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作者与作品

如何看待作者和作品之间的联系,我是不敢太绝对的。有人将两者截然分开,有人又将作者的生平与作品中的人物等等一一挂钩,两者都有些极端。

高明的小说,作者应当是保持一定距离的,然而许多上乘之作,如杜拉斯的作品,就是有很强的自传色彩,写来写去,离不开自己的感情世界。这个感情世界碰巧特别丰富,于是她的作品就能够引起我们许多共鸣。张爱玲的小说,具体看来,比如《金锁记》,都是有生活中的原型的,许多故事,虽然她不是亲身经历,却是就近的观察员,然后她就很诚实地用她的笔写出来。姚先生嫁女那一篇,原型就是她唯一的舅舅,因为她写了他的故事,写得那么刻薄,便和她断绝了交往。

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等等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的同事、家人不能忍受他们将个人的生活活生生地展露在众人面前。所以他们成名之后,却是众叛亲离。如今网络发达,许多人乐于向公众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隐私,但这批人是以自己乐意的方式展示自己乐意展示的内容,和被旁人揭穿又有不同。

我的意思是说,以作者的经历来分析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我现在正在看的 Louisa May Alcott's "Little Women". 我是先看了电影,再看小说,后来才看爱默生、阿尔科特们的传记的。小说中父亲基本上是在背景里,再一看到现实生活中阿尔科特的经历,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有信心,觉得自己看穿了Louisa May Alcott在小说中的“把戏”。

阿尔科特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教育家,爱默生的好朋友。爱默生钦佩他的理想主义,但爱默生本人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并不象阿尔科特那样逃进梦想之中。阿尔科特一直在接受他的接济,和梭罗一样。与梭罗不同的是,阿尔科特有一个家,一个妻子和四个女儿,在女子不能工作、甚至不能拥有财产的时代,这些女子本来都应当由他来养活。

但是,阿尔科特在自己的Temple School失败以后,再也不曾挣过钱(除了和梭罗一起帮爱默生家加盖了一间房,吼吼),于是他的妻子和女儿不得不出门挣钱。他的太太是比较早的出门工作的女性;和浪漫的女权主义者不同的是,她挣钱大部分是因为生活所迫,不是为了抽象地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独立能力。

路易莎·梅·阿尔科特写《小女人》,就是为了挣钱贴补家用。故事的内容是出版商定的:他们要个关于女孩子的故事。故事的框架、哲学和基调是父亲指定的,他要求她把小说写成如何培养小女人的道德文章。

这本书令路易莎·梅·阿尔科特名声大振,也挽救了她的家庭的财政危机。但她本人对这本书深恶痛绝,屡次强调她写这本书不过是为了钱。她在听从父亲的指挥的同时,作了一个隐晦的反抗:小说中,她的父亲不是一个神思恍惚、若有若无的人物,而是一个战斗英雄,是一个志愿参加反对野蛮的蓄奴制度的战争的随军牧师。这样,她就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个家庭里其实并没有一个父亲,同时,也私藏了她的一份梦想,盼望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令她自豪的人物。

父亲角色的改变,是一个小破绽,让我们透过作品看见了作者的内心。同时,也让我有点理直气壮地说,从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去看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的,甚至是曲径通幽的,可以将作者和他/她所塑造的人物一同押上审判台。:)

写这个段子有几个假象敌,比如说慧元,比如说若之。她们都是比较反对八卦,也反对从作者生平看作品的。:)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如果是小说,我也不去管作者生平什么的。那样太累,影响我对小说本身的享受。81

Moments of Being said...

因人 er 异,我想。作品和作家其实是相关的,但可能线性相关也可能负向相关(作品恰是作者缺少的东西),也可能非线性相关。还有,作品的人物和作者的经历相关还是气质跟作者的气质相关,也要分类讨论。:)
我之所以反对8挂是因为别人往往是在信息很不全面的情况下8挂,比不8还糟,因为可能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