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05, 2006

儒学

今天感冒得厉害,还是撑着去见了陈来,听他介绍儒学。起源、特点、现状和前途等等,都知道一些,倒是头一次听说南韩的儒学十分兴旺发达,30%的人填自己的宗教信仰为儒教,京城有一个类似于“国子监”的大学,十六世纪就有的,那里毕业的学生都是要回每一个乡村去教小儿童的,所以那里的儒学有群众基础。还有印尼,华侨们巴巴地请大陆学者来讲儒教,讲着讲着不对了,因为学者们都说儒学不是宗教。他们需要儒教,这样他们在填表的时候不用为难:他们不能选不信教,又不愿意说自己是穆斯林;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文化认同。

陈来的口气很象向政府证明儒学的建设意义,提到了应当引起文化部门、宣传部分的重视等等,甚至还提到了建设和谐社会。正好收到L一封E,提到现在在北京召开的非洲峰会,那里用的词汇,都是应景的大词,什么象征性、实践性、大国信誉等等,真让人不习惯。不过,这本来也是儒学的特点,其实就是杜维明一直想撇清的,就是儒学其实是维护现状的,是承认世俗权威的,聪明的统治者完全可以利用它。当然你首先还得有最起码的自信,不然就没有底气。

若干年前,杜维明头一次到中国兜售他的儒学的时候,就跟在别人后面去听过他的课。课后有小堂讨论,学生也可以发言、提问,内容全不记得,但这种自由讨论、师生对答的形式,真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记得最清楚的是王鲁湘,很端正、轮廓很鲜明的一张脸,好象还有一点胡须,当时跟老杜顶牛,说中国那黄色的“草原文明”,根本无法和蓝色的海洋文明抗衡。那以后不久,他就和苏晓康们捣持出了《河殇》,再那以后世界就倒了一个个儿,再那以后,我们这一代人就长大了,沉沦了。

斗起胆子问起了王鲁湘,因为他好象不在美国,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消息。原来他在《凤凰卫视》当制作,这倒也比较合适,不中不西,有一定的新闻自由但又是有圣旨保护,所谓反贪官不反皇帝是也,咱是现实主义者,觉得于王鲁湘这样的人也是一个出路。

说起来原来也不是很乐观:北大倒是一直招研究生,但估计大部分都是从外校外地考来的,冲着进北大进北京的好处。:)就象我们当初出国,出来就算,具体专业是不大挑得了的。政府也不大支持,当然,能够不干预,总比批判孔子要好一些。民间没有了从前的“乡绅”给周围的乡民提供儒学教育,原有的机构一打乱,靠一两个书生叫喊是没有用的。不过,人大倒是成立了国学院,正式招本科生了,也有民间机构开办国学班,教小孩子们背诵经典,跟背唐诗三百首一样,懂不懂,先记住再说,以后张口就来,总是一样文化熏陶。

礼失而求诸野。要证明儒学的精深、博大,就是用过去的辉煌作例子,要证明它的实用,又用的是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亚洲四小龙这几个外面的例子。怎么中国大陆本土就这么倒霉。

好象不是特别乐观。文化的东西,本不是提倡就灵的,更何况中国政府的“支持”往往都有一个很大的catch.好在陈来们还在努力,在编五年期的《儒藏》(仿佛藏、道藏),虽然没有朱熹五十年编集注的耐性,毕竟有现代科技的帮助,效率应当高一些,作些基本功,也算是一样功德。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教小孩子们背诵经典,跟背唐诗三百首一样,懂不懂,先记住再说,以后张口就来,总是一样文化熏陶。

That was exactly how Yours Truly learned "张口就来".:)

您写这种东西,三言两语,才情横溢。直到现在对你那长篇大论的读书笔记还有点儿“私见”,当然给那些不读书的人看了,他们至少可以转过身再向别人显摆--如此看来,你也功德无量。:)

菊子 said...

唉。怎么说呢老尚,等你网上混久了,也会发现这“三言两语,才情横溢”也不过就是口水而已,干得比喷得还快。:)

Mark my word. Tell me how you feel on your third virtual birthday. ;)

倒不是说读书笔记就是浓痰。:)

Anonymous said...

说的是,人宏道,非道宏人。不是儒学救世,而是谁来救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