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iniscences of Ralph Waldo Emerson By Louisa May Alcott
Contributed by Louisa May Alcott
Reminiscences of Ralph Waldo Emerson
By Louisa May Alcott
Reminiscences of Ralph Waldo Emerson
A s I count it the greatest honor and happiness of my life to have known Mr. Emerson, I gladly accede to a request for such recollections as may be of interest to the young readers for whom I write.
My first remembrance is of the morning when I was sent to inquire for little Waldo, then lying very ill.
His father came to me so worn with watching and changed by sorrow that I was startled, and could only stammer out my message.
"Child, he is dead," was his answer.
Then the door closed and I ran home to tell the sad tidings. I was only eight years old, and that was my first glimpse of a great grief, but I never have forgotten the anguish that made a familiar face so tragical, and gave those few words more pathos than the sweet lamentation of the Threnody.
Later, when we went to school with the little Emersons in their father`s barn, I remember many happy times when the illustrious papa was our good playfellow.
Often piling us into a bedecked hay-cart, he took us to berry, bathe, or picnic at Walden, making our day charming and memorable by showing us the places he loved, the wood-people Thoreau had introduced to him, or the wild flowers whose hidden homes he had discovered. So that when years afterward we read of "the sweet Rhodora in the wood" and "the burly, dozy humblebee," or laughed over "The Mountain and the Squirrel," we recognized old friends, and thanked him for the delicate truth and beauty which made them immortal for us and others.
When the book-mania fell upon me at fifteen I used to venture into Mr. Emerson`s library and ask what I should read, never conscious of the audacity of my demand, so genial was my welcome.
His kind hand opened to me the riches of Shakespeare, Dante, Goethe and Carlyle, and I gratefully recall the sweet patience with which he led me round the book-lined room, till "the new and very interesting book" was found; or the indulgent smile he wore when I proposed something far above my comprehension.
"Wait a little for that," he said. "Meantime try this, and if you like it, come again."
For many of these wise books I am waiting still, very patiently, because in his own I have found the truest delight, the best inspiration of my life.
When these same precious volumes were tumbled out of the window while his house was burning some years ago, as I stood guarding the scorched, wet pile, Mr. Emerson passed by, and surveying the devastation with philosophic calmness, only said in answer to my lamentations--
"I see my library under a new aspect.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my good neighbors have flung my boots?"
In the tribulations of later life, this faithful house-friend was an earthly Providence, conferring favors so beautifully that they were no burden, and giving such sympathy in joy and sorrow that very tender ties were knit between this beneficent nature and the grateful hearts he made his own.
Acquaintance with such a man is an education in itself, for "the essence of greatness is the perception that virtue is enough," and living what he wrote, his influence purified and brightened like sunshine.
Many a thoughtful young man and woman owe to Emerson the spark that kindled their highest aspirations, and showed them how to make the conduct of life a helpful lesson, not a blind struggle.
"For simple maids and noble youth
Are welcome to the man of truth;
Most welcome they who need him most,
They feed the spring which they exhaust,
For greater need
Draws better deed."
He was in truth, like his own Saadi, "a cheerer or men`s hearts."
Friendship, Love, Self-Reliance, Heroism and Compensation among the essays have become to many readers as precious as Christian`s scroll, and certain poems live in the memory as sacred as hymns, so helpful and inspiring are they.
No better books for earnest young people can be found. The truest words are often the simplest, and when wisdom and virtue go hand in hand, none need fear to listen, learn and love.
The marble walk that leads to his hospitable door has been trodden by the feet of many pilgrims from all parts of the world, drawn thither by their love and reverence for him. In that famous study his town`s people have had the privilege of seeing many of file great and good men and women of our time and learning of their gracious host the finest lessons of true courtesy.
I have often seen him turn from distinguished guests, to say a wise or kindly word to some humble worshipper, sitting modestly in a corner, content merely to look and listen, and who went away to cherish that memorable moment long and gratefully,
Here, too, in the pleasant room with the green hills opposite, and the pines murmuring musically before the windows, Emerson wrote essays more helpful than most sermons; lectures which created the lyceum; poems full of power and sweetness; and better than song or sermon has lived a life so noble, true and beautiful that its wide-spreading influence is felt on both sides of the sea.
In all reforms lie was among the foremost on the side of justice and progress. When Faneuil Hall used to be a scene of riot and danger in Anti-Slavery days, I remember sitting tip aloft, an excited girl, among the loyal women who never failed to be there; and how they always looked for that serene face on the platform, and found fresh courage in the mere sight of the wisest man in America,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 with the bravest.
When Woman`s Suffrage was most unpopular, his voice and pen spoke for the just cause, undaunted by the fear of ridicule which silences so many.
His own simple, abstemious habits were his best testimony in favor of temperance in all things, while in religion he believed that each soul must choose its own aids, and prove the vitality of its faith by high thinking and holy living.
When traveling in various countries I found his fame had gone before, and people were eager to hear something of the Concord poet, seer and philosopher.
In a little town upon the Rhine, where our party paused for a night, unexpectedly delayed, two young Germans, reading the word Boston on the labels of our trunks as they stood in the yard of the inn, begged to come in and see the Americans, and their first question was,--
`Tell us about Emerson."
We gladly told them what they asked, and they listened as eagerly as we did to anything we could hear concerning their great countryman Goethe.
A letter once came to me from the far West, in which a girl asked what she should read to build up a noble character. It was a remarkable letter, and when I inquired what books she most desired she answered, "All of Emerson`s; he helps me most."
A prisoner just from Concord jail came to see me on his release and proved to be an intelligent, book-loving young man, who had been led into crime by his first fit of intoxication. In talking with with him, he said Emerson`s books were a comfort to him, and he had spent some of the money earned in prison to buy certain volumes to take with him as guides and safeguards for the future.
In England his honored name opened many doors to us, and we felt as proud of our acquaintance with him as Englishmen feel of the medals with which their Queen decorates them. So widely was he known, so helpful was his influence, so ennobling the mere reflection. of his virtue and his genius.
Longfellow was beloved by children, and of Emerson it might be said, as of Plato, "He walks with his head among the stars, yet carries a blessing in his heart for every little child."
When he returned from his second visit to Europe after his house was burned, he was welcomed by the school-children who lined his passage from the cars to the carriage, where a nosegay of blooming grandchildren awaited him; and escorted by a smiling troop of neighbors, old and young, he was conducted under green arches to his house.
Here they sang "Sweet Home," gave welcoming cheers, and marched away to come again soon after to a grand house-warming in the old mansion which had been so well restored that nothing seemed changed.
Many a gay revel has been held under the pines, whole schools taking possession of the poet`s premises; and many a child will gladly recall hereafter the paternal face that smiled on them, full of interest in their gambols, and of welcome for the poorest.
Mrs. Emerson, from her overflowing garden, planted flowers along the roadside and in the plot of ground before the nearest schoolhouse to beautify the children`s daily life. Sweeter and more imperishable than these will be the recollections of many kindnesses bestowed by one who, in the truest sense of the word, was a friend to all.
As he lay dying, children stopped to ask if he were better, and all the sunshine faded out of the little faces when the sad answer came. Very willing feet roamed the woods for green garlands to decorate the old church where he would come for the last time; busy hands worked till midnight that every house should bear some token of mourning; Spring gave him her few early flowers and budding boughs from the haunts that will know him no more, and old and young forgot for a little while their pride in the illustrious man to sorrow for the beloved friend and neighbor.
Life did not sadden his cheerful philosophy; success could not spoil his exquisite simplicity; age could not dismay him, and he met death with sweet serenity.
He wrote "Nothing can bring you peace but yourself." Nothing can bring you peace but the triumph of principles and this well earned peace transfigured the beautiful dead face, so many eyes beheld with tender reverence seeming to assure us that our august friend and master had passed into the larger life for which he was ready, still to continue, --
"Without hasting without rest,
Lifting Better up to Best;
Planting seeds of knowledge pure,
Thro` earth to ripen, thro` heaven endure."
Friday, September 29, 2006
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Rouge
Irene Jacob
Jean-Louis Trintingnant
Director: Krzysztof Kieslowski
RED
原来电影也可以是散文的,很优美的散文。Rouge应当算不错的电影了,情节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法官和女主人公的对话,虽然颇有些哲学意味,却不枯燥。DVD上的介绍太招摇,太露骨——什么 mysterious, 什么 seductive,反而破坏了电影的情调。Blue里面的女主人公 Juliet Binoche 在片尾的时候也闪了一面。
音乐和画面也还是很优美,而且,喜欢最后老头子在讲完自己的故事以后却不再愤世嫉俗,反而充当了命运之神的角色,为女主人公安排了幸福的未来。:) 什么是幸福?按照老法官的描述,原来也这么平常,不过是在她五十岁的时候,很安静地睡着,醒过来的时候,身旁有她所爱的人。
道德的审判和法律的审判和感情的审判——生活中又哪里有分得清的黑白对错。
下面是 White了。这两部电影的格调都让我想起几米的漫画,当初贸然说几米的画是法国风,还真是说对了。Kieslowski的女演员都是这样的风格,让我想起 Fransois.
Jean-Louis Trintingnant
Director: Krzysztof Kieslowski
RED
原来电影也可以是散文的,很优美的散文。Rouge应当算不错的电影了,情节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法官和女主人公的对话,虽然颇有些哲学意味,却不枯燥。DVD上的介绍太招摇,太露骨——什么 mysterious, 什么 seductive,反而破坏了电影的情调。Blue里面的女主人公 Juliet Binoche 在片尾的时候也闪了一面。
音乐和画面也还是很优美,而且,喜欢最后老头子在讲完自己的故事以后却不再愤世嫉俗,反而充当了命运之神的角色,为女主人公安排了幸福的未来。:) 什么是幸福?按照老法官的描述,原来也这么平常,不过是在她五十岁的时候,很安静地睡着,醒过来的时候,身旁有她所爱的人。
道德的审判和法律的审判和感情的审判——生活中又哪里有分得清的黑白对错。
下面是 White了。这两部电影的格调都让我想起几米的漫画,当初贸然说几米的画是法国风,还真是说对了。Kieslowski的女演员都是这样的风格,让我想起 Fransois.
Monday, September 11, 2006
《东邪西毒》; Dogville
写意的王家卫拍写实的金庸,哪怕搬来所有的港台影星,还是不行。两个小时,睡了两觉;即使醒着,恐怕也还是搞不清哪个是哪个。:)金庸的长处就是语言,结果王家卫偏偏不让角色们说话,只是一个一个大明星们你深情地看我,我深情地看你,看得人莫名其妙。:)
花椒推荐的Dogville 头一回没看下去,不喜欢在电影里看舞台式的布景;主题和表现手法都太抽象,太哲学,只能是(哲学)小说,即便改编,也只适合舞台表演;电影么,好象还是应当更传统一些。
今天正好是911,倒是印证了电影想表达的主题:人性是脆弱的,丑恶的,行善是因为自己安全,一旦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人们就会走向丑恶的极端。善恶之别,也就在于有没有权力;但凡有权力的,都会走向残酷,背叛,冷漠和毁灭。
这里面,Nicole Kidman 的美丽是必要的。因为她美丽而又处于最脆弱的地位,才能测验出狗镇上所有人在不同情景下对她的态度。
最后的谜底多少有些意外,不过,电影告诉了我们这么些丑恶,让我们知道了世界的真相,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总觉得能够保持一些天真的人是有福的,因为更向往阳光。:)
花椒推荐的Dogville 头一回没看下去,不喜欢在电影里看舞台式的布景;主题和表现手法都太抽象,太哲学,只能是(哲学)小说,即便改编,也只适合舞台表演;电影么,好象还是应当更传统一些。
今天正好是911,倒是印证了电影想表达的主题:人性是脆弱的,丑恶的,行善是因为自己安全,一旦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人们就会走向丑恶的极端。善恶之别,也就在于有没有权力;但凡有权力的,都会走向残酷,背叛,冷漠和毁灭。
这里面,Nicole Kidman 的美丽是必要的。因为她美丽而又处于最脆弱的地位,才能测验出狗镇上所有人在不同情景下对她的态度。
最后的谜底多少有些意外,不过,电影告诉了我们这么些丑恶,让我们知道了世界的真相,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总觉得能够保持一些天真的人是有福的,因为更向往阳光。:)
Friday, September 08, 2006
ZT: 笑离子: 从“猪头三”到“猪头”
从“猪头三”到“猪头”
作者:笑离子
期数:39
文章类别:十年磨一剑--语言生态
http://www.jwc.fudan.edu.cn:8080/yayan/showArticle.php?akey=88
“猪头三” 是上海话中的一句骂人话,本于熟语“猪头三牲”,是运用歇后藏词,以前三字代末字。它最初骂什么,历来有两说。
一种认为“此为称初至沪者之名词。‘牲’‘生’谐音,言初来之人,到处不熟也。”(《修辞学发凡》引《沪苏方言记要》语)乍看来,此说同过去上海人狭隘的地域观念深为符合,可在实际印象中,却从没听到某人因其“外地人”的出身而获赠“猪头三”称号,所以这一说法大有文人附会之嫌。
第二种说法就朴素得多了,认为只是单纯的藏词,猪头三——牲,就是“畜牲”。上海话里直接骂别人“畜牲”(众牲)是极不给对方面子的,改用“猪头三”来转一个弯儿,严厉还是严厉,相形之下毕竟不那么刺耳。
“猪头三”的指称对象很快就不局限于初到上海的或言行如畜牲的人,大家也不大记得它竟然还是个歇后藏词语。后来“猪头三”被粤人相中,出口到了广东,改“三”为“丙”(许是因为“丙”在天干中排名老三吧),用“猪头丙”来指蠢钝的人,此乃后话。
时至今日,两个文明的建设如火如荼,提倡言语文雅,公共场合更是要说“雅言”。身为粗话的“猪头三”自然难得听到,取而代之的是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的“缩写版”——“猪头”:
问起对霍建华的看法,之之(关之琳——引者注)莞尔一笑:“小华是少有的老实人,比较真、很慢热,凡事很少主动开口提出要求,所以有时候我会叫他‘猪头’!”(《新闻午报》2004年12月19日A4版)
不过年轻人中间互称“猪头”,嫌恶鄙夷的成分少,亲昵娇嗔的成分多。同“冤家”一样,“猪头”也成了“美恶同辞”的一个例子。
前些日子在沪上一家媒体实习,节目组的编辑们没有超过三十岁的,工作气氛活泼异常:他们之间以对方姓氏加“猪头”相称,此“猪头”的句法分布倒和日语里的“×君”一致。忍俊不禁之余,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称谓法的缺环这一尴尬事实。
如今的年轻人之间,以“小×”相称,不免叫人觉得说话人自封长者,“倚老卖老”;连名带姓地叫,严肃有余而亲和不足;倘去其姓而直呼其名,则被呼者往往肉麻得鸡皮疙瘩掉下一地。表达亲切是人际交流的需要,调侃俏皮则是年轻人的天性,结合了这两种要求的“×猪头”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称谓法中的一个空白。当然,这首先是因为猪在当代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早已升级换代,不再是过去那副脑满肠肥、吃了睡睡了吃的尊容了。
作者:笑离子
期数:39
文章类别:十年磨一剑--语言生态
http://www.jwc.fudan.edu.cn:8080/yayan/showArticle.php?akey=88
“猪头三” 是上海话中的一句骂人话,本于熟语“猪头三牲”,是运用歇后藏词,以前三字代末字。它最初骂什么,历来有两说。
一种认为“此为称初至沪者之名词。‘牲’‘生’谐音,言初来之人,到处不熟也。”(《修辞学发凡》引《沪苏方言记要》语)乍看来,此说同过去上海人狭隘的地域观念深为符合,可在实际印象中,却从没听到某人因其“外地人”的出身而获赠“猪头三”称号,所以这一说法大有文人附会之嫌。
第二种说法就朴素得多了,认为只是单纯的藏词,猪头三——牲,就是“畜牲”。上海话里直接骂别人“畜牲”(众牲)是极不给对方面子的,改用“猪头三”来转一个弯儿,严厉还是严厉,相形之下毕竟不那么刺耳。
“猪头三”的指称对象很快就不局限于初到上海的或言行如畜牲的人,大家也不大记得它竟然还是个歇后藏词语。后来“猪头三”被粤人相中,出口到了广东,改“三”为“丙”(许是因为“丙”在天干中排名老三吧),用“猪头丙”来指蠢钝的人,此乃后话。
时至今日,两个文明的建设如火如荼,提倡言语文雅,公共场合更是要说“雅言”。身为粗话的“猪头三”自然难得听到,取而代之的是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的“缩写版”——“猪头”:
问起对霍建华的看法,之之(关之琳——引者注)莞尔一笑:“小华是少有的老实人,比较真、很慢热,凡事很少主动开口提出要求,所以有时候我会叫他‘猪头’!”(《新闻午报》2004年12月19日A4版)
不过年轻人中间互称“猪头”,嫌恶鄙夷的成分少,亲昵娇嗔的成分多。同“冤家”一样,“猪头”也成了“美恶同辞”的一个例子。
前些日子在沪上一家媒体实习,节目组的编辑们没有超过三十岁的,工作气氛活泼异常:他们之间以对方姓氏加“猪头”相称,此“猪头”的句法分布倒和日语里的“×君”一致。忍俊不禁之余,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称谓法的缺环这一尴尬事实。
如今的年轻人之间,以“小×”相称,不免叫人觉得说话人自封长者,“倚老卖老”;连名带姓地叫,严肃有余而亲和不足;倘去其姓而直呼其名,则被呼者往往肉麻得鸡皮疙瘩掉下一地。表达亲切是人际交流的需要,调侃俏皮则是年轻人的天性,结合了这两种要求的“×猪头”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称谓法中的一个空白。当然,这首先是因为猪在当代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早已升级换代,不再是过去那副脑满肠肥、吃了睡睡了吃的尊容了。
Wednesday, September 06, 2006
说“名”
说“名”
菊子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说的是名字的重要性。取名字可是大学问。我上研究生院的时候,天天闲得发慌,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同学常常在那座迷宫大楼里放电影、搞聚会,有一回便也跑去凑热闹。大家照例是吃、喝、唱歌、游戏、扯开高八度的喉咙拉家常。正觉得有些意兴阑珊时,脚下呲溜钻过一个小屁孩,滴溜溜的大眼睛,黑油油的长头发,笑眯眯地仰头看我;最好玩的是,他也和大人一样,胸前戴着一张名字牌,上面用挺漂亮的字体写着:陈凯文/Kevin Chen.
马上就觉得人家的爹妈聪明,心想,孩子叫了凯文,中文英文谐音,Kevin 又没有别称,小朋友们不容易开玩笑,这个名字取得绝了。周围别的中国孩子,往往一个英文大名,一个中文大名,至少还会有一个中文小名,孩子在双语环境中本来就有些左右为难,再掺和进许多个大名小名,更是雪上加霜。
心里一直夸了人家好几年,等自家也有了小毛头,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小家伙回来向我们介绍他的小朋友,今天一个凯文,明天一个凯文,后天还有一个凯文;等到他生日开派对那一天,中国男孩总共来了六个,其中竟然有五个是凯文。为了作游戏方便,游乐场主人只好将他们编成凯文一、凯文二,稀里糊涂、张冠李戴,乱成一锅粥。
看来这些凯文们的父母虽然聪明,到了儿却都是聪明反被聪明悟了。本以为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结果大家都异到一处、别到一块,倒落了个大大的俗套。
仔细一看,周围的小孩子,凡是中国人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十分普通、周正、流行的英文名字,且以盎格鲁•撒克逊名字居多,多是父母们当年在国内读英文小说、学美国历史时就耳熟能详的名字:男孩是成群结队的约翰、汤姆、乔治,女孩子里则是三五成串的露西、丽莎、杰西卡。
只没有叫本杰明的。按说,中国人里,崇拜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定不少。可是本杰明一简称就成了“笨”,中国父母们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里会干这样的笨事。也没有叫马修的,马马虎虎、修修补补,不吉利。叫Joe也不行,哪里有爹妈撵着孩子叫“舅”的。女孩名里,还没见过叫南西的,难兮兮的,总也是不好。
我认识的大人小孩子里,名字叫得有些奇怪的,一定是印度人,或者是“美国人”——中国人心目中默指的白人。印度人好象特别固执,有的人名字也和中文名字一样不好拼读,再加上种姓越高,姓越长,有些人的姓动不动就有十几个字母。不过,好象也没见他们象中国人这样,绞尽脑汁地另选一个容易发音的名字。美国人里,那些叫约翰、汤姆、乔治、露西、丽莎、杰西卡什么的,多半是从父母或祖父母那里继承来的名字。名字取得怪的,则往往是为了标新立异,显出些学问,显出些个性;也有人折衷一下,仍然用传统名字,只不过改个拼法,比如Katherine偏要取其异名 Katelin,你一听,就知道Katelin的爹妈比较新派,不似Katherine的爹妈那样古板。
中国人好入主流,取了这些常见的名字,没成想追潮流只追了个末尾,倒处处显出个旧派落后。君不见当今的风流名人,给自己的后代找的名字,都是一派异国风光。汤姆•克鲁斯的女儿叫苏里(Suri),意思是红玫瑰,据说是一个古老的波斯或希伯莱名字;格温尼什•佩得罗的女儿名字简单好记,叫苹果(Apple);安杰里娜•玖丽和布莱德•皮特的女儿叫席洛(Shiloh),听起来比外国人还外国人。
看起来,这些美国父母们给女孩子取名字好象随意些,反正她们以后长大了是要改姓的,姓甚名谁,于她们似乎就不那么性命攸关。不过,将来结婚改姓,却也大有讲究。从前简单些,结婚时女子辞别父姓、改从夫姓便是。如今妇女解放了,加上结婚年龄拖后,许多女子到出嫁时早已经功成名就,名字也就不改了,依旧保留着从前作姑娘家时的旧名字。
更新潮的,就是夫妻同时改名。认识一对美国人,都在读神学院,夫妻之间恩爱有加,相互昵称是“丈夫单位”(Hubby Unit)、“妻子单位”(Wife Unit)。两个人都女权主义得很,妻子以后也是要当女牧师的。结婚时,他们没有因循妻随夫姓的旧俗,而是把两个人的姓并在一起,中间加个连接号,变成两个人的共有名字。这么作,倒是显出了夫妻平等共处的诚意,问题是两个人的名字本来就长,这么一接,更是成了个马拉松,念起来如绕口令一般诘屈聱牙,想一想,忍不住同情起他们将来的教区会众来。
一个朋友,是法国后裔,人长得挺帅,姓也好看、好听,叫 Dubois,写成中文是“度布瓦”,虽然显不出有多好看,可整个词的重音在那个“瓦”上,一念,就让人觉得特别浪漫、特别有风情。可惜,好看的帅哥和好听的名字都帮不了他,老婆还是跟他离婚了,还带走了他们的三个孩子。每个月发饷时,工资还没到手,公司先自动将一大半银子拨给他老婆,令他叫苦不迭。有一天,他愤愤不平地说,这个老婆可真不怎么地,贪小便宜,说是他的姓比她娘家姓好,离婚了也舍不得把姓改回去。令人捧腹不止。哥儿们不幸摊上了个好名,倒害得那前妻买牍还珠,舍得下帅哥,舍不下帅名。
在美国住久了,自以为赶上了潮流、好象也算进入了“主流”,提起这名字,心里就还是直打小鼓。我那大名,从小就让我惭愧自卑。朋友们的名字多有红、卫、东、国、刚、强等字眼,还有干脆就叫文革的。女生叫红的特别多,男生叫刚的特别多,比当今凯文的流行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叫“红”“刚”的多了,就依例把姓也捎上叫;偏偏单名的同名同姓的又特别多,于是就有了大王红,小王红,长辫子王红,小刷子王红,胖李刚,瘦李刚,红红刚刚,一团乱麻。有那妈妈顶了半边天的,还时兴男孩随爹姓,女孩随妈姓,闹了半天,那李刚和王红原来是兄妹。
只有我的名字,从小到大,就没有过和人重名的荣幸。个中缘故,大约是因为这名字是老派的奶奶取的。让奶奶说起来,这名字还是颇有一番讲究的,只可惜好好的两个字,放在一起却显得传统、渺小、不入时,顶着这么个名字,注定了我这辈子就只能活个灰头土脸。又没有张爱玲的才气,人家扛着个土名字,也能够写得名扬天下。
也不是没有改名字的机会。第一个办法,就是学洋人和港澳同胞,结婚时改姓:洋人改成夫姓,港台则是直接将夫姓加在父姓的前头。认识的朋友里,便是嫁了大陆人的,偶尔也有随了夫姓的,每每碰上这样的,就觉得人家夫妻特别恩爱,妻子尤其显得小鸟依人。偏偏在名字上我就是走背字,若光是论名字,往往难免怀疑自己是否嫁错了郎:光是我的名,冠上丈夫的姓,就已经是惨不忍睹了;若将他的姓直接加在我的姓名之前,则更是牛头马嘴,不堪瞩目。他姓罗,我姓卜,萝卜;他姓秦,我姓蔡,芹菜、青菜;他姓麻,我姓樊,麻烦;他姓陶,我姓燕,讨厌。就算我们没有提醒,就已经有狠毒促狭的朋友,拿我们的名字开够了玩笑。
学英语、入籍也是改名字的机会。有些人早就有了英文名字,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用的都是它:驮着它上大学,又驮着它出国,末了还驮着它入了籍。我比较惰性,来美国后找个地方一蹲就没再挪窝,狐朋狗友换来换去,剩下来的也还是同一拨;用过一阵英文名字,时间一长,老朋友学会我的中文名字了,就还是回过头去用我的“真名”,以示尊重。不过,入籍时还是顺便改了,倒没敢幻想改变自己在名字上的坏运气,说到底还是小气:白捡一个新名字,而不必另外经过法庭办手续,现成的便宜,当占不占猪头三。
上网时本来也可以取个好名字,偏偏连这个机会我也错过了。当初上网时上得匆忙,不知道网名里还有许多学问,觉得“菊子”透着朴实厚道,就随手抓过来胡乱用着。这个名字又俗又土,既不响亮、又不独特,想起来就觉得窝心。就盼着哪天来了灵感,受了天启,要么换一个风姿绰约、风情万种、柔情似水、肉麻加酥软的女马甲,享受一回网上GG们的怜惜,要么换一个气宇轩昂、气冲霄汉、豁达恢宏、牛气哄哄的男马甲,也尝一尝纵横江湖、一言九鼎、一呼百应、让无数MM们崇拜景仰的滋味,倒也不枉在这虚拟世界里潇洒走一回。
http://www.nps.gov/archive/mima/wayside/Planfrm1.htm
菊子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说的是名字的重要性。取名字可是大学问。我上研究生院的时候,天天闲得发慌,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同学常常在那座迷宫大楼里放电影、搞聚会,有一回便也跑去凑热闹。大家照例是吃、喝、唱歌、游戏、扯开高八度的喉咙拉家常。正觉得有些意兴阑珊时,脚下呲溜钻过一个小屁孩,滴溜溜的大眼睛,黑油油的长头发,笑眯眯地仰头看我;最好玩的是,他也和大人一样,胸前戴着一张名字牌,上面用挺漂亮的字体写着:陈凯文/Kevin Chen.
马上就觉得人家的爹妈聪明,心想,孩子叫了凯文,中文英文谐音,Kevin 又没有别称,小朋友们不容易开玩笑,这个名字取得绝了。周围别的中国孩子,往往一个英文大名,一个中文大名,至少还会有一个中文小名,孩子在双语环境中本来就有些左右为难,再掺和进许多个大名小名,更是雪上加霜。
心里一直夸了人家好几年,等自家也有了小毛头,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小家伙回来向我们介绍他的小朋友,今天一个凯文,明天一个凯文,后天还有一个凯文;等到他生日开派对那一天,中国男孩总共来了六个,其中竟然有五个是凯文。为了作游戏方便,游乐场主人只好将他们编成凯文一、凯文二,稀里糊涂、张冠李戴,乱成一锅粥。
看来这些凯文们的父母虽然聪明,到了儿却都是聪明反被聪明悟了。本以为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结果大家都异到一处、别到一块,倒落了个大大的俗套。
仔细一看,周围的小孩子,凡是中国人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十分普通、周正、流行的英文名字,且以盎格鲁•撒克逊名字居多,多是父母们当年在国内读英文小说、学美国历史时就耳熟能详的名字:男孩是成群结队的约翰、汤姆、乔治,女孩子里则是三五成串的露西、丽莎、杰西卡。
只没有叫本杰明的。按说,中国人里,崇拜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定不少。可是本杰明一简称就成了“笨”,中国父母们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里会干这样的笨事。也没有叫马修的,马马虎虎、修修补补,不吉利。叫Joe也不行,哪里有爹妈撵着孩子叫“舅”的。女孩名里,还没见过叫南西的,难兮兮的,总也是不好。
我认识的大人小孩子里,名字叫得有些奇怪的,一定是印度人,或者是“美国人”——中国人心目中默指的白人。印度人好象特别固执,有的人名字也和中文名字一样不好拼读,再加上种姓越高,姓越长,有些人的姓动不动就有十几个字母。不过,好象也没见他们象中国人这样,绞尽脑汁地另选一个容易发音的名字。美国人里,那些叫约翰、汤姆、乔治、露西、丽莎、杰西卡什么的,多半是从父母或祖父母那里继承来的名字。名字取得怪的,则往往是为了标新立异,显出些学问,显出些个性;也有人折衷一下,仍然用传统名字,只不过改个拼法,比如Katherine偏要取其异名 Katelin,你一听,就知道Katelin的爹妈比较新派,不似Katherine的爹妈那样古板。
中国人好入主流,取了这些常见的名字,没成想追潮流只追了个末尾,倒处处显出个旧派落后。君不见当今的风流名人,给自己的后代找的名字,都是一派异国风光。汤姆•克鲁斯的女儿叫苏里(Suri),意思是红玫瑰,据说是一个古老的波斯或希伯莱名字;格温尼什•佩得罗的女儿名字简单好记,叫苹果(Apple);安杰里娜•玖丽和布莱德•皮特的女儿叫席洛(Shiloh),听起来比外国人还外国人。
看起来,这些美国父母们给女孩子取名字好象随意些,反正她们以后长大了是要改姓的,姓甚名谁,于她们似乎就不那么性命攸关。不过,将来结婚改姓,却也大有讲究。从前简单些,结婚时女子辞别父姓、改从夫姓便是。如今妇女解放了,加上结婚年龄拖后,许多女子到出嫁时早已经功成名就,名字也就不改了,依旧保留着从前作姑娘家时的旧名字。
更新潮的,就是夫妻同时改名。认识一对美国人,都在读神学院,夫妻之间恩爱有加,相互昵称是“丈夫单位”(Hubby Unit)、“妻子单位”(Wife Unit)。两个人都女权主义得很,妻子以后也是要当女牧师的。结婚时,他们没有因循妻随夫姓的旧俗,而是把两个人的姓并在一起,中间加个连接号,变成两个人的共有名字。这么作,倒是显出了夫妻平等共处的诚意,问题是两个人的名字本来就长,这么一接,更是成了个马拉松,念起来如绕口令一般诘屈聱牙,想一想,忍不住同情起他们将来的教区会众来。
一个朋友,是法国后裔,人长得挺帅,姓也好看、好听,叫 Dubois,写成中文是“度布瓦”,虽然显不出有多好看,可整个词的重音在那个“瓦”上,一念,就让人觉得特别浪漫、特别有风情。可惜,好看的帅哥和好听的名字都帮不了他,老婆还是跟他离婚了,还带走了他们的三个孩子。每个月发饷时,工资还没到手,公司先自动将一大半银子拨给他老婆,令他叫苦不迭。有一天,他愤愤不平地说,这个老婆可真不怎么地,贪小便宜,说是他的姓比她娘家姓好,离婚了也舍不得把姓改回去。令人捧腹不止。哥儿们不幸摊上了个好名,倒害得那前妻买牍还珠,舍得下帅哥,舍不下帅名。
在美国住久了,自以为赶上了潮流、好象也算进入了“主流”,提起这名字,心里就还是直打小鼓。我那大名,从小就让我惭愧自卑。朋友们的名字多有红、卫、东、国、刚、强等字眼,还有干脆就叫文革的。女生叫红的特别多,男生叫刚的特别多,比当今凯文的流行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叫“红”“刚”的多了,就依例把姓也捎上叫;偏偏单名的同名同姓的又特别多,于是就有了大王红,小王红,长辫子王红,小刷子王红,胖李刚,瘦李刚,红红刚刚,一团乱麻。有那妈妈顶了半边天的,还时兴男孩随爹姓,女孩随妈姓,闹了半天,那李刚和王红原来是兄妹。
只有我的名字,从小到大,就没有过和人重名的荣幸。个中缘故,大约是因为这名字是老派的奶奶取的。让奶奶说起来,这名字还是颇有一番讲究的,只可惜好好的两个字,放在一起却显得传统、渺小、不入时,顶着这么个名字,注定了我这辈子就只能活个灰头土脸。又没有张爱玲的才气,人家扛着个土名字,也能够写得名扬天下。
也不是没有改名字的机会。第一个办法,就是学洋人和港澳同胞,结婚时改姓:洋人改成夫姓,港台则是直接将夫姓加在父姓的前头。认识的朋友里,便是嫁了大陆人的,偶尔也有随了夫姓的,每每碰上这样的,就觉得人家夫妻特别恩爱,妻子尤其显得小鸟依人。偏偏在名字上我就是走背字,若光是论名字,往往难免怀疑自己是否嫁错了郎:光是我的名,冠上丈夫的姓,就已经是惨不忍睹了;若将他的姓直接加在我的姓名之前,则更是牛头马嘴,不堪瞩目。他姓罗,我姓卜,萝卜;他姓秦,我姓蔡,芹菜、青菜;他姓麻,我姓樊,麻烦;他姓陶,我姓燕,讨厌。就算我们没有提醒,就已经有狠毒促狭的朋友,拿我们的名字开够了玩笑。
学英语、入籍也是改名字的机会。有些人早就有了英文名字,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用的都是它:驮着它上大学,又驮着它出国,末了还驮着它入了籍。我比较惰性,来美国后找个地方一蹲就没再挪窝,狐朋狗友换来换去,剩下来的也还是同一拨;用过一阵英文名字,时间一长,老朋友学会我的中文名字了,就还是回过头去用我的“真名”,以示尊重。不过,入籍时还是顺便改了,倒没敢幻想改变自己在名字上的坏运气,说到底还是小气:白捡一个新名字,而不必另外经过法庭办手续,现成的便宜,当占不占猪头三。
上网时本来也可以取个好名字,偏偏连这个机会我也错过了。当初上网时上得匆忙,不知道网名里还有许多学问,觉得“菊子”透着朴实厚道,就随手抓过来胡乱用着。这个名字又俗又土,既不响亮、又不独特,想起来就觉得窝心。就盼着哪天来了灵感,受了天启,要么换一个风姿绰约、风情万种、柔情似水、肉麻加酥软的女马甲,享受一回网上GG们的怜惜,要么换一个气宇轩昂、气冲霄汉、豁达恢宏、牛气哄哄的男马甲,也尝一尝纵横江湖、一言九鼎、一呼百应、让无数MM们崇拜景仰的滋味,倒也不枉在这虚拟世界里潇洒走一回。
http://www.nps.gov/archive/mima/wayside/Planfrm1.htm
Tuesday, September 05, 2006
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点》(Short)
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点》
菊子
近年来,每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前,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名字就会频繁出现。今年呼声最高的据说是土耳其作家Orhan Pamuk;行家们猜测罗斯赢的概率是11 to 1。前一阵子刚读了罗斯的以大卫•卡佩希(David Kepesh)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看完电影《人性的污点》(The Human Stain)之后,又回头去读了《人性的污点》这本小说。根据经验,电影浓缩的时候会遗漏掉许多丰富的细节,看完一部好电影后,再去看原作,往往不会失望。
(一)公众审判:个人隐私的大暴露
小说的背景是一九九八年,克林顿遭弹劾的那一年。八年后的今天回头看,当时整个美国甚至世界都盯着总统的裤子,那一年显得多么天真,多么繁荣,多么无忧无虑……苏联垮台了,世界和平了,经济一片繁荣,技术一片发达,股市居高不下,股票飞涨不跌……只有太平盛世,人们才对饮食男女津津乐道。
罗斯说,其实,克林顿和莫尼卡之间的那点荤事,说穿了,不过是中学生之间的一点小玩闹,但是,却激发了美国人最传统的公众娱乐:对奸夫淫妇进行公开审判,而审判者的道德权威,则来自霍桑在《红字》中描写过的“审判精神”。罗斯多处引用霍桑的话,小说中的作家隐居之处在麻省西部,离霍桑当年曾经短住过的地方只有几英里,暗示美国社会还是在对人们施行宗教和道德审判。
《人性的污点》就是以此为背景开始讲故事的。故事还没有讲,作者就提醒读者要宽大为怀,主人公科尔曼•斯尔克(Coleman Silk)肯定有需要被人原谅的地方。因为,在舆论和道德审判的显微镜和聚光灯下,展示出来的只能是“人性的污点”。
小说的描写是多角度的,有时候是主人公直接陈述,但贯穿全书的主要叙述者是作家内森•扎克曼,主人公科尔曼•斯尔克的朋友。整个故事的起因,就是因为科尔曼用了一个有歧义的词:Spooks. 因为说了这一句话,科尔曼所有的同事、上司,包括那些他自己亲自扶持起来的年轻黑人教授,都拒绝给他哪怕是一点点道义上的支持。一夜之间,他成了孤家寡人,必须面对形形色色的委员会,不断地写“思想汇报”。为了这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他丟了工作,丟了妻子,丢掉了他一辈子兢兢业业为之奋斗的东西,丢掉了人的尊严,自己也变成了一粒人性的污点。
科尔曼身败名裂,内心的冲突、郁闷和罪恶感也无处排泄。两年之后,科尔曼遇上了芳尼亚,一位三十四岁的清洁工。他自己七十一岁,是她年龄的两倍还不止。他知道为什么他需要她:和她的关系,似乎是他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因为她,他不再对这个世界的不公正充满仇恨,也不再发狂般地写自己的故事。她也是个失败者,失败太多,于是也一无所求。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唯一的快乐,也就是人类最原始的快乐。
象其他一些男作家一样,罗斯让女人用性爱来安慰一个走投无路的男人。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遭到了政治清洗,事业无望,于是只好在温柔乡里讨乐趣,六年之间和二百多个女人发生了关系。而罗斯本人的卡佩希系列,则写的是一个文学教授从年轻一直到年老的性经历,还总结了一整套勾引文学女青年的手段。不过,他对老年男性的描写最触目惊心:行将就木时,老年男性更向往年轻女性的肉体带来的愉悦,年轻时出自感官和感情的需要的性,如今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和宗教的高度,因为死亡在随时逼近。
圣经中的大卫王老了,于是让一群年轻美貌的少女用她们的身体来暖和他。他还是觉得冷。有了伟哥,至少他还可以有些行动,虽然行动的结果也还是冷,因为死亡还是在不远处等着。
小说中,作者反复强调,科尔曼年轻时是体育明星,如今,即便年过七旬,他从背后看也就是四十岁。电影中,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形象却过于苍老。要演一个仍然有性魅力的老男人,只有格雷高里•派克和保尔•纽曼:他们即使老了,脸部还是有线条,肌肉也不往下搭拉。 霍普金斯不行。尤其是电影中那个镜头,他坐在床上看妮可•基德曼裸身跳舞时,显得极度疲惫、倦怠,令人本能地产生一种生理厌恶。
(二) 种族:他们是幽灵吗?
科尔曼兢兢业业当了二十多年古典文学教授,后来学校来了个新锐校长,将他命名为教务长,支持他对学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强迫所有教师汇报自己的科研成果——很多教师只在自己学校的刊物上发表过从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废物回收出来的《笔记》,教书用的是很多年前的讲义,一些特殊人物一个星期也不来学校,也不参加任何学术或校务会议。科尔曼强迫一些懒散得无可救药的老帮子提前退休,又从名校中招来一些年轻有生气有竞争愿望和能力的助理教授,这样一来,学校的风气果然被整肃一新。
新来的校长被名校看中,另择高枝,将科尔曼留给了狼群。"Spooks"一词,为对他的改革怀恨在心的人围剿他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科尔曼改革“成功”后,志得意满,决定从教务长的行政职务上退下来,继续进行全职教学。他开了一门课,上了五个星期,每次点名,都有两个学生缺席。第六次上课的时候,他又照例点名,他们还是不在。于是他开玩笑地说,他们在哪儿呢,是不是真有这两个人,Are they spooks?
这里,他说的Spook一词的意思,显然是比较常用的“鬼魂”、“幽灵”一义。不幸的是,在六十年代某个特定的时期,Spook曾经是对黑人的蔑称,而这两个缺席的学生正好是黑人。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在课堂上露过面,教授也根本不知道他们是黑人,他们还是正式向学校提出了抗议。学校也知道教授的本意与学生的种族无关,却还是认认真真的开始了正式的调查。
种族歧视,和通奸一样,成了公开审判的名目。
学校进行调查的时候,科尔曼的正式种族身份是犹太人。曾几何时,犹太人本身也是被歧视的对象。1948年,犹太人不满各大学尤其是名大学对犹太人比例的限制,在波士顿郊区成立了一所自己的大学,以犹太大法官布兰代斯命名。小说中,科尔曼的一个儿子上的就是布兰代斯大学。几十年过去,犹太人在美国社会尤其是文化机构、知识阶层和大学里的地位日渐上升,居然成了能够歧视别人的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科尔曼并不是犹太人,而恰恰是一个黑人。从二十多岁起,他就开始生活在这个谎言之中。小说开头不久,罗斯就不动声色地交代了科尔曼的黑人身份。
借着科尔曼的回忆思路,罗斯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初期美国社会的种族状况。科尔曼的父亲是一个彬彬有礼绅士,酷爱莎士比亚,在大萧条中失去了自己的眼科医生诊所,只好在火车上当服务员。因为是黑人,他每天承受着难于向家人启齿的羞辱。
科尔曼人材出众,聪明,健康,雄心勃勃。然而,当他以水兵的身份逛妓院时,妓女斜睨着他,说:“你是个黑鬼,对不对?”然后两个彪形大汉将他扔了出来。他的冰岛/挪威血统的女朋友,在不知他的种族的情况上与他同居了两年之后,发现真相后哭着说了一句“我做不到”,从此踪影全无。科尔曼希望摆脱身为黑人对他带来的种种具体的限制和无形的屈辱,利用自己皮肤较白的条件,开始隐瞒自己的黑人身份。Spook事件发生以后,作者让我们进入他的内心,让他一边懦弱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一边无情地进行自我谴责和忏悔。
小说中有一个重要的片段,电影里毫无删节地保留了下来。科尔曼告诉他母亲,他要结婚了,女子是白人(犹太人)。他已经告诉那个女子,他的父母已经过世。母亲平静地说:好吧,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见到我的儿媳,永远不会见到我的孙子。你会告诉我,哪一天,我会带着孩子们从哪里经过,你几点几分在火车站等着,偷偷看他们一眼,而且,你也知道,我会去那里等着。
从那以后,科尔曼再也没有见过他的母亲。他借口要成为一个脱离了种族的独立的个人,切断了和过去的联系,逃避了争取黑人解放的人权运动。他比“白人还白人”,娶的是白人妻子,研究的是最白人的学科——希腊罗马文学。然而,仅仅是瞒着自己的黑人身份还是不够的,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种族背景,于是他编造了一个谎言,说他的祖父是来自俄国的犹太人。
克林顿受到弹劾的原因是因为性,弹劾的正式法律依据却不是性,而是因为他撒谎。同样,在《人性的污点》中,看起来科尔曼是在为种族主义言论受审,实际上,他受审的真正原因,也是撒谎。
他的妻子,至死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而他的小儿子,似乎本能地知道他的谎言,从生下来时就对他有一种仇恨。母亲,妻子和儿子,再加上他本人的自责,成了他的罪行的最高审判人。
(三)芳尼亚:所有社会问题的汇集点
霍桑《红字》里的海斯特,在受到教会和公众的凌辱和审判之后,最终却取得了精神和道义上的救赎。而罗斯的女主人公——芳尼亚,却是一个饱经失败的人物。
罗斯将美国社会的许多社会问题都安排到芳尼亚身上。芳尼亚童年时父母离婚,继父对她进行性骚扰,在她十四岁时,他又企图强奸她,于是她逃出家门,四处流浪。后来她嫁了丈夫,希望生儿育女,安居乐业,偏偏他们开的奶牛场生意又不好,最后以破产告终。他们离婚后,芳尼亚和男朋友幽会时,她和孩子们所租住的陋房着火,两个孩子双双丧生。
好象这些还不够沉重,罗斯又把芳尼亚的丈夫写成一位越战老兵。莱斯曾经两次前往越南作战,回国后与故国和家人早已经格格不入,从来就没有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越南战争是美国现代史上最大的失败、美国公众最大的心理创伤,莱斯就具体象征着这个巨大的心理伤疤。家庭的破碎,孩子的死亡,更是把他推向了愤怒的疯狂和绝望。他经常堵截和骚扰芳尼亚,责备她杀死了他的孩子。
电影中扮演莱斯的是埃德•哈里斯。他镜头不多,但却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罗斯不厌其烦地让芳尼亚身上承担着种种社会问题,是为了强调她贫困和走投无路的地位,使她和科尔曼之间的社会差别,加上年龄差别,成为他们公开交往的障碍。他想证明,正因为这些差别,他们就成了象《红字》中的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一样的“罪人”,受到了公众舆论和社会机构的谴责和审判:他原来所在系的系主任给他写匿名信,谴责他对一个贫穷、不识字的年龄仅有他一半的妇女搞性剥削;他的孩子们也不再搭理他,而她的丈夫,则时时刻刻在暗中监督和跟踪他们。
然而,我的感觉是,无论作者怎样把芳尼亚的生活写得如何悲惨,她和科尔曼之间的年龄和社会差异,并不足以让他们承受到如同作者描写的那样大的社会压力:毕竟他们是在科尔曼的妻子去世之后开始约会的。一九九八年,一个鳏夫和一个离婚女子之间的性关系,尽管有年龄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受到的谴责,与一个半世纪以前的霍桑的人物所面临的宗教和道德审判相比,实在是有些小巫见大巫。
此外,妮可•基德曼来演芳尼亚,尽管演技很好,但在熟悉她的观众的眼里,她还是太漂亮,太性感,太象个有魅力的尤物。其实,在罗斯的小说中,她是一个疲惫不堪、支离破碎的女人,她的疲惫和破碎,是这部小说的必要条件:这样,疲惫和破碎的她接受了走投无路的科尔曼,两个人在惺惺相惜中,产生了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愫,她一漂亮,反而减轻了那种悲壮的况味。
(四) 悲天悯人
小说快结束的时候,罗斯借人物之口说:他写的小说是关于人、关于人的问题的,而不是“谁是凶手”的悬案故事。
这也是我阅读时的感觉。罗斯很早就向读者交代了科尔曼的身世秘密,只是小说中的人物还不知道,他们需要随着故事的发展,慢慢地找出这些秘密。对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情节推理,而是细节描述,描述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社会,和美国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有些章节,读起来象是社会学,而不是小说。若干年后,人们读这本书,仍旧能够了解到,是什么样的问题,在困扰着生活在此时此刻的人们。
然而,它毕竟又是文学作品,表现这些问题的方式不是抽象的议论,更主要的是通过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冲突,以此来反映这些社会问题。每一个人物,都带着他们所生存的环境的烙印,代表着一个社会问题:科尔曼:种族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芳尼亚:家庭、婚姻和儿童教育问题;莱斯:越战;系主任:学术界知识女性高处不胜寒的艰难处境。
看完小说,不得不承认电影改编得十分成功。罗斯常常让小说中的人物长篇大论,不介意借人物之口,说出自己的哲学思考、道德评介和政治评论,就连本应当是目不识丁的芳尼亚和粗鄙的莱斯,也能够象大学教授们那样侃侃而谈。电影却不能这么作。改编后的电影,很少有过于冗长乏味的议论和对话,人物的裁减也十分得当。除了尼可•基德曼的形象太美丽了一些,电影成功地反映了贯穿于小说始终的沉重和无奈。
《人性的污点》究竟是什么,作者借芳尼亚之口说了,也就是人在离开自然后,人性遭到了破坏和污染。一只乌鸦,长期生活在鸟笼中,早已失去了自然的本能,无法重新回到自然环境中生活。人类社会污染了美丽的自然。小说的最后,作家扎克曼在冰冻的湖面上,碰上在那里独自冰钓的莱斯。平日狂躁暴怒的莱斯,此刻却显得理性,平静,温和。他说,这里与世隔绝,没有旁人的骚扰,还是干净的世外桃园,如果他有儿子(如果他的儿子没有被烧死),他会带他到这里来,教他钓鱼。
这里,我读出一些爱默生式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东西。人类社会和人都是不完满的,只有回到自然,才能去掉人性的污点,恢复纯净的本性。但是,作者对这种不完满的态度不是谴责:小说中所有这些人物,无论是撒下弥天大谎的科尔曼,还是咄咄逼人的女系主任,甚至是冷酷疯狂的越战老兵,一旦作者认真细致地描写他们的内心,你就不能不对他们产生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怜悯。有时,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同时,试探性地用显微镜照他们一下。不过,他只是虚晃一枪就停止追踪,因为他并不是真地要揭开他们的面具让他们难堪,而是想借此提醒我们,我们这些不完美的人群,经不起显微镜下冷酷的检验和审判:我们的自由和尊严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隐私。
相反,作者屡次谴责社会的不宽容。作者偶尔借别人之口把书中某个人物描写得十分不堪,等他带着我们走近他们,才发现他并不是洪水猛兽、狼心狗肺,而是有血有肉、苦力挣扎的平凡人。这些人们的种种缺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刻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作者给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就是让我们在这里观察,他们是如何承担着种种重负,勉力生存。
小说的结尾,看得出也有些有意摹仿霍桑的《红字》。作者始终也没有明确断定,究竟是科尔曼自己在忏悔中带着情人走向死亡,还是嫉妒的前夫设计谋杀了他们。霍桑的小说中,海斯特的情人在示众时气绝身亡,海斯特却获得了救赎,而在《人性的污点》中,苦难的芳尼亚也随着情人丧身湖中,作者似乎认为,现代人尚未找到救赎的途径。
菊子
近年来,每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前,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名字就会频繁出现。今年呼声最高的据说是土耳其作家Orhan Pamuk;行家们猜测罗斯赢的概率是11 to 1。前一阵子刚读了罗斯的以大卫•卡佩希(David Kepesh)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看完电影《人性的污点》(The Human Stain)之后,又回头去读了《人性的污点》这本小说。根据经验,电影浓缩的时候会遗漏掉许多丰富的细节,看完一部好电影后,再去看原作,往往不会失望。
(一)公众审判:个人隐私的大暴露
小说的背景是一九九八年,克林顿遭弹劾的那一年。八年后的今天回头看,当时整个美国甚至世界都盯着总统的裤子,那一年显得多么天真,多么繁荣,多么无忧无虑……苏联垮台了,世界和平了,经济一片繁荣,技术一片发达,股市居高不下,股票飞涨不跌……只有太平盛世,人们才对饮食男女津津乐道。
罗斯说,其实,克林顿和莫尼卡之间的那点荤事,说穿了,不过是中学生之间的一点小玩闹,但是,却激发了美国人最传统的公众娱乐:对奸夫淫妇进行公开审判,而审判者的道德权威,则来自霍桑在《红字》中描写过的“审判精神”。罗斯多处引用霍桑的话,小说中的作家隐居之处在麻省西部,离霍桑当年曾经短住过的地方只有几英里,暗示美国社会还是在对人们施行宗教和道德审判。
《人性的污点》就是以此为背景开始讲故事的。故事还没有讲,作者就提醒读者要宽大为怀,主人公科尔曼•斯尔克(Coleman Silk)肯定有需要被人原谅的地方。因为,在舆论和道德审判的显微镜和聚光灯下,展示出来的只能是“人性的污点”。
小说的描写是多角度的,有时候是主人公直接陈述,但贯穿全书的主要叙述者是作家内森•扎克曼,主人公科尔曼•斯尔克的朋友。整个故事的起因,就是因为科尔曼用了一个有歧义的词:Spooks. 因为说了这一句话,科尔曼所有的同事、上司,包括那些他自己亲自扶持起来的年轻黑人教授,都拒绝给他哪怕是一点点道义上的支持。一夜之间,他成了孤家寡人,必须面对形形色色的委员会,不断地写“思想汇报”。为了这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他丟了工作,丟了妻子,丢掉了他一辈子兢兢业业为之奋斗的东西,丢掉了人的尊严,自己也变成了一粒人性的污点。
科尔曼身败名裂,内心的冲突、郁闷和罪恶感也无处排泄。两年之后,科尔曼遇上了芳尼亚,一位三十四岁的清洁工。他自己七十一岁,是她年龄的两倍还不止。他知道为什么他需要她:和她的关系,似乎是他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因为她,他不再对这个世界的不公正充满仇恨,也不再发狂般地写自己的故事。她也是个失败者,失败太多,于是也一无所求。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唯一的快乐,也就是人类最原始的快乐。
象其他一些男作家一样,罗斯让女人用性爱来安慰一个走投无路的男人。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遭到了政治清洗,事业无望,于是只好在温柔乡里讨乐趣,六年之间和二百多个女人发生了关系。而罗斯本人的卡佩希系列,则写的是一个文学教授从年轻一直到年老的性经历,还总结了一整套勾引文学女青年的手段。不过,他对老年男性的描写最触目惊心:行将就木时,老年男性更向往年轻女性的肉体带来的愉悦,年轻时出自感官和感情的需要的性,如今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和宗教的高度,因为死亡在随时逼近。
圣经中的大卫王老了,于是让一群年轻美貌的少女用她们的身体来暖和他。他还是觉得冷。有了伟哥,至少他还可以有些行动,虽然行动的结果也还是冷,因为死亡还是在不远处等着。
小说中,作者反复强调,科尔曼年轻时是体育明星,如今,即便年过七旬,他从背后看也就是四十岁。电影中,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形象却过于苍老。要演一个仍然有性魅力的老男人,只有格雷高里•派克和保尔•纽曼:他们即使老了,脸部还是有线条,肌肉也不往下搭拉。 霍普金斯不行。尤其是电影中那个镜头,他坐在床上看妮可•基德曼裸身跳舞时,显得极度疲惫、倦怠,令人本能地产生一种生理厌恶。
(二) 种族:他们是幽灵吗?
科尔曼兢兢业业当了二十多年古典文学教授,后来学校来了个新锐校长,将他命名为教务长,支持他对学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强迫所有教师汇报自己的科研成果——很多教师只在自己学校的刊物上发表过从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废物回收出来的《笔记》,教书用的是很多年前的讲义,一些特殊人物一个星期也不来学校,也不参加任何学术或校务会议。科尔曼强迫一些懒散得无可救药的老帮子提前退休,又从名校中招来一些年轻有生气有竞争愿望和能力的助理教授,这样一来,学校的风气果然被整肃一新。
新来的校长被名校看中,另择高枝,将科尔曼留给了狼群。"Spooks"一词,为对他的改革怀恨在心的人围剿他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科尔曼改革“成功”后,志得意满,决定从教务长的行政职务上退下来,继续进行全职教学。他开了一门课,上了五个星期,每次点名,都有两个学生缺席。第六次上课的时候,他又照例点名,他们还是不在。于是他开玩笑地说,他们在哪儿呢,是不是真有这两个人,Are they spooks?
这里,他说的Spook一词的意思,显然是比较常用的“鬼魂”、“幽灵”一义。不幸的是,在六十年代某个特定的时期,Spook曾经是对黑人的蔑称,而这两个缺席的学生正好是黑人。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在课堂上露过面,教授也根本不知道他们是黑人,他们还是正式向学校提出了抗议。学校也知道教授的本意与学生的种族无关,却还是认认真真的开始了正式的调查。
种族歧视,和通奸一样,成了公开审判的名目。
学校进行调查的时候,科尔曼的正式种族身份是犹太人。曾几何时,犹太人本身也是被歧视的对象。1948年,犹太人不满各大学尤其是名大学对犹太人比例的限制,在波士顿郊区成立了一所自己的大学,以犹太大法官布兰代斯命名。小说中,科尔曼的一个儿子上的就是布兰代斯大学。几十年过去,犹太人在美国社会尤其是文化机构、知识阶层和大学里的地位日渐上升,居然成了能够歧视别人的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科尔曼并不是犹太人,而恰恰是一个黑人。从二十多岁起,他就开始生活在这个谎言之中。小说开头不久,罗斯就不动声色地交代了科尔曼的黑人身份。
借着科尔曼的回忆思路,罗斯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初期美国社会的种族状况。科尔曼的父亲是一个彬彬有礼绅士,酷爱莎士比亚,在大萧条中失去了自己的眼科医生诊所,只好在火车上当服务员。因为是黑人,他每天承受着难于向家人启齿的羞辱。
科尔曼人材出众,聪明,健康,雄心勃勃。然而,当他以水兵的身份逛妓院时,妓女斜睨着他,说:“你是个黑鬼,对不对?”然后两个彪形大汉将他扔了出来。他的冰岛/挪威血统的女朋友,在不知他的种族的情况上与他同居了两年之后,发现真相后哭着说了一句“我做不到”,从此踪影全无。科尔曼希望摆脱身为黑人对他带来的种种具体的限制和无形的屈辱,利用自己皮肤较白的条件,开始隐瞒自己的黑人身份。Spook事件发生以后,作者让我们进入他的内心,让他一边懦弱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一边无情地进行自我谴责和忏悔。
小说中有一个重要的片段,电影里毫无删节地保留了下来。科尔曼告诉他母亲,他要结婚了,女子是白人(犹太人)。他已经告诉那个女子,他的父母已经过世。母亲平静地说:好吧,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见到我的儿媳,永远不会见到我的孙子。你会告诉我,哪一天,我会带着孩子们从哪里经过,你几点几分在火车站等着,偷偷看他们一眼,而且,你也知道,我会去那里等着。
从那以后,科尔曼再也没有见过他的母亲。他借口要成为一个脱离了种族的独立的个人,切断了和过去的联系,逃避了争取黑人解放的人权运动。他比“白人还白人”,娶的是白人妻子,研究的是最白人的学科——希腊罗马文学。然而,仅仅是瞒着自己的黑人身份还是不够的,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种族背景,于是他编造了一个谎言,说他的祖父是来自俄国的犹太人。
克林顿受到弹劾的原因是因为性,弹劾的正式法律依据却不是性,而是因为他撒谎。同样,在《人性的污点》中,看起来科尔曼是在为种族主义言论受审,实际上,他受审的真正原因,也是撒谎。
他的妻子,至死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而他的小儿子,似乎本能地知道他的谎言,从生下来时就对他有一种仇恨。母亲,妻子和儿子,再加上他本人的自责,成了他的罪行的最高审判人。
(三)芳尼亚:所有社会问题的汇集点
霍桑《红字》里的海斯特,在受到教会和公众的凌辱和审判之后,最终却取得了精神和道义上的救赎。而罗斯的女主人公——芳尼亚,却是一个饱经失败的人物。
罗斯将美国社会的许多社会问题都安排到芳尼亚身上。芳尼亚童年时父母离婚,继父对她进行性骚扰,在她十四岁时,他又企图强奸她,于是她逃出家门,四处流浪。后来她嫁了丈夫,希望生儿育女,安居乐业,偏偏他们开的奶牛场生意又不好,最后以破产告终。他们离婚后,芳尼亚和男朋友幽会时,她和孩子们所租住的陋房着火,两个孩子双双丧生。
好象这些还不够沉重,罗斯又把芳尼亚的丈夫写成一位越战老兵。莱斯曾经两次前往越南作战,回国后与故国和家人早已经格格不入,从来就没有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越南战争是美国现代史上最大的失败、美国公众最大的心理创伤,莱斯就具体象征着这个巨大的心理伤疤。家庭的破碎,孩子的死亡,更是把他推向了愤怒的疯狂和绝望。他经常堵截和骚扰芳尼亚,责备她杀死了他的孩子。
电影中扮演莱斯的是埃德•哈里斯。他镜头不多,但却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罗斯不厌其烦地让芳尼亚身上承担着种种社会问题,是为了强调她贫困和走投无路的地位,使她和科尔曼之间的社会差别,加上年龄差别,成为他们公开交往的障碍。他想证明,正因为这些差别,他们就成了象《红字》中的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一样的“罪人”,受到了公众舆论和社会机构的谴责和审判:他原来所在系的系主任给他写匿名信,谴责他对一个贫穷、不识字的年龄仅有他一半的妇女搞性剥削;他的孩子们也不再搭理他,而她的丈夫,则时时刻刻在暗中监督和跟踪他们。
然而,我的感觉是,无论作者怎样把芳尼亚的生活写得如何悲惨,她和科尔曼之间的年龄和社会差异,并不足以让他们承受到如同作者描写的那样大的社会压力:毕竟他们是在科尔曼的妻子去世之后开始约会的。一九九八年,一个鳏夫和一个离婚女子之间的性关系,尽管有年龄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受到的谴责,与一个半世纪以前的霍桑的人物所面临的宗教和道德审判相比,实在是有些小巫见大巫。
此外,妮可•基德曼来演芳尼亚,尽管演技很好,但在熟悉她的观众的眼里,她还是太漂亮,太性感,太象个有魅力的尤物。其实,在罗斯的小说中,她是一个疲惫不堪、支离破碎的女人,她的疲惫和破碎,是这部小说的必要条件:这样,疲惫和破碎的她接受了走投无路的科尔曼,两个人在惺惺相惜中,产生了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愫,她一漂亮,反而减轻了那种悲壮的况味。
(四) 悲天悯人
小说快结束的时候,罗斯借人物之口说:他写的小说是关于人、关于人的问题的,而不是“谁是凶手”的悬案故事。
这也是我阅读时的感觉。罗斯很早就向读者交代了科尔曼的身世秘密,只是小说中的人物还不知道,他们需要随着故事的发展,慢慢地找出这些秘密。对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情节推理,而是细节描述,描述二十世纪末的美国社会,和美国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有些章节,读起来象是社会学,而不是小说。若干年后,人们读这本书,仍旧能够了解到,是什么样的问题,在困扰着生活在此时此刻的人们。
然而,它毕竟又是文学作品,表现这些问题的方式不是抽象的议论,更主要的是通过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冲突,以此来反映这些社会问题。每一个人物,都带着他们所生存的环境的烙印,代表着一个社会问题:科尔曼:种族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芳尼亚:家庭、婚姻和儿童教育问题;莱斯:越战;系主任:学术界知识女性高处不胜寒的艰难处境。
看完小说,不得不承认电影改编得十分成功。罗斯常常让小说中的人物长篇大论,不介意借人物之口,说出自己的哲学思考、道德评介和政治评论,就连本应当是目不识丁的芳尼亚和粗鄙的莱斯,也能够象大学教授们那样侃侃而谈。电影却不能这么作。改编后的电影,很少有过于冗长乏味的议论和对话,人物的裁减也十分得当。除了尼可•基德曼的形象太美丽了一些,电影成功地反映了贯穿于小说始终的沉重和无奈。
《人性的污点》究竟是什么,作者借芳尼亚之口说了,也就是人在离开自然后,人性遭到了破坏和污染。一只乌鸦,长期生活在鸟笼中,早已失去了自然的本能,无法重新回到自然环境中生活。人类社会污染了美丽的自然。小说的最后,作家扎克曼在冰冻的湖面上,碰上在那里独自冰钓的莱斯。平日狂躁暴怒的莱斯,此刻却显得理性,平静,温和。他说,这里与世隔绝,没有旁人的骚扰,还是干净的世外桃园,如果他有儿子(如果他的儿子没有被烧死),他会带他到这里来,教他钓鱼。
这里,我读出一些爱默生式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东西。人类社会和人都是不完满的,只有回到自然,才能去掉人性的污点,恢复纯净的本性。但是,作者对这种不完满的态度不是谴责:小说中所有这些人物,无论是撒下弥天大谎的科尔曼,还是咄咄逼人的女系主任,甚至是冷酷疯狂的越战老兵,一旦作者认真细致地描写他们的内心,你就不能不对他们产生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怜悯。有时,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同时,试探性地用显微镜照他们一下。不过,他只是虚晃一枪就停止追踪,因为他并不是真地要揭开他们的面具让他们难堪,而是想借此提醒我们,我们这些不完美的人群,经不起显微镜下冷酷的检验和审判:我们的自由和尊严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隐私。
相反,作者屡次谴责社会的不宽容。作者偶尔借别人之口把书中某个人物描写得十分不堪,等他带着我们走近他们,才发现他并不是洪水猛兽、狼心狗肺,而是有血有肉、苦力挣扎的平凡人。这些人们的种种缺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刻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作者给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就是让我们在这里观察,他们是如何承担着种种重负,勉力生存。
小说的结尾,看得出也有些有意摹仿霍桑的《红字》。作者始终也没有明确断定,究竟是科尔曼自己在忏悔中带着情人走向死亡,还是嫉妒的前夫设计谋杀了他们。霍桑的小说中,海斯特的情人在示众时气绝身亡,海斯特却获得了救赎,而在《人性的污点》中,苦难的芳尼亚也随着情人丧身湖中,作者似乎认为,现代人尚未找到救赎的途径。
Monday, September 04, 2006
George Eliot: The Mill on the Floss
小说也没看过,以前看的,多是贵族家庭,象这样算不上贵族家庭的还不太多。多少有一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味道,只不过和她一起死的是她的哥哥,而不是罗密欧:两个世纪以后,赢的是家族和亲情,输的是爱情。
印象最深的,是哥哥的霸道和无情:小时候他可以对她随时喝斥,长大以后,他居然能禁止她和情人见面,从而成功地借助时间扼杀了她的感情;在她爱上另一个男子的时候,他居然能把她赶出家门。
想起傅勒。电影中的兄妹是在1840年淹死的,正好是傅勒被淹死的那一年。傅勒在欧洲时,好象也见过乔治·艾略特。傅勒在《十九世纪的女性》中,花了很大篇幅写女子的财产权。我向来自诩不关心政治,其实自己心里也知道这有多么虚伪:女子的身份,确实是离不开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财产状况的,想想从前看的每一部英国小说,哪怕小说写得再浪漫,背后总是有钱、社会地位、身份的烙印,所有故事的结局,无非是两种:是爱情超越一切,还是一切扼杀爱情。当然,也有皆大欢喜的,这种皆大欢喜就意味着本来超越一切社会羁绊的爱情最后被招安了。;)
印象最深的,是哥哥的霸道和无情:小时候他可以对她随时喝斥,长大以后,他居然能禁止她和情人见面,从而成功地借助时间扼杀了她的感情;在她爱上另一个男子的时候,他居然能把她赶出家门。
想起傅勒。电影中的兄妹是在1840年淹死的,正好是傅勒被淹死的那一年。傅勒在欧洲时,好象也见过乔治·艾略特。傅勒在《十九世纪的女性》中,花了很大篇幅写女子的财产权。我向来自诩不关心政治,其实自己心里也知道这有多么虚伪:女子的身份,确实是离不开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财产状况的,想想从前看的每一部英国小说,哪怕小说写得再浪漫,背后总是有钱、社会地位、身份的烙印,所有故事的结局,无非是两种:是爱情超越一切,还是一切扼杀爱情。当然,也有皆大欢喜的,这种皆大欢喜就意味着本来超越一切社会羁绊的爱情最后被招安了。;)
The Pavillon of Women, by Pearl S. Buck
The Pavillon of Women, by Pearl S. Buck
说翻译成《群芳庭》,大约应当是《群芳亭》吧,电影里有个亭子。
已经受不了电影里那种居高临下的救世态度。赛珍珠的东西以前应该看过吧,不过记不得了,还居然把她和赛金花混在一起。这本书肯定没看过。电影里描写女子的地位多么低,多么受婆婆和丈夫的欺压,应当是事实上吧,可是不能让人心里产生悲悯;传教士出来以后也是惯常的拿先进的西医救人啊,办孤儿院啊, 宣扬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啊,不啦不啦不啦。赛珍珠的父亲就是传教士,她这么宣传/相信无可厚非,关键是后面的爱情一节,实在是匪夷所思。不是道德审判——不会因为一个天主教士爱上一个中国有夫之妇本身就谴责他,关键是电影没有描写出任何感情发展和灵魂的挣扎,就那么看了一部《梁祝》,再听一段《蝴蝶夫人》,就入了港,俗到了极至了。上课时的对话和平时的交往中也缺乏暧昧和机智,无灵无肉,这也叫偷情。:)
还不如琼瑶阿姨的《烟锁重楼》。也是大家少奶奶偷情的故事,但那里的梦寒偷得矛盾,偷得犹豫,偷得合情合理,大概因为作者是从内写到外,而赛珍珠是从外面写,隔靴搔痒。
也是一个 Paradox吧,一方面希望人们的感情能够超越宗教、历史和种族的差异,另一方面,又对类似于这样的描写愤愤不平,因为不可避免地,两者的差距暴露出来,最令人无法欣然接受的,便是占优势一方那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再和宗教一掺和,更是物极必反。
想起《走出非洲》,在非洲人眼里,这部电影臭名昭著:他们说,是《走出非洲》走出非洲的时候了。可是,在我们的记忆里,这部电影如泣如诉,因为我们年轻时只看爱情故事。尤其是帅哥美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么感觉者,好象自己是中民族主义、反殖民主义教育之毒太深似地。撇开历史和现实不谈,唯美也可以啊,可惜电影也不唯美,每一个画面太努力,看得出每一个镜头都是精心设计的,反而有匠气。罗燕的一招一式都象个少奶奶,反而露馅:她是在演戏。记得一位美国人说过,那谁说英文一点口音都没有,证明他是外国人。真正的美国人,应当有点纽约口音,波士顿口音,或者南方口音的。:)哦,还有慢镜头,还有激情高涨时高八度的音乐,Mama Mia!
哈哈,最大的问题,是Wilehm Dafoe的问题。他不仅是不帅,简直是丑了。
廖康是研究赛珍珠的专家,等他回来,倒要讨教讨教。:)
说翻译成《群芳庭》,大约应当是《群芳亭》吧,电影里有个亭子。
已经受不了电影里那种居高临下的救世态度。赛珍珠的东西以前应该看过吧,不过记不得了,还居然把她和赛金花混在一起。这本书肯定没看过。电影里描写女子的地位多么低,多么受婆婆和丈夫的欺压,应当是事实上吧,可是不能让人心里产生悲悯;传教士出来以后也是惯常的拿先进的西医救人啊,办孤儿院啊, 宣扬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啊,不啦不啦不啦。赛珍珠的父亲就是传教士,她这么宣传/相信无可厚非,关键是后面的爱情一节,实在是匪夷所思。不是道德审判——不会因为一个天主教士爱上一个中国有夫之妇本身就谴责他,关键是电影没有描写出任何感情发展和灵魂的挣扎,就那么看了一部《梁祝》,再听一段《蝴蝶夫人》,就入了港,俗到了极至了。上课时的对话和平时的交往中也缺乏暧昧和机智,无灵无肉,这也叫偷情。:)
还不如琼瑶阿姨的《烟锁重楼》。也是大家少奶奶偷情的故事,但那里的梦寒偷得矛盾,偷得犹豫,偷得合情合理,大概因为作者是从内写到外,而赛珍珠是从外面写,隔靴搔痒。
也是一个 Paradox吧,一方面希望人们的感情能够超越宗教、历史和种族的差异,另一方面,又对类似于这样的描写愤愤不平,因为不可避免地,两者的差距暴露出来,最令人无法欣然接受的,便是占优势一方那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再和宗教一掺和,更是物极必反。
想起《走出非洲》,在非洲人眼里,这部电影臭名昭著:他们说,是《走出非洲》走出非洲的时候了。可是,在我们的记忆里,这部电影如泣如诉,因为我们年轻时只看爱情故事。尤其是帅哥美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么感觉者,好象自己是中民族主义、反殖民主义教育之毒太深似地。撇开历史和现实不谈,唯美也可以啊,可惜电影也不唯美,每一个画面太努力,看得出每一个镜头都是精心设计的,反而有匠气。罗燕的一招一式都象个少奶奶,反而露馅:她是在演戏。记得一位美国人说过,那谁说英文一点口音都没有,证明他是外国人。真正的美国人,应当有点纽约口音,波士顿口音,或者南方口音的。:)哦,还有慢镜头,还有激情高涨时高八度的音乐,Mama Mia!
哈哈,最大的问题,是Wilehm Dafoe的问题。他不仅是不帅,简直是丑了。
廖康是研究赛珍珠的专家,等他回来,倒要讨教讨教。:)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