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9, 2009

Séraphine: 女梵高的故事

周末忙碌之后,星期日晚上看了这部电影,如同偶尔饮的一杯咖啡,忽然人就有些超凡入化了。

色拉芬和卢梭都被称为Naïve Art 素朴画的代表。故事从一战讲到大萧条,再讲到二战,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还是个德国人,人家法国人就没有像《梅兰芳》那样大煽爱国之情。艺人就是艺人,看艺人就只想看艺和艺人的故事,政治历史霸占的舞台多得很,为何一定要到两个小时的电影里来抢风头。

女主角肥胖,臃肿,笨拙,以干粗活为生。以物理的机械的眼光去看,她很丑;然而电影的画面却很美,哪怕是她满身浊汗的时候——她演出了一种灵魂的寄托和追求,一种痴迷,还有外在的风景、节奏,处理得都很美丽,再加上配乐。

法国女演员舍得自己的色相,这个牺牲色相不是说简单地脱光身体,而是允许自己的形象很丑。演 Edith Piaf的演员明明很漂亮,可在那部电影里很多画面她都很丑,尤其是Piaf老了以后。这里的女演员叫Yolande Moreau, 电影里有她一个裸露镜头,稍有些虚荣心的演员恐怕不会愿意 --然而她在湖中沐浴,德国艺术鉴赏家窥见她的那个镜头确实很美,人真是不好看,画面却优美动人,很奇怪的调和。

电影里她唯一穿得漂亮的镜头,塔夫绸的新娘装,也是最令人心碎的镜头。

http://www.seraphinemovie.com/

原来梵高还真有一个对应的女画家。她的痴迷,为此而摒弃物质生活和天伦之乐--其实也是有信念支持,在她,大约就是她的宗教信仰。她总是说,她的守护天使在告诉她做什么。这样的支持,超过了一定限度,社会便无法接受,于是她就成为“疯狂”了。

在演示她的“艺”的同时,导演也讲述了她的生活故事。她穿着白纱挨家挨户送礼物的镜头,看着令人柔肠寸断。所谓天才,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人人都有选择,不知道有多少人还是会选择肉身凡胎、饮食男女。

当然了,也有些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享受了多份的饮食男女,匀给安徒生、梵高和色拉芬这些清心寡欲、离群索居的古怪天才们,大约还是和尘世男女的比例差不多了。

比一比,这个电影比《戴珍珠耳坠的女孩》的高明之处就是以谈艺和艺人为主,八卦为次--当然了,这里也实在没有多少可八卦的。《女孩》中虚构的婚外情,只会分散人们对画作的注意力,而这类艺术史的电影,长处就是要向人们展示艺术的魅力。以及艺人的生活。

伴奏音乐真美。温柔得像往伤口上轻拂着的面纱。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赎罪日的政治错误

附近有一家激光游乐场,我们在那里办过生日派对,于是就被他们加到了垃圾邮件单上,逢年过节,都能接到他们的促销邮件。

下周一是 Yom Kippur, 犹太人的赎罪日。美国虽然犹太人只有六百多万,碰到赎罪日,所有的学校都放假(起码麻州的学校都放假)。据说是因为教师里犹太人较多,他们都不来上班,学校不好安排替补,所以就干脆放假。激光游乐场觉得孩子们都在家,反正没地方去,找托儿所也是要花钱的,不如吸引他们来这里玩儿。一天只要$23.95,还真不贵:

Happy Yom Kippur!

Greetings Wonderful Customers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the day off, come visit us Monday for a day of all-you-can-play and eat fun.
$23.95 Yom Kippur Day of Fun!!!

问题是,Happy, lucky 和 fun 都和Yom Kippur的主旨正好相反。我认识的犹太人,即使是不信教、平时从来不去犹太会堂的,碰到这一天,也会不上班,禁食,有的甚至还会去犹太会堂祈祷。这个假日只是学校里算数,公司里不算,他们不来上班不是偷懒,因为还是要从他们的私人假期里扣除的。赎罪日是 The Day of Atonement, 中文把它的意思翻译出来了,英文里却只是搬用了希伯来文语音译,可怜的游乐场经理,就这样傻乎乎地、兴高采烈地给所有客户发出了邀请。

我当时看到这条Email,楞了一会,却也没太多费心思,扫完一眼就忙别的去了。直到今天又另外收到游乐场经理发来的道歉信:

Hello
I am so sorry to all of you for the email sent regarding Yom Kippur. This was my personal ignorance and mistake. The last thing in the world I want to do is offend any of you, our cherished customers, in any way. I assure you this will not happen again. Please, please forgive me.

经理在道歉,显然很多读者发了Email 提醒他,或者是向他抗议。唉,觉得那个经理怪可怜的,看起来确实是一个诚实的错误,不是故意歧视谁,欺负谁。

在公司里,一般人都尽量避免政治、男女、宗教、种族等话题,小朋友也教给他们一些底线,除了涉及政治、宗教、种族的以外(等他们长大一些也要提醒关于男女的),还要教他们少说枪、杀、死一类词汇,几次校园枪杀以后,老师们听见这些词都是如临大敌,学校规定他们一定要向校方报告,并通知家长的。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09

帕慕克讲座

看一个作家,读他的作品是主要。帕慕克的My Name is Red(《我的名字是红》)我认真读了,还认真写了书评。读了Snow,还没有完成,感觉更喜欢,一是语言更有诗意,二是情节让我想起叶蔚林的《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

当然作家本人还是要看的,毕竟获诺贝尔奖的作家也就那么些个,况且帕慕克还好看。不过,自己也知道,专程去哈佛听帕慕克,很大程度上是附庸风雅。随身还带着梭罗的《瓦尔登湖》,是欠朋友的旧帐。学学郭敬明同学,也罗列几只名牌。

正趴在书上签名的时候,帕慕克进来了。他很英俊,比照片上还要帅一些,风度很好。介绍他的是哈佛人文中心主任 Homi Bhabha。Homi Bhabha是印度孟买人(相当于中国上海人),研究英美文学和后殖民理论的。预料到帕慕克会有口音,不过,Bhabha的口音更重。

Bhabha的介绍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他认为帕慕克最大的长处就是他的小说中表现出的模糊(模棱两可),这种模糊,对于理解东方/西方、南方/北方,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帕慕克的世界的中心,永远是伊斯坦布尔:帕慕克小说的起点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的秘密的创伤,和裸露的性和欲望的伤疤,一种特别的忧郁(huzun),过去留下的废墟,当下面临的混乱,还有对文学的不死的热爱。

帕慕克很诚实,很幽默,他的幽默安静稳重,英国风格,口音也是英国口音。他说讲稿是用土耳其语写的,某甲给翻译成了英文,另有某乙还作了校对。文字果然漂亮,诗意盎然。当然,这个诗意,是帕慕克赋予的诗意,而不是翻译者的功劳;我猜测,原文土耳其语肯定更优美。

既然有正式讲稿,那么一定有合法途径得到讲稿。所以记笔记也没有那么积极。给哈佛人文中心打电话,他们告诉我,现在不能提供稿件,全部讲演,将由哈佛出版社正式出版。按照以往的历史,诺顿讲座的讲演稿有的会很快出版,有的会拖上个一两年。其中一些,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

帕慕克的生涯是建筑—>绘画—>写作,而且他一直喜欢音乐,因而,在他的审美世界里,这些艺术形式都是相互贯通的,只不过因为一个“偶然”,一个不小心,他才得了个文学诺贝尔奖。这是他后来回答问题时开的一个玩笑。观众席上先有人问:你最喜欢哪些作家?他说了托尔斯泰、托马斯•曼,又问:你觉得我们该读哪些作家呢?他嘟囔半天,意思是说,嗨,你们是名校学生,系统地读啊,学啊,我是野路子,瞎读瞎看,写小说纯属偶然。于是,Homi Bhabha 在讲演结束的时候,便戏称他为 The Accidental Nobel Laureate.

讲座中,他一直在使用风景画来说明小说创作和欣赏。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绘画中度过的,所以他用起绘画语言来得心应手。他说,小说其实就是风景,小说中的人物并不知道有人在欣赏他们,然而,我们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是在欣赏风景,在品评风景,一面也会品评作家。

帕慕克关注的是,当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我们的灵魂中,到底在发生着什么。从小说中得到的乐趣,完全不同于阅读传记、看电影和欣赏一幅画多得到的乐趣。他说起童年时(7岁到22岁),那十五年间,他阅读了很多小说。阅读,可以像秘密地欣赏一幅风景画,这幅画并不总是狂乱的,也可以是平和的,神圣的,世界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氛围。

小说就像是行动的影子。他用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画:水的反光,和母亲的对话,橘红色的圈椅,烟灰缸,孩子们在街上嬉闹的声音……我们阅读的时候,一个新的世界就慢慢成型,有线条,有阴影,有事件,有物体。作者创作一部小说,就是拼尽全力在自己的想象中观察世界,并赋之于视觉形象,并且,这种形象,还能安慰从外部观察这个形象的人——读者。

爱国同学要欢舞雀跃了:帕慕克还提及了中国绘画,他说,中国绘画就是用来分解的——就是从你眼中看到的那个局部,来想象一个更大的世界。(不懂画,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LOL)

他还屡次使用另外一个比喻来说明同样的观察:司机。司机驾驶的时候,对他自己的行动是没有意识的,然而他还是会看到车窗外的风景。作者和读者,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讲座系列的名称是 The Naïve and the Sentimental Novelist, 所以帕慕克也给 Naïve 和 Sentimental 下了定义。他说的 Sentimental, 不同于英语中的 Sentimental Journey 的那个 Sentimental, 更像是德国席勒所使用的意义。

Naïve 是自发的,是诗人无意识地写出来的,也就是像是上帝写的(神来之笔),而Sentimental是有意识的,作者在写作时对叙述是关注的,写作时有意图,并且关注方法和技巧,对他眼中所观察到的现实持有怀疑态度。也就是说,Naïve 的作者是自发的spontaneous,而sentimental的作者是知性的intellectual.

此处,他大段引用了席勒的一篇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论文。席勒将自己归结为知性一类,还说,我跟歌德不同,有些人是歌德式的,有些人跟我一样,是sentimental滴。LOL 不懂德语,不知道是什么文章。

我按自己的理解,将 Naive and Sentimental翻译成率性和知性。去国已久,中间大概有十年不读中文,这些词,是新近刚学会的,并不知是否确切。

一般作家朗诵自己的作品片段,帕慕克朗诵的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安娜即将离开渥伦斯基的那一段。后来又大段引用了席勒的一篇论文,说明他自己对小说创作和阅读的看法。他自己也说,他的《雪》,就是受到了席勒的影响。

那么,我们为什么读小说?他说,小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以独特的形式表达别的艺术形式无法表达的东西。我们读小说,是在寻找一个秘密的中心,寻找生命的意义。

关于小说,他列出了九点,我没有记全,大致有这些:我们从小说中看到的,受到小说家的叙述的限制;小说,总是混杂着真实经历和想象,读者总要带着好奇心,分辨哪是幻想,哪是真实,用独特的逻辑去理解世界,并且相信世界不仅仅是一个样子;我们总是一边盘算琢磨,一边从中得到享受。我们还容易评判小说中的人物,同时也评判作者,而小说的艺术不应当是进行评判,而是理解。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头脑中进行所有这些活动,一边理解,一边娱乐。

而记忆,则帮助我们在作者创造的世界中找到意义,允许所有的细节在这个寻找过程中被记录下来,然后从中寻找小说的秘密中心。

小说,和历史不同,和史诗也不同;它记录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人,并且对所有的人类感情,包括罪恶感、恐惧和忧虑,一律兼容并包。小说,就是在彻底的遗忘中梦想,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到自己的灵魂。而小说家的价值,就是寻找一个中心,然后忠实地把它再现给世界。

桑德斯剧院里座无虚席。讲座结束的时候,Homi Bhabha 说了一句话,也很有帕慕克的诗意:今天,因为我们在这里听帕慕克,我们都可以算是半个伊斯坦布尔人;而帕慕克使整个世界也更加土耳其化了一点。

××××××××××

回家的路上,电台里居然放的是巴赫,Glenn Gould 演奏,Leonard Bernstein 指挥,老是读管风琴的文字,巴赫和古尔德都像是熟悉的大叔,伯恩斯坦则是波士顿附近的劳伦斯人,今天夏天一趟一趟往缅因州和NH跑,每次经过劳伦斯,都能看见路边上的路标:Robert Frost and Leonard Bernstein. 再往前走一点,是 Haverhill, 诗人John Greenleaf Whittier的故乡。

越发是像郭敬明一样数名牌啊。不过别怪我们附庸风雅。这些人创造过财富,让我们在附庸的过程中有所依附,让人觉得生活并不光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路上下班高峰已过,居然畅通无阻,听着古尔德的巴赫,真有些飘然出世的感觉。

去之前纠结好久,是开车,还是坐火车,还是先开车后坐地铁。开到地铁站,也不太犯困,离下班时间的交通拥挤也还早,就硬着头皮开上了Mass Ave。因为惦记着要左拐,就在左道上开,结果碰上左拐的人,一等就是好久。以前总听某大叔嘟囔,一向腹诽他小题大作。总算开到哈佛门口,嘿嘿,左拐右拐还拐对了,有一次和某大叔开到这里拐错了,跟着一辆公共汽车,开到了地底下的公共汽车车库。:) 好在里面的工作人员没骂我们,笑了笑给我们指路出来,大概我们也不是第一个不速之客。

车停在了牛津街,还好,倒数第二个位置,倒数第一还说: we are really lucky. 差两个quarters, 跟他们换来。科技中心门口有农民菜市场,捏照片才发现相机没电,于是去科技中心内充电。充电出来,发现人们已经排上了队,于是没有时间去买书了。

朋友买了《红》和《雪》,都让帕慕克签字了,还和他照了相。我没书,也腆着脸上去和他照相。我下周不能去,下下周去。帕慕克说了,(别光今天热闹啊)希望下个星期还能见到你。:) 很温和的,很厚道的,很聪明的小小的幽默。哈佛学生食堂。

Friday, September 18, 2009

公司雇人也要看黄历啊

前阵子去另外一家公司相亲,心里有些嘀咕,毕竟离家二十几英里,不堵车也要四十分钟,堵车就四十分钟到两个小时不等了,哪像现在这个工作,偶尔还能溜回家吃午饭,田舍翁才有的好福气。不过终究还是担心自己人老珠黄,想去免费测试测试自己的魅力。嫁不嫁另说。

电话里和人事经理聊过,人事经理姓欣克利,一下子记住了,和当年因为热爱朱迪·福斯特而刺杀里根的大情种一个姓。欣克利发来一堆文件让我填,无非是姓名籍贯简历家庭成分等等。唯一不同的是,她说我还要作一个PI测试,给我发来一个林克、一个一次性密码,让我必须在面谈之前作好。

考试我不怕。咱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儿童,还没出生就会考试,要是美国总统靠考试决定,奥巴马那工作就说不定是我的了(假设他真是肯尼亚出生的,也不是美国本土出生啊)。

考试很简单,说考试不准确,是测试。字面意义是“预测系数”,不知道国内是否也已经采纳。试卷头上有个小说明,说不让用字典,不让旁人帮忙,如此等等。我心说了,革命靠自觉,但假如我楞不自觉,你又何从知道。

测试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一堆问题,问你在面临某些局面时,你觉得别人期望你如何处理。大约有四五十项,大部分是工作中的情景问答,也有一些是急转弯的问题。如实答了。测试没有时间限制(当然了软件肯定是在偷偷记录了),我还是争分夺秒地答了。

第二个部分一打开,我有点上当的感觉。几十个问题和第一部分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你要回答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处理的。假如你在前头撒了谎,或者模棱两可,程序会如实反映两者之间的差异。当然这个差异很可能是诚实的,比如说我确实希望自己温柔贤惠,但实际生活中仍然是个母老虎。

没有非伊不嫁的负担,所以很轻松地将问题答了。第二天开了四十多分钟到公司附近,到门口却又迷路一次,另花二十分钟到达。终于见到欣克利,倒是平和淡定,不像是有个刺杀里根的亲戚的样子。和几位官僚及同僚五个小时车轮战,脸上凝固着一只石膏像的笑容,自吹自擂,吹得自己都信以为真,就差像水仙花一般对着自己的影像迷恋而死。

临走时,欣克利说,等你回去后查一查Email, 我会把你PI的结果发给你。哇,PI的结果洋洋洒洒,测试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半文盲式的短句,一 PI 出来都是博士后级别的复式句,每句话都要占上两三行。原来我这么复杂又学问!和期末老师写的评语一样,多是报喜不报忧,这个PI对我的评价也是天花乱坠,可惜,看来看去,这上面评价的人,和我毫无关系。

突然想起婚纱照。认识的许多朋友,回国时纷纷拖儿带女去补照婚纱照,还都是系列,客厅走道卧室里都挂起了大美人照。美则美矣,谁也想不到那原来就是这家的女主人。:)

PI也和朦胧婚纱照差不多。人事人事,竟可以完全不关人事。:)

The Predictive Index Process

The Predictive Index process improves effectiveness and productivity across all levels of your organization. As a practical, reliable indicator of workplace behavior, it helps you make sound, people-smart decisions with the best results for the company and for the people themselves.
The Predictive Index process is a combination of Employee Assessment, education and consulting.

The Predictive Index survey is a managerial assessment tool that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natural workplace behaviors of prospective and existing employees – resulting in improved hiring decisions, team performance, overall communication, and workforce productivity.

Sunday, September 13, 2009

骑车

老方骑着自行车上班、逛院售,廖康推着自行车想念老父亲、当着好父亲,我和简杨呢,怀念自行车承载着的青春和爱情。

不同的是,简杨的自行车上的爱情,似乎是一个忧郁修长的青年教师的影子,我的呢,是一个也是修长,却不那么忧郁的,憨厚的大男生。

(一)没车,没爱情

那个男生,骑着一辆很破的自行车,当然是二八的了,男生们骑的都是二八车,书包是斜挎在肩膀上的,大家也都是一样的,只有他的腿,要特别长一些,而且,每次上车的时候,左脚蹬在车蹬上,右腿在跨上之前,总要略略停那么一下,停的时候,正好是右腿伸直了的时候,后来学会一个很土很土的词,那叫“蹁腿”,我就是在那个有流星雨的季节里,看见他在蹁腿上车,看见他在自行车上的那一瞬间的定格,我还不知道其实那么动作有个那么土的名字,就那么一瞬间就稀里糊涂地暗恋上他了,这一暗恋,就是整整三年。

男生骑了破车,将我带到东大操场,手把手地教我骑车。暗恋三年,十五岁到十八岁,中间移情别恋无数次,三年后,选举权总算熬到了,爱情却没有熬到。

现在想来,跟他学骑车,那是大大的失策。我很笨,别的女生都是小巧玲珑轻盈的小精豆子,男生将车骑开了,女生跟在旁边一溜小跑着,颠颠颠一下子就跳上去了;我就不行,一定要男生先骑上去,然后用腿将车支着,我坐上去后,他才能启动。女孩子谁不喜欢高个男生,不过,别人喜欢高个说不定是虚荣,我呢,完全是因为别无选择。

学骑车时,必然是洋相百出,丑态尽现。我光顾着暗恋他,却忘了爱情的第一法则是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我得意洋洋地和他分享着自己的最大弱点,等我学会骑车了,他也正式宣布找到了一个老姐。老姐已经上班了,上班的老姐,骑车肯定是好手。

我懵里懵懂地一边荒废着自己的青春和爱情,一边又有板有眼地指导着别人的青春和爱情,指导一回,得一小笔稿费,用当爱情指导得来的报酬,我给自己挣了自己生平第一大件:一辆自行车。

同年级的一个男生,忘了叫什么名字,总之是很不起眼的一个男生,从某大报社的编辑部“揽”来了活,找到我和另外几位同学,给报社当刀笔吏。小菜一碟。每天二十分钟,三十分钟,稀里哗啦一个段子,每到周末,他就给我拿来一小笔巨款。从前在校刊上发的豆腐块,只够买点零食,编辑部给的巨款却一时吃不完,存下来,我给自己买了一辆暗红色小金粒亮光闪闪的车,于是我就成有车族了。什么叫情场失意,职场得意。

没车,没爱情,不会骑车,没爱情。有车了,爱情就接踵而至。马克思究竟还是对的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有车,有朋友

我有个师兄,对不起啊,师兄,当面我从来不敢跟你说,背后也只跟一个人说过,可是当年确实痛苦万分啊。师兄太矮,有多矮呢,他的视线,正好平视我的胸脯。每次跟他聊天,我就浑身不舒服,因为总觉得他的眼神不对。偏偏又是同一个导师,想不跟他聊天都不成;和他并排一起走着,我也总是无地自容,尴尬万分,最怕碰见熟人,最怕人家误以为他是我的男朋友。

唯一的避难所,就是自行车。大家各自骑着自行车,既没有当面聊天的尴尬,也不担心人家误点鸳鸯——师兄除了矮,其实长得还是很江南才子的,万一被人误点,也还不算是奇耻大辱。

有了自行车,北京就大起来了,近处的颐和园、圆明园,远一点的香山、樱桃沟、十三陵水库,都是骑车去的,鹫峰我一点都不记得去过,翻旧照片,居然还在那里留过影,照片上真真切切的大家都在,我居然还剪着短发,我还以为我永远是长发;我还戴着墨镜,我也不记得我从哪里弄来那么一副墨镜;有一张上,还有四个男生,互相交叉拉着手,踢着腿,搔首弄姿,表演着《四个小天鹅》。

有车,魅力指数大约也会上升吧。同宿舍的女生,三天两头回来汇报,今天走路被小流氓吹口哨了,昨天坐车被小流氓碰了,倒让人心中嘀咕:我有什么毛病,怎么小流氓从来不欺负我。好,有了车,头一回骑车进城就被一个小流氓盯上了,小流氓说的话吓得我魂飞魄散,回去后,没有敢跟同宿舍的女生们提起。

(三)单车,承载着爱情

旧社会的人就是愚昧,要是像现在这么开化,我暗恋的,说不定是一个女生。

是同楼道的一个女生。楼很大,楼下,春天是丁香芬芳,秋天是银杏灿烂,爱情却是一年四季不停地燃烧着。说是公主楼,真正当得起公主称号的,却只有哲学系的一个女生;她的头发和眼珠都像黑夜一样美丽,因为哲学的繁琐枯燥,她的美丽,显得更加蚀骨动人。爱她的人很多,她却很朴实地就嫁了,嫁的时候,同屋的女生,装扮了她的二六女车,也有红花,也有红盖头,一群伴娘们推着她,招啊招,摇啊摇,欢天喜地地从校园推过;另一座楼下,有一群傻呼呼的男生们迎着,那一个笑呵呵傻呼呼最沉稳的男生,就是她的情郎哥,她的新郎官。

我先是有了车,天天骑,然后有了男朋友,有了男朋友,车不用自己骑了,搭他的车。

怎么搭车也有讲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男生们的车都纷纷没有了后座;女生却还是一如既往地需要男生带着,怎么带呢,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小鸟依人,依在一双开阔的臂弯里,要说话,便要回头对着他,然后他低下头很温柔地看着怀中的她——这一幕,曾经让我咽过多少唾沫。

咽完了,还是老老实实地,等男朋友支着腿把自行车立定了,然后笨手笨脚摸爬滚打地爬上后座,抱住他的腰,然后才如释重负地松口气:好了,走吧。

帮人作刀笔吏的时候,读到一篇三教九流,说是看男人的年龄,就要看他的腰。我就认真地伸出胳膊环住他,丈量过他的腰,然后告诉自己:哦,原来这就是年轻男人的腰。

后来,后来,男生跟我说,嫁给我吧,等你嫁给我,我就骑着车,前面带着你,后面带着一个小子。

后来,再后来,就是现在了。

Friday, September 04, 2009

纳博科夫解读《奥涅金》:少女塔吉雅娜读的是哪些书

『翻译过后,容易对文字望而生厌。因为来回咀嚼,文字的汁水已经被压榨干净,剩下的是干枯的渣滓。另外又像是解剖,或者是X光射线,每一根骨头都细细地敲过,哪怕美人嫩生生地站在眼前,脑后还是容易想到她的解剖结构和试验瓶里的样品,就像雕塑的粗坯。

原创,有才华有灵气的原创,应当是行云流水的;当然有些天才也是喜欢精雕细琢的,然而那应当是幕后的。等读者阅读的时候,大约还是希望有机会避免看到斧琢的痕迹。

下面是纳博科夫对《奥涅金》的诠释。果然是筋络毕现,毫发分明。世界上,有多少杰作,经得起这样的显微镜下的解剖。于翻译,是好事,于简单的审美,不一定。也难怪威尔逊对纳博科夫的翻译说那么多坏话。』
************************
第三章主题的发展
纳博科夫 译介

I-II 和III的开头第一节:我们已经听见过奥涅金的声音:在第一章开头的独白里,他在剧院里厌倦的评论(第一章:XXI:第12-14页),还有他对连斯基的热情发出的感慨(第二章:XV:第8-14页)。从连斯基在他未婚妻父亲的坟墓前作出的小小独白里,我们也听见了连斯基的声音。现在,在小说的第一次对话里,这两个声音被带到一起。这也是连斯基的悲惨机遇的开始:噩运的第一个结已经拧上了。奥涅金为了减轻厌倦,准备陪同他的朋友去拉林家,于是,命运就此在劫难逃。时间是1820年的仲夏。

III:描述他们的来访。普希金,因为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原因,省略了这一阙的最后六行。

IV-V:奥涅金和连斯基回程的第二次对话。奥涅金的厌倦更加恶化。连斯基将塔吉雅娜比作朱可夫斯基的斯维特兰纳。奥涅金在评论奥尔加时用词十分粗鲁。连斯基暴怒万分。可以推想,第一次的这点不快很快就修复了(六个月后,第四章结尾,两个年轻人之间另一次对话中,很随意地提及奥尔加的名字,第一次的不快毫无踪迹。)

VI:奥涅金来访给拉林家留下的总印象。

VII-VIII:给塔吉雅娜留下的印象。热烈的一见钟情。注意,此时她尚未和奥涅金说过话;她只是默默地坐在窗前。

IX-XIV: 这里的六阙诗篇代表了一项很重要的行家里手的穿插:普希金用塔吉雅娜的头脑和心灵的状态,很自然地(IX:1,“带着怎样的注意……此时”)转换到了小说的叙述。X中,首次介绍了写给主人公的信件(XXI-XXXVI中会进一步具体展开)的主题。IX和X中,提及了塔吉雅娜读过的法语原著或者是译自法语的译作(第二章XXIX就已经首次出现这一主题)。塔吉雅娜最喜欢读的书有:卢梭的《久莉》,科廷夫人的《玛蒂尔达》,科鲁登纳尔夫人的《瓦列里》,斯达尔夫人的《黛菲妮》,歌德的《维特》,和理查德森的《葛兰狄生》和《克莱丽莎》(第二章XXIX-XXX都已经提及过这两篇)。就像十几岁的青少年读者一样,塔吉雅娜将自己认同为这些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将奥涅金当作这些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当时,《奥涅金》的作者指出,他的奥涅金,和查尔斯•葛兰狄生先生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物(X:13-14).

Rousseau’s Julie
Mme Cottin’s Mathilde
Mme de Krüdener’s Valerie
Mme de Staël’s Delphine
Goethe’s Werther
Richardson’s Grandison and Clarissa

在IX和X中列出这些人物后,普希金在XI中总结了1820年乡下的塔吉雅娜仍然在阅读的、十八世纪的感伤小说,然后,在XII中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当今的”(亦即1824年)更复杂的年轻小姐们阅读的浪漫小说。这些小说包括翻译成法文的拜伦;马土林的小说《梅尔莫斯》,也是法译本;还有小说《让•斯波加尔》,作者是模仿拜伦的法国作者,诺迪尔。
……
Maturin: Melmoth
Nodier: Jean Sbogar
***************************
『(这里很痛苦:

其一,书单要一本一本地译成中文,方便不能读西文的读者,而且还要查出现有译本的名字,哪怕自己不喜欢前人译法,也要考虑尊重约定俗成。唉,我喜欢的是塔吉雅娜,查良铮用的却偏偏是达吉亚娜。

其二,要一本一本地列上原作,方便能读西文的读者找到原著继续阅读。有时候看到别人翻译的译名,若是不能一下明了原作是什么,译者又没有注上原作,便是火冒三丈。

两厢照顾,结果就是文面支离破碎:看起来丑陋,读起来疙瘩,心里一焦躁,审美的心绪便烟消云散。又不敢恨原作者和读者,只好恨夹在中间的小猴子。就是自己啦。

另外,纳博科夫用的罗马数字,大约是延用的普希金原作中的序号,我沿用了,是为了自己回去查阅方便,但中文看起来很别扭,而且中文不同译本,可能也都换成了中文数字,中文读者读起来便会觉得莫名其妙。)』
****************************
附:欧根•奥涅金
查良铮译

九 (IX)
现在,她是多么细腻地
阅读那悱恻缠绵的小说,
她是怎样如醉如痴地
让迷人的虚构流入心窝!
凡是沾到她的幻想的人
就在书页里活跃生色,
无论是久莉.乌尔玛的情人
还是那苦恼的少年维特,
或是完美无双的葛兰狄生
(读着他时,真教你发困),
或是阿德尔、德林纳等等
都已被我们柔情的女郎
在梦想里捏成一个情种——
自然,都成了奥涅金的形象。

十 (X)
她常常想象,仿佛她自己
就是作者创造的女主人公,
克莱丽莎、黛菲妮、久莉,
使她生活在各种景幕中。
她常带着害人的小说去到
幽静的树林里独自游荡。
在那里,她似乎已找到了
意中的情人,私心的梦想;
她叹息,仿佛是她自己
在故事里激动或忧郁;
有时侯,她忘情地低声背出
给她的英雄的一封情书……
然而,我们这故事的主人
却早已不是葛兰狄生。

十一
在以前,热心警世的作家
常常采用严肃的文体,
他写的主人公是为了表达
完美的典范,无可比拟。
他让我们看到敬爱的主角
总是受着不义的迫害,
却又多情善感,心志崇高,
而且有着迷人的风采。
自然,这慷慨激昂的英雄
永远怀着最纯洁的热望,
不惜为他人把自己牺牲,
而等你翻到最后的一章,
也永远是:罪恶受到严惩,
美德获得了圆满的收场。

十二 (XII)
可是,我们这时代的心智
全都迷乱:道德只令人瞌睡;
罪恶才有趣,叫人人赏识,
而且在小说里耀武扬威。
英吉利的缪斯虚构的掌故
勾引了我们少女的幻想:
她们都喜欢阴沉的毒心妇:
诡秘的斯波加尔成了偶像;
那漂泊的犹大人,那“海盗”,
或那郁郁的游子梅里莫斯,
总是在她们的梦魂里缭绕。
拜伦给我们树立了规格:
他任性地,使绝望的自我主义
也裹上了悒郁的浪漫的外衣。

欧根•奥涅金 普希金著,查良铮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
http://forum.bomoo.com/showthread.php?t=839&page=1&pp=15

Eugene Onegin: A Novel in Verse, by Aleksandr Pushkin, Translated by Vladimir Nabokov, Volume 1: Int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Princeton/Bollingen Paperback Edition, 1990.

Thursday, September 03, 2009

翻译如配音


刚刚翻译完一段文字。不是我天生喜欢的内容和文字,然而,作为翻译,我没有权利在文字中表达自己的喜好;翻译首先必须忠实作者,包括内容,也包括文字风格。

自己的感觉,当翻译,有点像当配音演员。配音演员都是在幕后的,最理想的状况,就是观众们在观赏电影的时候,以为配音演员的声音,就是屏幕上那位演员的声音。也就是说,观众体会不到配音演员的存在。

这是很痛苦的事情。首先,要配音,必须进入角色;进入角色,却不如原初那位演员那样有主动权;克拉克·盖博演白瑞德,他演成什么样子,白瑞德就是什么样子。配音却不同。白瑞德已经被盖博演成这个样子了,你只能沿着盖博的路式演下去,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盖博说中文。

这就意味着,翻译就一定要泯灭自己。这样,就要成为盖博的傀儡,要进入他的角色,模仿揣测他的一言一行。顶多在小处走点私。不然就是一种背叛,或者是暴殄天物,劈了钢琴当柴烧,要贻笑大方的。

好的翻译,就是要让人忘掉自己的存在。就像公司里的IT部门,你总是在出了问题的时候才想起他们来。IT同学做得好的话,人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部门的存在。同样的道理,如果读者读译著时想起了翻译者,那一定是因为翻译得不到家。

所以说,翻译是需要忘我的。当然了,值得翻译的东西,总是有它的永恒的价值在,为此而牺牲一点自我,应当也不是太委屈的事情。

于是就想,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我们为什么还要翻译呢,名么,冇得,读者记得的是原作者,不是译者;利么,冇得,那点稿费,还不够电脑耗掉的电费。

那么,难道说,翻译的人都是自虐狂。:)

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翻译的体会,最大的好处,是被迫仔细读书。手头需要翻译的东西,总要来回看过许多遍;而且,读的不光是你手头正在翻译的书或文章,还包括所有有关的背景资料。读得越多,翻译自然就越准确,说话也就越有把握和信心。无形中,你的知识就丰富了,你的视野也开阔了。

翻译自己写的东西,大概要算个例外。翻完自己的垃圾文字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为什么呢?自己和自己用两种语言打过一架之后,最后双方签订的和平协议上写着:

1. 你中文不行
2. 你英文不行
3. 你翻译能力不行 :)

Tuesday, September 01, 2009

The Major Young Poets


在图书馆里看见这本书,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 书是1971年出的,编辑说young的标准是35岁以下,这八位诗人的平均年龄是31岁。38年过去,不知道这里还有多少人还是诗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都活着。

书里收的诗,大都是在六十年代写就的。我只认识 Simic 和 Strand. 一方面,是我比较孤陋寡闻,另一方面,大约也是大浪淘沙。:)

里面还有Simic的蟑螂诗,管风琴同学的罗切斯特先生。:) 这是早的一首Roach,不是他后来写的Night Clerk in a Roach Motel. 晚上回家再把它敲出来。

The Major Young Poets
Selected and Introduced by Al Lee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 Cleveland
1971

1. Marvin Bell. 2. Michael Benedict.
3. Wm Brown. 4. Charles Simic.
5. Mark Strand. 6. James Tate.
7. C. K. Williams. 8. David P. Young.

××××××××××××××××××
这个Wm. 布朗同学好像和查理·布朗一样可怜,帮他超度一首吧……维基上都没有搜出他的网页。看了他名字下的题目,似乎都比较入世,关注的是六十年代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所以显得有些过时。除了这一首。怎么像是今天才写的。

SIX KINDS OF LIGHT ON WALL STREET

Wm Brown

One
This is the light in which
a blind broker remembers it--faces
half gone when the lights went out
and he stopped looking, the shadows
missing. Or it is the sun on a suicide's
memory of the Crash.

Two
Blame, like soot, darkens
these buildings, but not too much
a day, blackens the air
around them. Most sinners
live in a sky, out of reach,
with clean wives
and glorious plumbing.

Three
Blessed is the last pigeon
in the world, cooing his life away
outside my window. Venice
is clear of them, the sky
down to the roofs is empty, the Pope
has lost his divisions. Make way
for the rise of something.

Four
Ghostly Delmonico! How was it
when the lights went on and the new rich
gorged while no one was watching?
"It was
the way you imagine things; ladies
both pale and sexy, salads of money,
horses, wine. It was everything
I've wanted to be close to." It's gone,
chef. On your birthday
a new upper crust was taking over.
Their bellies are flact as a runner's;
among miles of slaughtered steers
they do without.

Five
The cold breaks. Up there the month passes,
cloud under cloud. Calm down.
There's no spring here on the sidewalk,
only up in the air. But the sky
is a walled garden behind a house
for some ole woman to walk in, wealthy,
and think the whole earth
is growing. It may be. This year
I've found the patience of the child
Carnegie, before he left
the destitute fogs of Scot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