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7, 2009

梅尔维尔:白鲸记(莫比·迪克)

Call me Ishmael. 请叫我以实马利。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开场白。

从风平浪静的波士顿海湾出发,在风平浪静的海湾里行驶,三个小时后,我们就到了Provincetown. 回来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一条鲸鱼。远远的天边,鲸鱼在呼吸,跳跃,周围是一群掠食的海鸥。我们这群现代“文明人”,看见鲸鱼时,除了兴高采烈,大家的本能,就是掏出相机拍照。

这条航线,在鳕鱼角的北面。

而鳕鱼角的南面,有一座小岛,叫南塔开特。那是赫尔曼·梅尔维尔的捕鲸船驶出的港湾。一百多年前,这一片海湾,曾经漂流着惨烈和血腥。人们不无骄傲地宣称,就是在南塔开特,人们第一次将鲸鱼拖上了岸。


Ahab 船长的捕鲸船就是从 Nantacket 出发的

白鲸记。莫比·迪克。十九世纪中叶,美国文学史上的几部巨著,差不多同时诞生。

霍桑:《红字》,1850
梅尔维尔:《莫比·迪克》(《白鲸记》),1851
斯托尔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

为了谋生,霍桑和梅尔维尔都曾经在海关任职。如果谁想成为美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作家,去海关找个职位吧。:) 不同的是,霍桑后来因为和总统皮尔斯是同学,得到了去英国的外交使节职位,而梅尔维尔,却一直在海关职位上蹲了二十多年。他的精心之作,在他辞世一百年后,才最终得到人们的承认。

莫比·迪克,在美国文学史上,最接近的,大约要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其中激情澎湃的浪漫主义,也让我想起惠特曼的诗歌。

如此,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一直和它亲近不起来。梅尔维尔笔下是咆哮的大海,残酷无情的大自然,和坚强执着、与大自然搏斗的捕鲸人;相形之下,我更喜欢爱默生和梭罗笔下宁静的康科德小镇,瓦尔登湖,康科德河,小树林,大自然仁慈宽厚,天人合一,人和大自然温和地贴近。

这是美国文化的两种主流,泾渭分明,却又相互较量,互为高下,恰似梅尔维尔笔下的大白鲸和阿哈伯船长。

《莫比·迪克》的语言,是诗的语言,是戏剧的语言,也是哲学的语言,神学的语言。于是,一定要格雷高利·派克扮演。1956年版里,他是阿哈伯船长,1998年,他是梅坡尔神父,暮年的,须发皆白的,睿智超凡的格雷高利·派克,站在船头型的讲道台上,讲述着圣经中约拿被鲸鱼吞噬的故事。那是派克的最后一部电影,天鹅的绝唱。


Gregory Peck as Captain Ahab
派克不是一个凡人。譬如上帝,譬如自然,又譬如超自然,都在借他之口,在向我们传达着神秘的信息。

人类猎鲸的时代早已过去。于是,人类把猎鲸的能量,转移到了办公室,董事会,股票市场。中午出去散步,在树丛中寻找一块墓碑。以前看见过,夏天葱茏的树枝和杂草却将墓碑盖住了。

所谓墓碑,其实是过去的大白鲸级别的 Digital 公司的一块路标。周围几座办公楼,都曾经是数码公司的办公楼。公司倒闭以后,部分技术被其它大公司吞并。员工们也四散流亡,有一部分,流到了我们公司。

这些年,原来我们都是在鲸鱼的骨架里办公。:)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Nutcracker真如nut一样大小一个岛;竟然跟大陆隔绝。风景一定极美--想念东部的海滩......

Anonymous said...

浇完了水,忘了留手印:)
--03

菊子 said...

珊珊以前住东部?我和东部的海洋,是先结婚,后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