和身世大做文章,大约无意间也平添了一些我对她的隔阂,看完这盘DVD,倒是从内心里对她暖和起来。



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黑鸭行动

刚上班时,就听大家提到黑鸭,SCRUM的时候还有人拿Duffy Duck来做出很cute的卡通片段。

原来黑鸭的目的是查询软件中所有抄袭别人程序的东西,哪怕是GNU或者是Freeware,如果是有版权的部分要自己重新编码,即使是免费的Open Source,也必须给人以承认。

这东西干起来很枯燥,喜欢写程序的人都喜欢开发新项目新功能,修虫子就已经很不耐烦了,更何况这个。而且用的一个工具很慢,大概有多少TB的Data,一点一点地一行一行地搜罗暗藏的阶级敌人,你说人能不烦吗。

头头们也知道,所有让程序员们轮流上岗。轮到上岗的那个就成天黑着个脸,比黑鸭还黑。

小公司为了生存,不择手段,被大公司收买,就要遵纪守法,于是啃吃啃吃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查“抄袭”。

今天和一个印度小伙子聊天,说这个黑鸭么,就像是妓女从良,于是要一点一点回去修改自己历史上的斑点。中文语境里很平常的说法,还把他乐坏了。;)

情人节,收到玫瑰花一瓶,巧克力一盒。玫瑰花很美丽,巧克力不好吃。不好吃是好事,免得暴食。

Sunday, February 12, 2012

方舟子 vs. 韩寒

看网上人们为他们俩斗得热闹,烦不胜烦,就想说一句: get a life! 除非你也跟方、韩一样以文字谋生。:)

对方舟子一直不怎么感冒,打假本身,叫我这样的cynic来看,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自己生不出一男半女,却四处挑人家小宝宝的毛病,挑完生理毛病挑心理毛病,生理毛病心理毛病都挑不出了,就说人家是私生子。就算是为社会清理下水沟,也难免自己浑身发臭,从此令人敬而远之。

至于打韩寒,更是觉得他用理科的刀子来解剖写字人,客观上是助纣为虐……一个写字人,本来在中国的环境里就有无数的关口,官方的审查已经是严苛无比,还用得着另外一个也是写字的人处处挑剔?一种censorship之外,再加上另一种心理上的censorship,从此更是步步为营,东张西望,缩手缩脚?

况且,韩寒的社会价值,并非来自其文字本身。他是一种社会形象,说出的,不过是尽人皆知、大部分却敢怒不敢言、敢言不敢写的文字。就算他的文字一个字也进不了文学史,那又何妨。

对方舟子唯一的感激之处,就是查纳兰性德词时,发现最初是方舟子一个字一个字把纳兰词敲进电脑的。至于他自己的“诗”,读不进去……哪怕文字顺溜,韵脚工整,他的诗文,都和他本人一样毫无诗意……“诗意”大概恰恰是他缺乏的东西,于是他大概心里永远也无法理解韩寒粉丝们对韩寒形象的崇拜。那岂是几行工整的文字能够换来。:)方的文字就是个干巴巴,像嚼着满嘴的干沙子,顶多只能科普。——我是读不进去,但既然那么多人喜欢,起码能够证明,他的文字向人传递一些信息,还是足够的吧。至于进文学史的机遇,并不比韩寒高到哪里。

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老的,自以为无懈可击、四平八稳、真理在手的,挑剔年轻的、不成熟的、挑战现状尤其是挑战政治权威和威权的,前者占上风,只会是历史和时代的不幸。

韩寒之后,还会有韩小寒,文字可能更不成熟,口才可能和文字差得更远,和老方的代沟也会更深,老方你就打去吧,打完了最后你剩下的只怕还是一肚子不平之气。:)

还想到一点,韩寒再怎样不完美,也是一只发光体;方舟子再完美,也是在反射着那个发光体。按说你还是人家的寄生虫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方舟子该给韩寒提成、回扣才对。

唉,我也是无聊,还是忙自己的正事要紧,哪怕发出的萤火之光,哪怕终究是浪费时光,起码不会为某些个不相干的人动肝火、费吐沫……Life is short.

Wednesday, February 08, 2012

Glenn Gould: Genius Within

忙了一天,看了一小时二十分钟的这个,还剩下一点,明天晚上有空时再接着看。

倒是后悔多看了一截。艺人么,常人仅知其艺,足矣。然而作传记者则偏偏要挖出他们生活中异乎寻常之处,并且还强调,其艺人如此出名,一是其艺高强,二还真是因为其人在塑造自己的形象。意思是,古尔德本人是很有意识地在“营造”自己的形象,eccentricity sells records.

还有,他的初恋女朋友和同居女朋友也出来了,证明他也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男人。

这些也还都罢了,最令人触目惊心的还是他用药,倒不是吸毒,而是找不同的医生开不同的药,不告诉医生另一个医生开的药,然后像吃cocktail那样地吃掉。50岁生日第二天就英年早逝,而且他自己就说过:他会在50岁的时候死去。



Genius Within: The Inner Life of Glenn Gould
Directors: Michèle Hozer, Peter Raymont
Starring: Glenn Gould (Himself)
Country: Canada
Genres: Biography, Blu-ray, Documentary, Lorber Films, Music & Dance
Type: Color and B&W

Year: 2010

Language: English

Length: 113 mins.

正好今天 Whitney Houston 也去世了,去世原因肯定是与毒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