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9, 2007

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



Isaac Stern访问中国是1979年。一眼就看得出政治背景:1979年邓小平访美,中美关系正常化。纪录片里也是政治无处不在:所有的表演者和观众,都一眼看得出是挑选过的,编选过的,这样“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可能otherwise;里边还有李德伦谈莫扎特的著名论段:莫扎特生活的时代,欧洲正在从封建社会末期走向资本主义社会。Stern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了一句,然后很有礼貌地但很明确地反对他:I don't think Mozart's music had anything to do with social-economic conditions of the society.当然,还有最后那一段访谈,上海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回忆他在文革中的经历。他住在楼梯底下一个小储藏室里,没有窗户,下面是排污池,臭气熏天。最难受的不是殴打,而是humiliation.他的英语还不错,这些话都是他自己说的。

Isaac Stern走到哪里,都有一个翻译跟着,没有办法,他不会讲中文,那时候自己能讲英文的也不多。可是,他一拿起小提琴,就不需要翻译了,因为他的小提琴说的是universal language —— 音乐。别说,我还真喜欢他的风格,尤其是和那些扣扣索索的中国音乐家比起来,他的激情、投入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他告诉小朋友们:你唱,觉得怎么好听就怎么唱。演奏的时候,也要觉得怎么好听就怎么拉。当然了,技术总是最基本的要素,要让我上去拉,再有激情,也只会嘎嘎杀鸡了。:)

Stern的观察很敏锐。他说,他喜欢那些9岁10岁的小音乐家们,他们很有天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十七八岁的就都不行了。中国主人们解释,那是因为文革。我觉得也不全是。儿童的天真烂漫总是会结束的,我们中国人的儿童期就更短,即便当初真正喜欢什么东西,到了儿就剩下了个争名图利谋生路了。

看见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小娃娃们,我好心疼啊……那么小,就要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而且以后并没有“成功”的保障。这些有“天份”的孩子们就这样为了不确定的未来失去了童年,爹妈没准还光荣得不行。本小天才十三岁离开父母去住校,以后就是四方漂流了,一辈子无法愈合的心灵的创伤啊。

Stern矮矮胖胖的,典型的斯拉夫犹太人的形象。好象他是乌克兰出生的,不过很小就来到了美国。想起了Sidney Shapiro,一个在布鲁克林出生的犹太人,二战后定居在中国,文革之后,也是尼克松访华以后,第一次回美国探望他的母亲和姐姐。

不知道真正的音乐家们会不会觉得Stern这次旅行是充当了“政治”的工具。他的使命不光是音乐的,音乐是他说的语言,是他的工具,他的真正使命是外交。可是,有多少音乐家会拒绝这样的机会?并且知道,你说的一言一语,都会被人奉为圭li,生根开花?我喜欢他说的话,first as musicians, then as friends. 总觉得人群之间的“沟通”是很困难很伟大的事情,音乐成了实现伟大目标的“手段”,即便有些曲尊,好象也不该十分委屈。:)

Stern很好为人师,很可爱的那种,手把手地教小男孩小女孩,听到了改进,就眉开眼笑。天气很热,那时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冷气,所以他总是汗流浃背。让我想起P教授,唉,又一个良师,也是一副斯拉夫人的矮胖身躯,每次见面都要 bear hug,三个大kiss, left, right, left。:) 一毕业就不好意思再联系了。:)

3 comments:

Moments of Being said...

It's my most favorite film!

菊子 said...

I did wonder what you might think of it. :) I have not watched his return yet. Movies like this are such treats!

He was so cute when he was watching the gymnastics do tricks - "well, they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Mozart." ;)

Anonymous said...

He is very cute indeed.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