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7, 2009

机关算尽太聪明,乐极生悲

我最不愿意人说我精明。聪明人好,精明人不好,精明人智商不一定高,还辛苦,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然而世事难料,没成想,岁月这么一蹉跎,把我蹉跎成了凡事都算计得一清二楚的精明人。

早就盘算好了,等破书出来以后,亲自给HL送去,然后在他上班附近的地方请他吃一顿。这样既表达了对破书出笼的郑重其事,也顺便还了欠他的嘴账。书的封面是他设计的,我老早就说了,这本书是“买椟还珠”的最好明证;此外,暑假时他请了我们大家去他家里吃烧烤,吃完了还在家门口的湖里划船;我就算计开了,我的回请是断断乎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于是只好另辟蹊径,“亲自送去”,又省事又隆重。LG是双方朋友,正好也欠她人情,于是也叫上她。

想好了节目,就琢磨着黄道吉日。刚到新公司上班,还没有吊儿郎当的胆量,只好用假期。跟领导说,打算12月23日休息。领导说,嗯,你敢肯定吗,大家可都是12月24日圣诞节前夕休息啊。我说,没错,就是23日。我精明吧。24日肯定到处人头攒动,我进城不是自讨苦吃么;再说24日上班的人肯定少,能出活,出活之外,大家肯定还吆五喝六出去吃午餐,我这么又能多捞着一次派对么。

心里得意得油汪汪的。

23日黄道吉日来了。每次进城有三个选择:一,一路开过去,然后找地方停车;二,坐郊区火车进城,然后再倒地铁;三,开车到地铁站,然后再倒地铁。剑桥停车太不容易,奥巴马以前在哈佛上学时乱停车,罚单攒了一千五六百美元,要当总统了才付清。我以后肯定当不了总统,这罚单还是不要欠的好;坐火车进城又受时间限制,我等不起。于是老老实实走中间路线,先开车,再倒地铁,符合精明人实用的中庸哲学。

按时和二位见上面,在MIT附近的一家葡萄牙餐厅吃饭,要过节了,餐桌都满了,于是只好坐吧台,倒也别有风味。我吃的羊肉,到美国以后还没有吃过好吃的羊肉,我又老土,点了个well-done,烤老了的羊肉吃起来像是木头渣。但这无所谓,破书交接仪式近乎完美。

饭吃完了,和朋友们情意绵绵地道了再见,然后就下了地铁站。MIT/Kendall Square这一站很漂亮,有很多黑白壁画;这一回我却没有去看壁画。我坐地铁用的是Charlie Ticket, 就是先充值的地铁卡,今天特别注意了一下,用完后上面还剩下九块钱。

看见了九块钱的剩余,等我再睁开眼,地铁票和我的信用卡都在地上。我于是很从容地把它们捡起来,又从容地把它们塞回钱包。然后拉住别人伸出来的手,从坑里爬了出来。

爬出来才觉得脸上热乎乎地,地上霹雳吧啦全是血。

看明白了吧,我给掉到地铁坑里去了,脑袋正好磕在铁轨上。于是救护车、急诊室一通折腾不提。

如果从前还能在聪明人和精明人之间徘徊,这回脑袋一磕,从此以后,和聪明人是绝对无缘了,只能用脑袋磕伤后剩余的智商,尽心尽力去作一个精明人吧。

精明人再得意一把:救护车来了,说你是要去麻省总医院,还是要去剑桥医院。我说,这两个医院我都不要去,我要去Mount Auburn. 嘿嘿,Mount Auburn 离我们家近,停车肯定也容易一些。在急诊室里等啊等,总算等到铁树开花,外科医生来了,我说,你是整形外科医生么,他说不是,我就说,不行,我这脑门要紧,我要整形外科医生。于是把他支走,另等了一个小时,等整形外科医生吭哧吭哧从威尔斯利那里开进城。

老头来了以后,我得意地说,嘿嘿,这辈子,我还是第一次看整形外科医生呢。

×××××××××××××××
补记:昨天没事看新闻,知道我没死是上不了新闻的,却也发现了一条相关的新闻。另一个地铁站,一个人活得不耐烦了,要摸铁轨。原来第三条铁轨是带电的,摸摸就万事大吉了。警察叔叔聪明(机智)勇敢,分散了不耐烦同学的注意力,然后让人关掉了电源。乖乖隆地咚,那天我脑袋碰的不是这第三条铁轨,不然,我这个博客可不就永远关闭了么。

Friday, December 04, 2009

八卦与幸福与美国复兴 :)

八卦与幸福,就是说,八卦就是幸福。:) 醉心于无聊文人八卦,轻松愉快,拿别人的家长里短嚼舌头,消磨闲暇时间,唉,怀念从前的好时光、好心情。

诺大的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全国都踮着脚尖看克林顿的八卦的时候,美国正处在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时期,外交上也略有建树。小布一上台,尽是些反对恐怖、拯救世界的严肃话题,八卦时代就一去不复返了。

新闻里尽在费尽心机地挖美国经济复苏的蛛丝马迹,其实,美国真正复苏的标记,没别的,关键是奥巴马(总统或总统夫人)个人身上。我要是奥巴马,那么多繁重的任务,都先别操心,专心找个情人先,然后让媒体去炒作。等媒体和公众都有心思追逐八卦了,美国也就开始复苏了。:)

这关于阿尔玛的八卦大概是两年前写的吧,让《书城》拿去发表了。还答应编辑给他们写另一个系列,提纲都在那里了,也有不少初稿,如今成天绷着小布什一般的严肃的脸,也没有心思去完成了。

http://image.99read.com/emagzine/ebooktown_0910/ebooktown0910.htm

新公司上班快一个月,新人新产品也摸得差不多了。再熬一阵子吧,看着,什么时候我又有心情八卦了,美国就彻底复兴了。:)

Thursday, November 05, 2009

This is it; Lust for Life

昨天在家里看了Lust for Life, 今天和Emily一起去电影院看了This Is It.

这样的电影最大的好处,就是以很低的代价——一张电影票的价钱,看到艺术家的精华作品。《渴望生活》让我不出门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艺术馆收藏的梵高作品,This Is It 让我不出门就能听见迈克尔·杰克逊的歌,看到他的舞蹈和表演,还有和制作人及其他演员们的交流。

Lust for Life 很老了,柯克·道格拉斯那时候还正当盛年,如今连他儿子迈克尔·道格拉斯都成糟老头子了。电影拍得是不错,柯克的表演也很出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表演就显得有些过火,很夸张的好莱坞戏剧腔调,还有背景音乐也总是激情澎湃的,听得有些尴尬。

早就想看却一直没看的有Vincent and Theo,是写梵高和他的哥哥的,哥哥在这部电影里演得很不错,没有兄,也许弟也能够有成就,但会困难得多,高更就说了,他自己要干许多粗活才能生存,因为没有一个兄弟能资助他。

还有,人际交流的障碍,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的艺术?假如他能够顺利当好牧师,然后娶上表妹Kay,说不定他也就不会去从绘画里寻找成功和表达……起码从电影里看,他是追求成功的,然后就是他对阿尔的土地、山岚、花卉和劳作的人们有一种自然的亲近和热爱——部分也是因为他和巴黎的艺术家们格格不入,于是才得以独辟蹊径,为我们留下他眼中的绚烂的金黄世界。

正好还在小朋友班上看到了一个10分钟的 Georgia O'Keefe的部分画作,原来Georgia O'Keefe 并不是新墨西哥人,她本来出身于威斯康辛,没想到成了美国西南红土地、沙漠、花卉和枯骨的代画人。

看迈克尔·杰克逊时眼眶时常是湿湿的……他的声音依然好听,尤其是爆发起来的时候,那是他的商标,他的舞姿依然轻快飘忽,上周五晚上还去过一次活动,一个长得有几份像MJ的DJ带着我们跳Moon Dance,电影里看到热闹处,恨不能站起来和MJ一起跳舞。:)杰克逊是个hands-on的歌手,周围的人和他说话虽然都是恭恭敬敬的,他是他们大家的老板,但大家又必须尽自己的责任提出自己的意见,Michael和他们说话时还真是挺温和,算数当然是算数的了,他是大家的衣食父母、身家性命啊,但是他很温和。当然了,斯人已去,或许他是暴怒狂叫也未可知,但起码电影里没有这样的镜头。

现代音乐,已经不光是声乐和器乐的简单结合了……声音被多度合成,器乐也是,还有舞台效果,录像、幻灯、各种技术和艺术方式的合成……而其中的灵魂却还是人,像迈克尔·杰克逊这样的名人。电影里有个镜头,迈克尔·杰克逊要登上一只吊桥,就像一只摘水果的升降机。导演说,请你上去,不过我们先不带音乐。并且反复强调,是为了安全。MJ听从了。导演雀跃:Michael Jackson is back on the cherry picker!

饶是这样小心翼翼,害怕伤害了MJ一点皮毛,他还是整个人一起去了……也许是即将到来的复出给了他额外的压力,也许是命中注定他是要去,去之前留下这一点天鹅之歌。国王一去,王国也就分崩离析了。

现代音乐背后的科技虽然复杂,MJ所想传递的信息却很简单——当然其实是又简单又复杂的——就是爱,还有保护地球,保护环境。MJ的歌和舞里,有一种快乐儿童的天真和纯净,天知道,大约是他的生活里太缺乏这些,所以他对这种天真和纯净的向往,就显得更加动人。就如同海子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本来是想着等DVD出来再看的,Emily请我去,就随她去了。嘿嘿,对不起,剧院很小,来看的都是大妈级人物,估计没有三十岁以下的,好像也没有看到男士。:)

Monday, November 02, 2009

Bag Lady - 与猎头见光死

今天开始往家里搬东西,从办公室找来一只 Staples 的文具箱,一切细软,居然只装了半箱。上次换工作,记得用的是 Dell,好像还装了两三只呢。

忽然就觉得自己像一个Bag Lady, 随身带的,不过是半箱杂碎,真要是认真起来,半箱杂碎都可以精简,剩下的,无非是丈夫儿子的照片。医疗保险、工资单、401K等等,只要网络不倒,凭着几个密码,那些身外之物,就还是好好地在那里存着。

第一次听说这个Bag Lady,是在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公共课上。老师是旧资本家后代,教会学校出身,大约是为了心理平衡,来美国做访问学者时,选题就是美国的贫困问题。

就是她告诉我们,在美国有很多穷人,穷到什么程度呢,所有的家产,可以放在一只袋子里提着。于是我就想象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的老妇人,胳膊上挎着一只破袋子,在萧瑟的秋风里,蠕蠕地走过空旷的街角。

今天抱着箱子往外走,就有点无家可归的“手袋妇人”的感觉。要出门时,刚刚悲壮着呢,偏偏要放下箱子来开门,于是又有人看见了要帮忙,我说你就放在马路牙子上边吧,我把车开过来装就行。他还非要给我抱上车。为了客气只好热情搭讪,悲壮凄清就没有了。

更何况今天还不是最后一天,还要回来吃一顿与同事的“散伙饭”和与人事的“散伙面谈”,更何况下面还有另一份工作在等着,更何况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在等着。

也就是在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以后,才知道,Bag Lady 不光是政治课老师的耸人听闻。从前无病呻吟时鄙视嘲笑的乏味中年中产生活,其实,离赤贫的“手袋妇人”,不过是一只纸箱之遥。

中午还和猎头一起出去吃午饭。和猎头一直没有见面,只是在电话里联络,这份工作之前,他还给我推荐过另外一份工作,当时我就觉得太远,开车几乎要半个小时,心里就犯过嘀咕;hiring manager打来电话,又是一个说话叽里咕噜的印度人,心里就更不喜欢,聊了半天也没有化学。好在人家也不喜欢我,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猎头么,谋生也不容易,眼下劳工供过于求,大部分公司根本不用中介。这次居然成功为新公司和我作成大媒,他们自然也是喜出望外。按照惯例,他们请产品(也就是我啦)吃顿饭。嘿嘿,见了面还是有些惊喜,一米九两米左右的希腊王子帅哥,虽然是例行公事,也还是让人开心。:)

Saturday, October 31, 2009

琐屑人生大事记

随机罗列,不以重要程度为序

1.周日夏时制要结束了

2.今天是Halloween

3. 一个星期后就(又)跳槽了,好在stocks are already vested

4. N天后某人(又)要长一岁了

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华侨看社戏

我不是华侨。华侨是当年出国时需要出具的证明,没有华侨亲属的必须服务五年之后才能出国;有华侨亲属的,旁系的要交培养费,直系的便不需要交。

华侨是别人楞栽给我们的一顶帽子。演员们主持们都很客气,好像都统一了口径,一叠声地管我们叫华人华侨。其实,我旁边坐的一位女士就是随老公来哈佛作访问学者,一年后是要回去的。至于我们这些长期滞留的,在番邦稀里糊涂混日子,从来不叫自己华人华侨,若是一定要“必也正名乎”的话,就是个土得掉渣的“老中”矣。

不久前看到广告,说是有“梅映波城”戏曲表演。订了票,原为孝敬戏迷老妈;昨天天气骤冷,竟然下了雪,若不是心疼已经付出的银子,只怕就会缩在屋子里暖和着了。

我算不得戏迷,却也多少知道一二,知道尚长荣和尚小云有关,言兴朋也必定和言菊朋有关,光这两个名字,就足以让我知道这台节目的份量。

尚爷和言爷果然不孚众望,演的《二进宫》实在好看。和中国人一起看节目便劣根性得很,规矩总是要放松一些的,节目期间我厚着脸皮照了十几张照片,轮到尚爷和言爷,便改为录像。故事我全不明白,好也不知道好在哪里;老妈说,这是最好的一文一武的对手戏,比她在北京能看到的一般演员确实要好得多;她说好,那必定是好的了。

黑包公也好看,家住(居)在湖广,状告当朝的驸马郎……阶级立场不稳定,居然在心里可怜起那个驸马郎来;以前不知道他还有追杀秦香莲和儿女的劣行,但就负心这一桩,一边是戚戚苦苦的旧日黄脸婆,一边是如花似玉的当日金枝玉叶,事过境迁,旧情如桥下流水,男人劣根,不知道多少人有这样的定力。道德谴责容易,然而在包公的法庭上,在世人的道德审判中,陈世美是没有辩护的权利的,铡死了许多年,还在受千万人唾骂。既然秦香莲有世俗的和道德的法庭保护她的权益,我这里可怜可怜陈世美,大约也无碍天理人伦。--黑包公演员叫孟广禄,好看好看,虽然担心相机里记忆不够,还是拍下了整个剧目。

裴艳玲演的是林冲——水浒里我最喜欢的英雄好汉就是林冲,当初高考在即,还是在校园背后的剧场里偷偷看了电影《野猪林》,真好看也——可惜裴艳玲没有带戏装,穿的是中式中长马褂,剃的是寸头,主持人凯丽还很不合时宜地提起“老太太六十多岁了,但她还是喜欢扮演小伙子”,说得看戏人实在无法入戏。林冲的风雪帽有一条长长的飘带,林冲的儒雅潇洒就都在那条飘带里了,少了它,裴艳玲便不是林冲。观众喜欢,鼓掌请她再来一个,凯丽又再次不合时宜地提起“我们昨天才到,老人家岁数大了”云云。凯丽大姐也有小五十了吧,这么说,倒好像她是裴艳玲的小辈;便是,也不能就这样直不楞藤。看来本某骨子里还是外侨了,觉得中华民族尊老传统里面,其实是很粗鲁无礼的,暗含的是小辈对老辈的优越感和轻视。希望裴艳玲没有被冒犯。

说来说去,原来我喜欢的都是老男(包括老女客串的老男)——这几个节目确实是这台节目的精华。老妈赞不绝口的却是越剧《黛玉葬花》,演宝玉的是个真男,叫赵志刚,演林黛玉的叫单仰萍。都没有听说过。

《红楼梦》自然我是最熟悉的了,但我熟悉的越剧,却是徐玉兰和王文娟的那个版本……看那部戏的时候奶奶还在,王文娟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林黛玉,后来的电视剧陈晓旭等均无出其右……看这个段子时,竟至涕泗滂沱。少时忐忑过自己更像哪一个钗,也琢磨过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来会更像哪一个钗,时光流逝以后,仔细看看,自己哪个钗都不是,不小心,倒成了一个贾政。还有,还有,那个厚道细致,“我有错,你打也是骂也好”的好脾气的邻家宝哥哥,竟也早已经身陷囹圄。我的越剧欣赏能力有限,倒不是有本身看得出戏有多好,不过触动了自己心下痛处罢了。越剧大约像是肖邦的钢琴曲,宜在小厅里三两听众,到了大厅,又是录音配音,竟显得有些单薄。妈妈却认为这是全台最好戏,而且单挑出宝玉。这个倒也不奇怪,老塔塔们都是偏心宝玉的。

节目的第二项是邵剧,打听清楚了,这就是鲁迅老爷童时厌烦的“咿咿呀呀的只是唱”的社戏。这里的社戏却没有唱,只有孙悟空耍把戏。另有林为林演的《吕布试马》,也是翻筋斗、支一字忙个不停,我也不大动心。看来我和鲁老爷的审美兴趣不一样,我倒是希望他们一径“咿咿呀呀的只是唱。”

不过,恩,不过,看节目,老华侨还是很有些受骗的感觉。主持人上台就说“在我们祖国六十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就多少有些腹诽;开幕的节目是《我和我的祖国》,预告节目里没有的;再看下去就明白了,原来是像本老华侨喂家中小华侨吃饭那样的搭配:一口口饭饭,一口口菜菜,一搭一地一溜儿排下来的:

一.我和我的祖国;那就是我 二.绍剧齐天大圣孙悟空
三.杜鹃山,太真外传 四.二进宫
五.我的祖国;青藏高原 六.越剧红楼梦
七.我的中国心;但愿人长久 八.铡美案;赤桑镇
九.红梅赞;南泥湾 十.吕布试马
十一.今夜属于你;今夜无人入睡 十二.昆曲林冲夜奔
十三.智取威虎山

倒也好,我看一个节目,歇一个节目,人不累,也不用担心相机记忆卡满掉。最好玩的是于兰;她的打扮是《杜鹃山》,没有下舞台就直接唱梅兰芳的《太真外传》,装束是没有性别只有革命理想的柯湘,唱的却是千回百转温婉多情的杨太真,倒让我提醒自己,有空一定搜一些梅兰芳的戏来听。电影《梅兰芳》不对劲,就是因为陈凯歌给黎明穿上了西装演柯湘。

尚长荣最后光了脑袋穿了西服上来唱压轴戏《智取威虎山》,相机记忆卡也是很有智商的,录到一半就满了,一口饭一口菜的节目单,正好左右持平。华侨们站起来给演员鼓掌,演员们谢幕了,却不下台,还在那里唱大中华,害得华侨们只好先出门;走出门后还在内疚:演员们还在台上呢,自己很不礼貌。

Tuesday, October 13, 2009

Charles M. Schulz, 1954

会心一笑……BBB瞅瞅:)




Tuesday, September 29, 2009

Séraphine: 女梵高的故事

周末忙碌之后,星期日晚上看了这部电影,如同偶尔饮的一杯咖啡,忽然人就有些超凡入化了。

色拉芬和卢梭都被称为Naïve Art 素朴画的代表。故事从一战讲到大萧条,再讲到二战,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还是个德国人,人家法国人就没有像《梅兰芳》那样大煽爱国之情。艺人就是艺人,看艺人就只想看艺和艺人的故事,政治历史霸占的舞台多得很,为何一定要到两个小时的电影里来抢风头。

女主角肥胖,臃肿,笨拙,以干粗活为生。以物理的机械的眼光去看,她很丑;然而电影的画面却很美,哪怕是她满身浊汗的时候——她演出了一种灵魂的寄托和追求,一种痴迷,还有外在的风景、节奏,处理得都很美丽,再加上配乐。

法国女演员舍得自己的色相,这个牺牲色相不是说简单地脱光身体,而是允许自己的形象很丑。演 Edith Piaf的演员明明很漂亮,可在那部电影里很多画面她都很丑,尤其是Piaf老了以后。这里的女演员叫Yolande Moreau, 电影里有她一个裸露镜头,稍有些虚荣心的演员恐怕不会愿意 --然而她在湖中沐浴,德国艺术鉴赏家窥见她的那个镜头确实很美,人真是不好看,画面却优美动人,很奇怪的调和。

电影里她唯一穿得漂亮的镜头,塔夫绸的新娘装,也是最令人心碎的镜头。

http://www.seraphinemovie.com/

原来梵高还真有一个对应的女画家。她的痴迷,为此而摒弃物质生活和天伦之乐--其实也是有信念支持,在她,大约就是她的宗教信仰。她总是说,她的守护天使在告诉她做什么。这样的支持,超过了一定限度,社会便无法接受,于是她就成为“疯狂”了。

在演示她的“艺”的同时,导演也讲述了她的生活故事。她穿着白纱挨家挨户送礼物的镜头,看着令人柔肠寸断。所谓天才,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人人都有选择,不知道有多少人还是会选择肉身凡胎、饮食男女。

当然了,也有些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享受了多份的饮食男女,匀给安徒生、梵高和色拉芬这些清心寡欲、离群索居的古怪天才们,大约还是和尘世男女的比例差不多了。

比一比,这个电影比《戴珍珠耳坠的女孩》的高明之处就是以谈艺和艺人为主,八卦为次--当然了,这里也实在没有多少可八卦的。《女孩》中虚构的婚外情,只会分散人们对画作的注意力,而这类艺术史的电影,长处就是要向人们展示艺术的魅力。以及艺人的生活。

伴奏音乐真美。温柔得像往伤口上轻拂着的面纱。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赎罪日的政治错误

附近有一家激光游乐场,我们在那里办过生日派对,于是就被他们加到了垃圾邮件单上,逢年过节,都能接到他们的促销邮件。

下周一是 Yom Kippur, 犹太人的赎罪日。美国虽然犹太人只有六百多万,碰到赎罪日,所有的学校都放假(起码麻州的学校都放假)。据说是因为教师里犹太人较多,他们都不来上班,学校不好安排替补,所以就干脆放假。激光游乐场觉得孩子们都在家,反正没地方去,找托儿所也是要花钱的,不如吸引他们来这里玩儿。一天只要$23.95,还真不贵:

Happy Yom Kippur!

Greetings Wonderful Customers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the day off, come visit us Monday for a day of all-you-can-play and eat fun.
$23.95 Yom Kippur Day of Fun!!!

问题是,Happy, lucky 和 fun 都和Yom Kippur的主旨正好相反。我认识的犹太人,即使是不信教、平时从来不去犹太会堂的,碰到这一天,也会不上班,禁食,有的甚至还会去犹太会堂祈祷。这个假日只是学校里算数,公司里不算,他们不来上班不是偷懒,因为还是要从他们的私人假期里扣除的。赎罪日是 The Day of Atonement, 中文把它的意思翻译出来了,英文里却只是搬用了希伯来文语音译,可怜的游乐场经理,就这样傻乎乎地、兴高采烈地给所有客户发出了邀请。

我当时看到这条Email,楞了一会,却也没太多费心思,扫完一眼就忙别的去了。直到今天又另外收到游乐场经理发来的道歉信:

Hello
I am so sorry to all of you for the email sent regarding Yom Kippur. This was my personal ignorance and mistake. The last thing in the world I want to do is offend any of you, our cherished customers, in any way. I assure you this will not happen again. Please, please forgive me.

经理在道歉,显然很多读者发了Email 提醒他,或者是向他抗议。唉,觉得那个经理怪可怜的,看起来确实是一个诚实的错误,不是故意歧视谁,欺负谁。

在公司里,一般人都尽量避免政治、男女、宗教、种族等话题,小朋友也教给他们一些底线,除了涉及政治、宗教、种族的以外(等他们长大一些也要提醒关于男女的),还要教他们少说枪、杀、死一类词汇,几次校园枪杀以后,老师们听见这些词都是如临大敌,学校规定他们一定要向校方报告,并通知家长的。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09

帕慕克讲座

看一个作家,读他的作品是主要。帕慕克的My Name is Red(《我的名字是红》)我认真读了,还认真写了书评。读了Snow,还没有完成,感觉更喜欢,一是语言更有诗意,二是情节让我想起叶蔚林的《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

当然作家本人还是要看的,毕竟获诺贝尔奖的作家也就那么些个,况且帕慕克还好看。不过,自己也知道,专程去哈佛听帕慕克,很大程度上是附庸风雅。随身还带着梭罗的《瓦尔登湖》,是欠朋友的旧帐。学学郭敬明同学,也罗列几只名牌。

正趴在书上签名的时候,帕慕克进来了。他很英俊,比照片上还要帅一些,风度很好。介绍他的是哈佛人文中心主任 Homi Bhabha。Homi Bhabha是印度孟买人(相当于中国上海人),研究英美文学和后殖民理论的。预料到帕慕克会有口音,不过,Bhabha的口音更重。

Bhabha的介绍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他认为帕慕克最大的长处就是他的小说中表现出的模糊(模棱两可),这种模糊,对于理解东方/西方、南方/北方,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帕慕克的世界的中心,永远是伊斯坦布尔:帕慕克小说的起点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的秘密的创伤,和裸露的性和欲望的伤疤,一种特别的忧郁(huzun),过去留下的废墟,当下面临的混乱,还有对文学的不死的热爱。

帕慕克很诚实,很幽默,他的幽默安静稳重,英国风格,口音也是英国口音。他说讲稿是用土耳其语写的,某甲给翻译成了英文,另有某乙还作了校对。文字果然漂亮,诗意盎然。当然,这个诗意,是帕慕克赋予的诗意,而不是翻译者的功劳;我猜测,原文土耳其语肯定更优美。

既然有正式讲稿,那么一定有合法途径得到讲稿。所以记笔记也没有那么积极。给哈佛人文中心打电话,他们告诉我,现在不能提供稿件,全部讲演,将由哈佛出版社正式出版。按照以往的历史,诺顿讲座的讲演稿有的会很快出版,有的会拖上个一两年。其中一些,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

帕慕克的生涯是建筑—>绘画—>写作,而且他一直喜欢音乐,因而,在他的审美世界里,这些艺术形式都是相互贯通的,只不过因为一个“偶然”,一个不小心,他才得了个文学诺贝尔奖。这是他后来回答问题时开的一个玩笑。观众席上先有人问:你最喜欢哪些作家?他说了托尔斯泰、托马斯•曼,又问:你觉得我们该读哪些作家呢?他嘟囔半天,意思是说,嗨,你们是名校学生,系统地读啊,学啊,我是野路子,瞎读瞎看,写小说纯属偶然。于是,Homi Bhabha 在讲演结束的时候,便戏称他为 The Accidental Nobel Laureate.

讲座中,他一直在使用风景画来说明小说创作和欣赏。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绘画中度过的,所以他用起绘画语言来得心应手。他说,小说其实就是风景,小说中的人物并不知道有人在欣赏他们,然而,我们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是在欣赏风景,在品评风景,一面也会品评作家。

帕慕克关注的是,当我们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我们的灵魂中,到底在发生着什么。从小说中得到的乐趣,完全不同于阅读传记、看电影和欣赏一幅画多得到的乐趣。他说起童年时(7岁到22岁),那十五年间,他阅读了很多小说。阅读,可以像秘密地欣赏一幅风景画,这幅画并不总是狂乱的,也可以是平和的,神圣的,世界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氛围。

小说就像是行动的影子。他用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画:水的反光,和母亲的对话,橘红色的圈椅,烟灰缸,孩子们在街上嬉闹的声音……我们阅读的时候,一个新的世界就慢慢成型,有线条,有阴影,有事件,有物体。作者创作一部小说,就是拼尽全力在自己的想象中观察世界,并赋之于视觉形象,并且,这种形象,还能安慰从外部观察这个形象的人——读者。

爱国同学要欢舞雀跃了:帕慕克还提及了中国绘画,他说,中国绘画就是用来分解的——就是从你眼中看到的那个局部,来想象一个更大的世界。(不懂画,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LOL)

他还屡次使用另外一个比喻来说明同样的观察:司机。司机驾驶的时候,对他自己的行动是没有意识的,然而他还是会看到车窗外的风景。作者和读者,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讲座系列的名称是 The Naïve and the Sentimental Novelist, 所以帕慕克也给 Naïve 和 Sentimental 下了定义。他说的 Sentimental, 不同于英语中的 Sentimental Journey 的那个 Sentimental, 更像是德国席勒所使用的意义。

Naïve 是自发的,是诗人无意识地写出来的,也就是像是上帝写的(神来之笔),而Sentimental是有意识的,作者在写作时对叙述是关注的,写作时有意图,并且关注方法和技巧,对他眼中所观察到的现实持有怀疑态度。也就是说,Naïve 的作者是自发的spontaneous,而sentimental的作者是知性的intellectual.

此处,他大段引用了席勒的一篇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论文。席勒将自己归结为知性一类,还说,我跟歌德不同,有些人是歌德式的,有些人跟我一样,是sentimental滴。LOL 不懂德语,不知道是什么文章。

我按自己的理解,将 Naive and Sentimental翻译成率性和知性。去国已久,中间大概有十年不读中文,这些词,是新近刚学会的,并不知是否确切。

一般作家朗诵自己的作品片段,帕慕克朗诵的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安娜即将离开渥伦斯基的那一段。后来又大段引用了席勒的一篇论文,说明他自己对小说创作和阅读的看法。他自己也说,他的《雪》,就是受到了席勒的影响。

那么,我们为什么读小说?他说,小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以独特的形式表达别的艺术形式无法表达的东西。我们读小说,是在寻找一个秘密的中心,寻找生命的意义。

关于小说,他列出了九点,我没有记全,大致有这些:我们从小说中看到的,受到小说家的叙述的限制;小说,总是混杂着真实经历和想象,读者总要带着好奇心,分辨哪是幻想,哪是真实,用独特的逻辑去理解世界,并且相信世界不仅仅是一个样子;我们总是一边盘算琢磨,一边从中得到享受。我们还容易评判小说中的人物,同时也评判作者,而小说的艺术不应当是进行评判,而是理解。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头脑中进行所有这些活动,一边理解,一边娱乐。

而记忆,则帮助我们在作者创造的世界中找到意义,允许所有的细节在这个寻找过程中被记录下来,然后从中寻找小说的秘密中心。

小说,和历史不同,和史诗也不同;它记录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人,并且对所有的人类感情,包括罪恶感、恐惧和忧虑,一律兼容并包。小说,就是在彻底的遗忘中梦想,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到自己的灵魂。而小说家的价值,就是寻找一个中心,然后忠实地把它再现给世界。

桑德斯剧院里座无虚席。讲座结束的时候,Homi Bhabha 说了一句话,也很有帕慕克的诗意:今天,因为我们在这里听帕慕克,我们都可以算是半个伊斯坦布尔人;而帕慕克使整个世界也更加土耳其化了一点。

××××××××××

回家的路上,电台里居然放的是巴赫,Glenn Gould 演奏,Leonard Bernstein 指挥,老是读管风琴的文字,巴赫和古尔德都像是熟悉的大叔,伯恩斯坦则是波士顿附近的劳伦斯人,今天夏天一趟一趟往缅因州和NH跑,每次经过劳伦斯,都能看见路边上的路标:Robert Frost and Leonard Bernstein. 再往前走一点,是 Haverhill, 诗人John Greenleaf Whittier的故乡。

越发是像郭敬明一样数名牌啊。不过别怪我们附庸风雅。这些人创造过财富,让我们在附庸的过程中有所依附,让人觉得生活并不光是柴米油盐,吃喝拉撒。路上下班高峰已过,居然畅通无阻,听着古尔德的巴赫,真有些飘然出世的感觉。

去之前纠结好久,是开车,还是坐火车,还是先开车后坐地铁。开到地铁站,也不太犯困,离下班时间的交通拥挤也还早,就硬着头皮开上了Mass Ave。因为惦记着要左拐,就在左道上开,结果碰上左拐的人,一等就是好久。以前总听某大叔嘟囔,一向腹诽他小题大作。总算开到哈佛门口,嘿嘿,左拐右拐还拐对了,有一次和某大叔开到这里拐错了,跟着一辆公共汽车,开到了地底下的公共汽车车库。:) 好在里面的工作人员没骂我们,笑了笑给我们指路出来,大概我们也不是第一个不速之客。

车停在了牛津街,还好,倒数第二个位置,倒数第一还说: we are really lucky. 差两个quarters, 跟他们换来。科技中心门口有农民菜市场,捏照片才发现相机没电,于是去科技中心内充电。充电出来,发现人们已经排上了队,于是没有时间去买书了。

朋友买了《红》和《雪》,都让帕慕克签字了,还和他照了相。我没书,也腆着脸上去和他照相。我下周不能去,下下周去。帕慕克说了,(别光今天热闹啊)希望下个星期还能见到你。:) 很温和的,很厚道的,很聪明的小小的幽默。哈佛学生食堂。

Friday, September 18, 2009

公司雇人也要看黄历啊

前阵子去另外一家公司相亲,心里有些嘀咕,毕竟离家二十几英里,不堵车也要四十分钟,堵车就四十分钟到两个小时不等了,哪像现在这个工作,偶尔还能溜回家吃午饭,田舍翁才有的好福气。不过终究还是担心自己人老珠黄,想去免费测试测试自己的魅力。嫁不嫁另说。

电话里和人事经理聊过,人事经理姓欣克利,一下子记住了,和当年因为热爱朱迪·福斯特而刺杀里根的大情种一个姓。欣克利发来一堆文件让我填,无非是姓名籍贯简历家庭成分等等。唯一不同的是,她说我还要作一个PI测试,给我发来一个林克、一个一次性密码,让我必须在面谈之前作好。

考试我不怕。咱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儿童,还没出生就会考试,要是美国总统靠考试决定,奥巴马那工作就说不定是我的了(假设他真是肯尼亚出生的,也不是美国本土出生啊)。

考试很简单,说考试不准确,是测试。字面意义是“预测系数”,不知道国内是否也已经采纳。试卷头上有个小说明,说不让用字典,不让旁人帮忙,如此等等。我心说了,革命靠自觉,但假如我楞不自觉,你又何从知道。

测试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一堆问题,问你在面临某些局面时,你觉得别人期望你如何处理。大约有四五十项,大部分是工作中的情景问答,也有一些是急转弯的问题。如实答了。测试没有时间限制(当然了软件肯定是在偷偷记录了),我还是争分夺秒地答了。

第二个部分一打开,我有点上当的感觉。几十个问题和第一部分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你要回答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处理的。假如你在前头撒了谎,或者模棱两可,程序会如实反映两者之间的差异。当然这个差异很可能是诚实的,比如说我确实希望自己温柔贤惠,但实际生活中仍然是个母老虎。

没有非伊不嫁的负担,所以很轻松地将问题答了。第二天开了四十多分钟到公司附近,到门口却又迷路一次,另花二十分钟到达。终于见到欣克利,倒是平和淡定,不像是有个刺杀里根的亲戚的样子。和几位官僚及同僚五个小时车轮战,脸上凝固着一只石膏像的笑容,自吹自擂,吹得自己都信以为真,就差像水仙花一般对着自己的影像迷恋而死。

临走时,欣克利说,等你回去后查一查Email, 我会把你PI的结果发给你。哇,PI的结果洋洋洒洒,测试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半文盲式的短句,一 PI 出来都是博士后级别的复式句,每句话都要占上两三行。原来我这么复杂又学问!和期末老师写的评语一样,多是报喜不报忧,这个PI对我的评价也是天花乱坠,可惜,看来看去,这上面评价的人,和我毫无关系。

突然想起婚纱照。认识的许多朋友,回国时纷纷拖儿带女去补照婚纱照,还都是系列,客厅走道卧室里都挂起了大美人照。美则美矣,谁也想不到那原来就是这家的女主人。:)

PI也和朦胧婚纱照差不多。人事人事,竟可以完全不关人事。:)

The Predictive Index Process

The Predictive Index process improves effectiveness and productivity across all levels of your organization. As a practical, reliable indicator of workplace behavior, it helps you make sound, people-smart decisions with the best results for the company and for the people themselves.
The Predictive Index process is a combination of Employee Assessment, education and consulting.

The Predictive Index survey is a managerial assessment tool that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natural workplace behaviors of prospective and existing employees – resulting in improved hiring decisions, team performance, overall communication, and workforce productivity.

Sunday, September 13, 2009

骑车

老方骑着自行车上班、逛院售,廖康推着自行车想念老父亲、当着好父亲,我和简杨呢,怀念自行车承载着的青春和爱情。

不同的是,简杨的自行车上的爱情,似乎是一个忧郁修长的青年教师的影子,我的呢,是一个也是修长,却不那么忧郁的,憨厚的大男生。

(一)没车,没爱情

那个男生,骑着一辆很破的自行车,当然是二八的了,男生们骑的都是二八车,书包是斜挎在肩膀上的,大家也都是一样的,只有他的腿,要特别长一些,而且,每次上车的时候,左脚蹬在车蹬上,右腿在跨上之前,总要略略停那么一下,停的时候,正好是右腿伸直了的时候,后来学会一个很土很土的词,那叫“蹁腿”,我就是在那个有流星雨的季节里,看见他在蹁腿上车,看见他在自行车上的那一瞬间的定格,我还不知道其实那么动作有个那么土的名字,就那么一瞬间就稀里糊涂地暗恋上他了,这一暗恋,就是整整三年。

男生骑了破车,将我带到东大操场,手把手地教我骑车。暗恋三年,十五岁到十八岁,中间移情别恋无数次,三年后,选举权总算熬到了,爱情却没有熬到。

现在想来,跟他学骑车,那是大大的失策。我很笨,别的女生都是小巧玲珑轻盈的小精豆子,男生将车骑开了,女生跟在旁边一溜小跑着,颠颠颠一下子就跳上去了;我就不行,一定要男生先骑上去,然后用腿将车支着,我坐上去后,他才能启动。女孩子谁不喜欢高个男生,不过,别人喜欢高个说不定是虚荣,我呢,完全是因为别无选择。

学骑车时,必然是洋相百出,丑态尽现。我光顾着暗恋他,却忘了爱情的第一法则是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我得意洋洋地和他分享着自己的最大弱点,等我学会骑车了,他也正式宣布找到了一个老姐。老姐已经上班了,上班的老姐,骑车肯定是好手。

我懵里懵懂地一边荒废着自己的青春和爱情,一边又有板有眼地指导着别人的青春和爱情,指导一回,得一小笔稿费,用当爱情指导得来的报酬,我给自己挣了自己生平第一大件:一辆自行车。

同年级的一个男生,忘了叫什么名字,总之是很不起眼的一个男生,从某大报社的编辑部“揽”来了活,找到我和另外几位同学,给报社当刀笔吏。小菜一碟。每天二十分钟,三十分钟,稀里哗啦一个段子,每到周末,他就给我拿来一小笔巨款。从前在校刊上发的豆腐块,只够买点零食,编辑部给的巨款却一时吃不完,存下来,我给自己买了一辆暗红色小金粒亮光闪闪的车,于是我就成有车族了。什么叫情场失意,职场得意。

没车,没爱情,不会骑车,没爱情。有车了,爱情就接踵而至。马克思究竟还是对的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有车,有朋友

我有个师兄,对不起啊,师兄,当面我从来不敢跟你说,背后也只跟一个人说过,可是当年确实痛苦万分啊。师兄太矮,有多矮呢,他的视线,正好平视我的胸脯。每次跟他聊天,我就浑身不舒服,因为总觉得他的眼神不对。偏偏又是同一个导师,想不跟他聊天都不成;和他并排一起走着,我也总是无地自容,尴尬万分,最怕碰见熟人,最怕人家误以为他是我的男朋友。

唯一的避难所,就是自行车。大家各自骑着自行车,既没有当面聊天的尴尬,也不担心人家误点鸳鸯——师兄除了矮,其实长得还是很江南才子的,万一被人误点,也还不算是奇耻大辱。

有了自行车,北京就大起来了,近处的颐和园、圆明园,远一点的香山、樱桃沟、十三陵水库,都是骑车去的,鹫峰我一点都不记得去过,翻旧照片,居然还在那里留过影,照片上真真切切的大家都在,我居然还剪着短发,我还以为我永远是长发;我还戴着墨镜,我也不记得我从哪里弄来那么一副墨镜;有一张上,还有四个男生,互相交叉拉着手,踢着腿,搔首弄姿,表演着《四个小天鹅》。

有车,魅力指数大约也会上升吧。同宿舍的女生,三天两头回来汇报,今天走路被小流氓吹口哨了,昨天坐车被小流氓碰了,倒让人心中嘀咕:我有什么毛病,怎么小流氓从来不欺负我。好,有了车,头一回骑车进城就被一个小流氓盯上了,小流氓说的话吓得我魂飞魄散,回去后,没有敢跟同宿舍的女生们提起。

(三)单车,承载着爱情

旧社会的人就是愚昧,要是像现在这么开化,我暗恋的,说不定是一个女生。

是同楼道的一个女生。楼很大,楼下,春天是丁香芬芳,秋天是银杏灿烂,爱情却是一年四季不停地燃烧着。说是公主楼,真正当得起公主称号的,却只有哲学系的一个女生;她的头发和眼珠都像黑夜一样美丽,因为哲学的繁琐枯燥,她的美丽,显得更加蚀骨动人。爱她的人很多,她却很朴实地就嫁了,嫁的时候,同屋的女生,装扮了她的二六女车,也有红花,也有红盖头,一群伴娘们推着她,招啊招,摇啊摇,欢天喜地地从校园推过;另一座楼下,有一群傻呼呼的男生们迎着,那一个笑呵呵傻呼呼最沉稳的男生,就是她的情郎哥,她的新郎官。

我先是有了车,天天骑,然后有了男朋友,有了男朋友,车不用自己骑了,搭他的车。

怎么搭车也有讲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男生们的车都纷纷没有了后座;女生却还是一如既往地需要男生带着,怎么带呢,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小鸟依人,依在一双开阔的臂弯里,要说话,便要回头对着他,然后他低下头很温柔地看着怀中的她——这一幕,曾经让我咽过多少唾沫。

咽完了,还是老老实实地,等男朋友支着腿把自行车立定了,然后笨手笨脚摸爬滚打地爬上后座,抱住他的腰,然后才如释重负地松口气:好了,走吧。

帮人作刀笔吏的时候,读到一篇三教九流,说是看男人的年龄,就要看他的腰。我就认真地伸出胳膊环住他,丈量过他的腰,然后告诉自己:哦,原来这就是年轻男人的腰。

后来,后来,男生跟我说,嫁给我吧,等你嫁给我,我就骑着车,前面带着你,后面带着一个小子。

后来,再后来,就是现在了。

Friday, September 04, 2009

纳博科夫解读《奥涅金》:少女塔吉雅娜读的是哪些书

『翻译过后,容易对文字望而生厌。因为来回咀嚼,文字的汁水已经被压榨干净,剩下的是干枯的渣滓。另外又像是解剖,或者是X光射线,每一根骨头都细细地敲过,哪怕美人嫩生生地站在眼前,脑后还是容易想到她的解剖结构和试验瓶里的样品,就像雕塑的粗坯。

原创,有才华有灵气的原创,应当是行云流水的;当然有些天才也是喜欢精雕细琢的,然而那应当是幕后的。等读者阅读的时候,大约还是希望有机会避免看到斧琢的痕迹。

下面是纳博科夫对《奥涅金》的诠释。果然是筋络毕现,毫发分明。世界上,有多少杰作,经得起这样的显微镜下的解剖。于翻译,是好事,于简单的审美,不一定。也难怪威尔逊对纳博科夫的翻译说那么多坏话。』
************************
第三章主题的发展
纳博科夫 译介

I-II 和III的开头第一节:我们已经听见过奥涅金的声音:在第一章开头的独白里,他在剧院里厌倦的评论(第一章:XXI:第12-14页),还有他对连斯基的热情发出的感慨(第二章:XV:第8-14页)。从连斯基在他未婚妻父亲的坟墓前作出的小小独白里,我们也听见了连斯基的声音。现在,在小说的第一次对话里,这两个声音被带到一起。这也是连斯基的悲惨机遇的开始:噩运的第一个结已经拧上了。奥涅金为了减轻厌倦,准备陪同他的朋友去拉林家,于是,命运就此在劫难逃。时间是1820年的仲夏。

III:描述他们的来访。普希金,因为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原因,省略了这一阙的最后六行。

IV-V:奥涅金和连斯基回程的第二次对话。奥涅金的厌倦更加恶化。连斯基将塔吉雅娜比作朱可夫斯基的斯维特兰纳。奥涅金在评论奥尔加时用词十分粗鲁。连斯基暴怒万分。可以推想,第一次的这点不快很快就修复了(六个月后,第四章结尾,两个年轻人之间另一次对话中,很随意地提及奥尔加的名字,第一次的不快毫无踪迹。)

VI:奥涅金来访给拉林家留下的总印象。

VII-VIII:给塔吉雅娜留下的印象。热烈的一见钟情。注意,此时她尚未和奥涅金说过话;她只是默默地坐在窗前。

IX-XIV: 这里的六阙诗篇代表了一项很重要的行家里手的穿插:普希金用塔吉雅娜的头脑和心灵的状态,很自然地(IX:1,“带着怎样的注意……此时”)转换到了小说的叙述。X中,首次介绍了写给主人公的信件(XXI-XXXVI中会进一步具体展开)的主题。IX和X中,提及了塔吉雅娜读过的法语原著或者是译自法语的译作(第二章XXIX就已经首次出现这一主题)。塔吉雅娜最喜欢读的书有:卢梭的《久莉》,科廷夫人的《玛蒂尔达》,科鲁登纳尔夫人的《瓦列里》,斯达尔夫人的《黛菲妮》,歌德的《维特》,和理查德森的《葛兰狄生》和《克莱丽莎》(第二章XXIX-XXX都已经提及过这两篇)。就像十几岁的青少年读者一样,塔吉雅娜将自己认同为这些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将奥涅金当作这些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当时,《奥涅金》的作者指出,他的奥涅金,和查尔斯•葛兰狄生先生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物(X:13-14).

Rousseau’s Julie
Mme Cottin’s Mathilde
Mme de Krüdener’s Valerie
Mme de Staël’s Delphine
Goethe’s Werther
Richardson’s Grandison and Clarissa

在IX和X中列出这些人物后,普希金在XI中总结了1820年乡下的塔吉雅娜仍然在阅读的、十八世纪的感伤小说,然后,在XII中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当今的”(亦即1824年)更复杂的年轻小姐们阅读的浪漫小说。这些小说包括翻译成法文的拜伦;马土林的小说《梅尔莫斯》,也是法译本;还有小说《让•斯波加尔》,作者是模仿拜伦的法国作者,诺迪尔。
……
Maturin: Melmoth
Nodier: Jean Sbogar
***************************
『(这里很痛苦:

其一,书单要一本一本地译成中文,方便不能读西文的读者,而且还要查出现有译本的名字,哪怕自己不喜欢前人译法,也要考虑尊重约定俗成。唉,我喜欢的是塔吉雅娜,查良铮用的却偏偏是达吉亚娜。

其二,要一本一本地列上原作,方便能读西文的读者找到原著继续阅读。有时候看到别人翻译的译名,若是不能一下明了原作是什么,译者又没有注上原作,便是火冒三丈。

两厢照顾,结果就是文面支离破碎:看起来丑陋,读起来疙瘩,心里一焦躁,审美的心绪便烟消云散。又不敢恨原作者和读者,只好恨夹在中间的小猴子。就是自己啦。

另外,纳博科夫用的罗马数字,大约是延用的普希金原作中的序号,我沿用了,是为了自己回去查阅方便,但中文看起来很别扭,而且中文不同译本,可能也都换成了中文数字,中文读者读起来便会觉得莫名其妙。)』
****************************
附:欧根•奥涅金
查良铮译

九 (IX)
现在,她是多么细腻地
阅读那悱恻缠绵的小说,
她是怎样如醉如痴地
让迷人的虚构流入心窝!
凡是沾到她的幻想的人
就在书页里活跃生色,
无论是久莉.乌尔玛的情人
还是那苦恼的少年维特,
或是完美无双的葛兰狄生
(读着他时,真教你发困),
或是阿德尔、德林纳等等
都已被我们柔情的女郎
在梦想里捏成一个情种——
自然,都成了奥涅金的形象。

十 (X)
她常常想象,仿佛她自己
就是作者创造的女主人公,
克莱丽莎、黛菲妮、久莉,
使她生活在各种景幕中。
她常带着害人的小说去到
幽静的树林里独自游荡。
在那里,她似乎已找到了
意中的情人,私心的梦想;
她叹息,仿佛是她自己
在故事里激动或忧郁;
有时侯,她忘情地低声背出
给她的英雄的一封情书……
然而,我们这故事的主人
却早已不是葛兰狄生。

十一
在以前,热心警世的作家
常常采用严肃的文体,
他写的主人公是为了表达
完美的典范,无可比拟。
他让我们看到敬爱的主角
总是受着不义的迫害,
却又多情善感,心志崇高,
而且有着迷人的风采。
自然,这慷慨激昂的英雄
永远怀着最纯洁的热望,
不惜为他人把自己牺牲,
而等你翻到最后的一章,
也永远是:罪恶受到严惩,
美德获得了圆满的收场。

十二 (XII)
可是,我们这时代的心智
全都迷乱:道德只令人瞌睡;
罪恶才有趣,叫人人赏识,
而且在小说里耀武扬威。
英吉利的缪斯虚构的掌故
勾引了我们少女的幻想:
她们都喜欢阴沉的毒心妇:
诡秘的斯波加尔成了偶像;
那漂泊的犹大人,那“海盗”,
或那郁郁的游子梅里莫斯,
总是在她们的梦魂里缭绕。
拜伦给我们树立了规格:
他任性地,使绝望的自我主义
也裹上了悒郁的浪漫的外衣。

欧根•奥涅金 普希金著,查良铮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一版
http://forum.bomoo.com/showthread.php?t=839&page=1&pp=15

Eugene Onegin: A Novel in Verse, by Aleksandr Pushkin, Translated by Vladimir Nabokov, Volume 1: Introduction and Transl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Princeton/Bollingen Paperback Edition, 1990.

Thursday, September 03, 2009

翻译如配音


刚刚翻译完一段文字。不是我天生喜欢的内容和文字,然而,作为翻译,我没有权利在文字中表达自己的喜好;翻译首先必须忠实作者,包括内容,也包括文字风格。

自己的感觉,当翻译,有点像当配音演员。配音演员都是在幕后的,最理想的状况,就是观众们在观赏电影的时候,以为配音演员的声音,就是屏幕上那位演员的声音。也就是说,观众体会不到配音演员的存在。

这是很痛苦的事情。首先,要配音,必须进入角色;进入角色,却不如原初那位演员那样有主动权;克拉克·盖博演白瑞德,他演成什么样子,白瑞德就是什么样子。配音却不同。白瑞德已经被盖博演成这个样子了,你只能沿着盖博的路式演下去,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盖博说中文。

这就意味着,翻译就一定要泯灭自己。这样,就要成为盖博的傀儡,要进入他的角色,模仿揣测他的一言一行。顶多在小处走点私。不然就是一种背叛,或者是暴殄天物,劈了钢琴当柴烧,要贻笑大方的。

好的翻译,就是要让人忘掉自己的存在。就像公司里的IT部门,你总是在出了问题的时候才想起他们来。IT同学做得好的话,人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部门的存在。同样的道理,如果读者读译著时想起了翻译者,那一定是因为翻译得不到家。

所以说,翻译是需要忘我的。当然了,值得翻译的东西,总是有它的永恒的价值在,为此而牺牲一点自我,应当也不是太委屈的事情。

于是就想,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我们为什么还要翻译呢,名么,冇得,读者记得的是原作者,不是译者;利么,冇得,那点稿费,还不够电脑耗掉的电费。

那么,难道说,翻译的人都是自虐狂。:)

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翻译的体会,最大的好处,是被迫仔细读书。手头需要翻译的东西,总要来回看过许多遍;而且,读的不光是你手头正在翻译的书或文章,还包括所有有关的背景资料。读得越多,翻译自然就越准确,说话也就越有把握和信心。无形中,你的知识就丰富了,你的视野也开阔了。

翻译自己写的东西,大概要算个例外。翻完自己的垃圾文字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为什么呢?自己和自己用两种语言打过一架之后,最后双方签订的和平协议上写着:

1. 你中文不行
2. 你英文不行
3. 你翻译能力不行 :)

Tuesday, September 01, 2009

The Major Young Poets


在图书馆里看见这本书,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 书是1971年出的,编辑说young的标准是35岁以下,这八位诗人的平均年龄是31岁。38年过去,不知道这里还有多少人还是诗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都活着。

书里收的诗,大都是在六十年代写就的。我只认识 Simic 和 Strand. 一方面,是我比较孤陋寡闻,另一方面,大约也是大浪淘沙。:)

里面还有Simic的蟑螂诗,管风琴同学的罗切斯特先生。:) 这是早的一首Roach,不是他后来写的Night Clerk in a Roach Motel. 晚上回家再把它敲出来。

The Major Young Poets
Selected and Introduced by Al Lee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 Cleveland
1971

1. Marvin Bell. 2. Michael Benedict.
3. Wm Brown. 4. Charles Simic.
5. Mark Strand. 6. James Tate.
7. C. K. Williams. 8. David P. Young.

××××××××××××××××××
这个Wm. 布朗同学好像和查理·布朗一样可怜,帮他超度一首吧……维基上都没有搜出他的网页。看了他名字下的题目,似乎都比较入世,关注的是六十年代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所以显得有些过时。除了这一首。怎么像是今天才写的。

SIX KINDS OF LIGHT ON WALL STREET

Wm Brown

One
This is the light in which
a blind broker remembers it--faces
half gone when the lights went out
and he stopped looking, the shadows
missing. Or it is the sun on a suicide's
memory of the Crash.

Two
Blame, like soot, darkens
these buildings, but not too much
a day, blackens the air
around them. Most sinners
live in a sky, out of reach,
with clean wives
and glorious plumbing.

Three
Blessed is the last pigeon
in the world, cooing his life away
outside my window. Venice
is clear of them, the sky
down to the roofs is empty, the Pope
has lost his divisions. Make way
for the rise of something.

Four
Ghostly Delmonico! How was it
when the lights went on and the new rich
gorged while no one was watching?
"It was
the way you imagine things; ladies
both pale and sexy, salads of money,
horses, wine. It was everything
I've wanted to be close to." It's gone,
chef. On your birthday
a new upper crust was taking over.
Their bellies are flact as a runner's;
among miles of slaughtered steers
they do without.

Five
The cold breaks. Up there the month passes,
cloud under cloud. Calm down.
There's no spring here on the sidewalk,
only up in the air. But the sky
is a walled garden behind a house
for some ole woman to walk in, wealthy,
and think the whole earth
is growing. It may be. This year
I've found the patience of the child
Carnegie, before he left
the destitute fogs of Scotland.

Monday, August 31, 2009

度假后忧郁:自然·进步,Need·Greed 的吊诡

(一)虚伪的梭罗崇拜者

鬼使神差,我住到了梭罗的家门口。不认得几个名人,逮着一个就成天挂在嘴上叨叨,叨叨多了,朋友们来波士顿,都要去瓦尔登湖朝拜一番,无意间,倒是为这个旅游点做了不少免费广告。

真正相知的朋友却看清了我的底细:你真心爱慕梭罗么,我怎么觉得你是在叶公好龙。

出发前收到八月底一期的《纽约客》,上面登出了Colin Beavan的故事:住在纽约第五大道的Colin Beavan,是都市崇尚简朴生活的现代梭罗,9F号,他的公寓,是闹市中的瓦尔登湖。

原来《纽约时报》2007年就登过他的故事。比万是个写历史非小说类作品的作家,他的太太是Business Week的作家;他们不用电,虽然住在高层公寓,却坚持不用电梯,科伦在家上班好说,太太上班是骑着一辆脚踏滑轮车,哪怕是冰天雪地,他们只吃本地产的有机蔬菜,小宝宝不穿纸尿裤,只用棉质的布做的有机尿布;更出格的是,科伦·比万宣称,他自己将一年不用手纸。(手纸,亦即擦屁股的手纸。)他给自己加的名号是:No Impact Man. 就是说,自己的生活,不能给自然增加负担。

这样的故事,令人满腹狐疑。最明显的讽刺之处,就是作者夫妇都住在大都会,他们日常生活所仰仗的一切,都是有很高的代价的,他们能控制的部分,比如说手纸,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读的时候,我就在腹诽:这不过是作者为自己的《新瓦尔登湖》造声势。

梭罗的生活原则,就是simplify, simplify. 他住在瓦尔登湖的时候,确实是自给自足的,自己种土豆蔬菜,自己烤无酵饼(倒不是要皈依犹太教,实在是面粉发酵太麻烦,做不出馒头的老中都深有同感),但条件是爱默生给他提供了在瓦尔登湖的居住权;他的父母就住在村里,梭罗随时去那里打牙祭;村里有提供免费餐饮的讲座之类,梭罗都是第一个露面。但梭罗不虚伪:我们知道这些底细,都是因为他自己老老实实地把这些细节写了出来;自然朴实的梭罗,生前并没有见识到自己的成功,没有预见到自己的死后哀荣。

现代梭罗却是一个变种。比万的成功,不是文学的成功,也不是简朴生活方式的成功,而是商业广告的成功。他用梭罗和厕所手纸,作了一个成功的广告。

我也太玩世不恭了。也不怪我吧。:) 童年时看《大闹天宫》,最向往的就是孙老猴爷的乾坤袋,那时候真想变作一只小猴子,享受猴王从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带回的种种美味……你想想,经历过这样铭心刻骨的馋的人,怎么可能真心向往布衣粗粮。:)

(二)阿卡迪亚野营,或野营的海市蜃楼

昨天还在阳光下的沙滩上听着海浪晒黑皮,今天就回到了忙碌的螺丝钉生活——公司里的产品拖来拖去,终于拖到本周四发布,明知产品无论丑俊总是要按CTO择定的黄道吉日见公婆的,大家还是要吭哧吭哧作勤恳作业、认真把关科。夏日结束之际发布产品,选这么个缺德日子,加减乘除、四舍五入之后,得出的净值就是,我们这些民工劳模的夏天被彻底毁掉了。

更重要的是,两个小跟屁虫明天开学,商场跑了无数趟,总算大致凑齐了学校列出的单子上的各项细软。衣服还没有买齐,反正买齐了也只能穿几个星期。两根竹竿,只知道闷头往上蹿,蹿得比同龄的小朋友们高出大半个头,出门坐车、住旅馆、吃保肥餐时,总担心人家怀疑我们虚报年龄。

不是抱怨。我大约勉强算个“全乎人”(除了没女儿这一条啊,这是心里的隐痛,知道的朋友一般不去揭这块疮疤的哈哈哈),生活待我不薄,应当感恩才是。

这次出门,去的是缅因州的阿卡迪亚(Acadia)国家公园。小朋友们是自然主义者,很有环境保护意识,一直就嚷嚷着要野营,阿卡迪亚的野营地还一直繁忙,等我抽空去订位时,只有夏天最后一个周末才有空地。订上后我就开始焦虑;像一个朋友说的,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进化到室内文明生活,为什么还要回去自讨苦吃。

文明,翻译成物体,就是厕所(带手纸的那种),还有热水澡。

说是野营,其实一点都不野。我们的野营设备一应俱全,大的有帐篷和充气床,小的有睡袋、野炊炊具、灯具,还要采办无数水果肉类外加干粮饮料,最不能缺的,是传统的饼干夹巧克力和Marshmellows, 放在火上烤出来吃的。

为了野,野营帐篷点上是不供电的。于是,手机要充足电,电脑要充足电,手电要充足电,怕去年的手电失灵,又去买了一套三个的手电系列。朋友更气派,还有汽灯、煤油灯、酒精炉,野营时,还能支上酒精炉子熬粥喝。

这样的回归自然,便是虚伪。要说野,也只有孩子们能野,或者是,他们能够有“野”的幻觉,因为我们向他们隐藏了所有这些文明的干预。

天遂人愿,老天爷知道我不喜欢过没有手纸和热水澡的生活,在我们临出发前,送来了飓风丹尼。于是,深更半夜,趁家人熟睡时,我取消了预定的野营营地,预订了一家舒适豪华的旅馆。为了安慰热爱自然的赤子之心,我们还是带上了所有的野营设备和给养,夜里,还允许小梭罗们在旅馆的地毯上支开睡袋,进行他们的室内野营。

(三)马车·汽车,自然·进步,需要·贪婪

我们是开车去的。车,和阿卡迪亚有不解之缘。阿卡迪亚的最高峰是卡迪莱克峰,岛上的城市,和底特律一样,都是卡迪莱克创建的;汽车刚发明的时候,阿卡迪亚也参与了早期的汽车试验。然而,岛上居民却反对汽车上岛,通过了各种法律,禁止汽车将各色人等带来,污染环境、破坏美丽小岛的和平安宁。

你就知道这些人不是真正的梭罗。他们是有钱人,只想自己享受这里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和平安宁。

靠着人民的大救星——美国联邦政府,总算通过了法律,建立了阿卡迪亚国家公园,并且修了一道环湖公路,开车的平民老百姓可以把自己冒着油烟的汽车开过来,四周鸟瞰鸟瞰,赞叹一下江山如此多娇。1913年,第一辆汽车正式合法地开了进来。

汽车终于成功地打破了小岛的安宁和平静。为了表示忏悔,洛克菲勒自己出了钱,修了一条五十多英里的马车道,让热爱“自然”的老百姓能够逃避汽车带来的纷扰和污染。然而,我可以断定,这些坐马车的同学们,肯定是开车来岛上的,不是骑马来的。:)

自然,也成了有钱人的奢侈,加州和各地最美丽的海滩,都是私人所有;自然也被人贴上了价格标签,岛上旅馆,旅游的游船,靠海的那个方向,就要贵出许多。

这么说起来,我好像又成了“进步”派了。:) 我这样的忙碌人士,准“全乎人”(单缺个女儿啊),也常常被一般人误以为成功人士。:) 其实,我是反对人对自然巧取豪夺的,许多人类自以为是“奇迹”的大工程,其实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大峡谷上的天桥盖成时,人人都在夸它巧夺天工,我却不以为然,这是多么丑陋和拙劣的一个物件,就那样在峡谷山涧上粗暴地杵出来,设计人真是有足够的胡刺霸,有种。

在岛上看风景的时候,看到大海船和海岸上的高级别墅,我就觉得它们大煞风景,就像贝聿铭在香山上杵上一片饭店那样扎眼;某进步大叔却兴奋莫名,追大船追了好久,一直要找到最好的角度,然后站在镜头前搔首弄姿,要与这人造的奇迹合影留恋。

岛上有鲸鱼博物馆,也有龙虾博物馆。捕鲸被梅尔维尔和派克超级浪漫化了,然而再浪漫,捕鲸的初始目的,不过是为了向大海讨口饭吃。龙虾就更不浪漫了。参观龙虾博物馆时,七十岁的老龙虾船长说:其实,人的需要和人的贪婪(Need and Greed)之间,也只有一线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