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4, 2008

(四)"他是牛虻"


(四)反苏间谍与革命英雄:"他是牛虻"

Robin Bruce Lockhart: Reilly, Ace of Spies (Reserverd at the Concord Library, 12/14/08)

Andrew Cook: Ace of Spies: The True Story of Sidney Reilly, also reserved, 12/14/08

根据罗宾·布鲁斯·洛克哈特,西德尼·莱利1895年在伦敦与伏尼契相识。伏尼契在维克多利亚女王晚期的文学圈子中很有名,在俄国移民圈子中也很有影响。洛克哈特曾经当过英国的秘密情报官员,是莱利在苏联设计拘捕列宁、颠覆苏维埃政权时的同僚。洛克哈特宣称,莱利和伏尼契有过两性交往关系,并且一起旅行到了意大利。同行期间,莱利显然“向他的心上人敞开了心扉”,向她讲述了他在俄国度过的奇妙的青年时代。

他们的短暂恋情结束后,伏尼契于1897年发表了她的小说《牛虻》,其中的主角亚瑟·伯顿,据说就是以莱利的早年生活为原型的。

不过,著名的莱利传记作家安德鲁·库克不同意洛克哈特的说法,而且还反过来说,莱利追随伏尼契,不过是受伦敦的市府警察特署Metropolitan Police Special Branch的威廉·梅维尔(William Merville)之命,监督和报告她那些激进的、亲俄国流亡者的活动而已。

《牛虻》在中国名气很大,我却从来没有看过。革命小说也不是一点也没有看,保尔·柯察金我就记得多一些,尤其是保尔在河边钓鱼,冬妮娅在旁边调皮捣蛋,头顶上的引用泡泡里印着她说的话:“咬钩了,咬钩了,”还有保尔对维克多说的话,也是圈在泡泡里:“你想打架么,老子不怕你。”再后来他们都长大了,在铁路边碰见她,她的手笼在暖和的手筒里,保尔不叫她冬妮娅,而叫她“女公民”。

《牛虻》却是毫无印象。这本书小时候肯定是翻过,情节却是一点也不记得,只记得里面有一幅插图,是个穿黑长袍的老头儿,现在想来,那幅插图里一定是教士、牛虻的父亲蒙泰里尼。

这回有心挖掘八卦,心血来潮、雄心勃勃地去了图书馆。图书馆里小说《牛虻》中文英文俱全,双双请了回来,却也不过是束之高阁。好不容易腾出时间来,翻开英文版,看了十来页,却发现这本书早已到了归还日期。

不过,看过十页,却已经知道,这本书还是不可能看完。革命英雄对我向来没有吸引力,教士在宗教信仰和世俗亲情之间的挣扎,离我的世界也太遥远,不太可能引起我的共鸣。

牛虻是一副病弱的贵族青年形象:“他长得又瘦又小,不像是三十年代的一位英国中产阶级青年,更像是一副十六世纪肖像画中的一位意大利人。从长长的眉毛、敏感的嘴唇到小巧的小脚,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显得过于精致,太弱不禁风了。要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别人会误以为他是一个身着男装的女孩,长得楚楚动人。”(《牛虻》插图本,译者:庆学先,漓江出版社,1995年9月版)。

不过,看了十来页,我却敢贸然推断,起码在外形上,伏尼契没有将莱利当作牛虻的原型。

伏尼契亲近俄国革命团体,是受了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甫钦斯基(笔名为斯吉普涅雅克)的影响。在他的鼓励下,她还前往俄国旅游了两年。1892年,她和一个受过她帮助、后来从流放地逃到伦敦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婚,并双双积极参与俄国流亡者的活动。

最近才发现,原来伏尼契的父亲是著名数学家乔治·蒲尔(George Bool)。他在数学上有多大建树我无从判断,只是知道,计算机语言中的蒲尔变量,便是以他命名的。

《牛虻》的纯文学价值不高,其政治和历史影响却远远超出作品本身。《牛虻》在苏联被奉为革命经典,顺带着也成了中国的革命经典。而莱利后来的主要功劳,却是试图颠覆苏联的布尔什维克政权。

如果莱利果真是牛虻的原型,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就不难看出历史的绝大讽刺了。

5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如果历史缺少了莫大讽刺,那就不叫历史,而改叫党史了:))

给菊子同学一个建议,把结论暂且放一边,而把这段典故像“谜”一样和盘端出,真假是非自有后来人去评判。

英文的史料本来就扑朔迷离,中文的考证可能还没有先驱,希望菊同学戒骄戒躁,充分释放被暂时冻僵的脑神经,把这个命题作文进行到底:))

菊子 said...

怎么,还来监工啊?小心我们不干了。:)

等讲故事时,自然是要先提问,后抖包袱的,不过,感觉还是好奇心不足,这个人物对我没有吸引力,自己都木有觉得津津有味。

现在等的,就是Lockhart渲染他和夫尼奇的八卦了。

Anonymous said...

我这次与菊子有难得一致的读书心得。好在人年到40就不用再读书了,所以一听到谁读书记不住读了跟没读一样,就总是特有共鸣。牛虻确实是没有味道的垃圾,让人怎么也记不住。贴文为什么也会可爱呢,想来大概是有些人知道如何实话实说。:)

牛虻大概就属于那种被有些革命青年拿着鸡毛当令箭,别人街上的破铜滥铁当年硬拿给同胞当洋宝贝的东西。没有自然的影响力是应该的。当然,这里面也许又能搞出代沟来。幸好可丽和老虻不来这偏僻角落里。

菊子 said...

恩,我这偏僻角落,也难得你逛进来。:)可丽也是牛虻饭么?

这几天心里直犯嘀咕,怎么会挖这么乏味的八卦。手头居然还借到了BBC拍的电视小系列呢,这几天正好下大雪,说不定会看。

Anonymous said...

哪谁谁说人到四十不读书,是不是分男女呀? 有些人有牛氓情结,嘿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