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1, 2007

Fiddler on the Roof; Yentl


Fiddler on the Roof 里的小提琴就是Isaac Stern拉的,那里的小提琴就是命运,是人们无法改变的宇宙的法则,也是人们无法表达的情感……电影里说和唱都不管用的时候,Fiddler on the Roof就出来了,若即若离,忽远忽近,贯穿着整个电影。Stern总是强调要 Passion, 要 involvement, 告诉一个小伙子说,不能光拉几个音符,要想着向他的女朋友倾诉。嘿嘿,好象和Moments欣赏的不是一路,不过我喜欢:)。

辛格的小说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其实内涵很丰富,于是历史学家看出历史,社会学家看出社会,情人们看出爱情。改编成电影以后,又增加了音乐。

另一部由辛格小说改编的音乐剧是 Yentl, 看的时候好亲切,和《梁祝》的故事很类似。Yentl女扮男装上Yeshiva, 爱上了师兄Avigdor,可A却爱上了漂亮温柔的Hadass。辛格的原小说其实很短,但是也和 Fiddler on the Roof 一样loaded,于是历史学家看出历史,社会学家看出社会,情人们看出爱情,还有呐,同性恋者看出同性爱情;让Barbara Streisand一演绎,又多了音乐和女性主义。

Streisand拍电影的时候篡改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小说里,Yentl承认了自己的女儿身,Hadass也嫁给别人了,于是Avigdor说,那你嫁给我吧。Yentl拒绝了,她说,那我就得整天给你洗袜子了。小说里的她追求一种纯精神的companionship,却不喜欢世俗的婚姻,辛格也将Hadass的婚姻生活写得非常不堪。有情人不成眷属,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女性不愿意走入世俗的婚姻。

Streisand走了一点极端,把责任推给了男人Avigdor:他只喜欢非常美丽、非常传统女性的Hadass, 只把Yentl当作一个精神伙伴,Yentl向他示爱的时候,他甚至表示出一种肉体上的厌恶。结果他的责任就变大了:是男人不愿意接受与他平起平坐的女性。

女扮男装的Yentl居然娶了美丽的Hadass,你不得不佩服犹太人的幽默和喜剧性的“狡猾”。我们那个窝窝囊囊的梁三伯就只能在家气死,我们那个聪明伶俐的祝英台也没有美国可跑,唉。

电影里好坏黑白分得太明白,反而失去了原小说的复杂层次。同时也不得不惊叹辛格的功力,那篇小说其实一点都不长,连中篇都算不上。当然了,没有电影,知道Yentl的人又不会有那么多。

我还是不太喜欢musicals, 歌剧还好,整个都是在“戏”里,只唱不说;一般电影也好,只说不唱;实在要看音乐剧,去戏园子里看也还好,只有这拍成电影的音乐剧实在有些尴尬,说话说得好好地忽然又唱起来,想象着生活中一个人面对面朝你唱,多难受。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对方难受。但是小提琴拉起来的时候就好,Fiddler on the Roof总是在背景中,所以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