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3, 2006

The Milan Kundera Fever - Years Later

忙坏累坏了,今天来向博克汇报汇报。

看了电影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也读了几本他的书Being, The Book of Forgetfulness and Laughter, Slowness, Identity.

印象最深的自然是Being,一是四处都看见《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二当然是因为看了电影,还有三是因为电影是DDL演的。:)小说自然比电影要丰富得多,许多地方他停下故事来讲哲学,因为他的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他的哲学倒也还不深奥,也不让人急着跳过去;许多人物,尤其是那个瑞士教授等等,都比在电影里要有血有肉,Thomas在小说里也更加平和,更加生动。

小说集里有好有坏,最好的是最后那一篇 Border。

不过,从趣味上讲,最接近我口味的是 Slowness and Identity.背景已经是法国而不是捷克,主题的政治色彩也完全淡化了,但是还有小说可写,因为即便是所有的政治的、社会的压迫、黑暗、不公正都排除在外之后,人们发现他们仍旧还是不幸福,连抱怨都找不到理由;《慢》中,十八世纪的人们在认真偷情,十九世纪的人在认真写诗,只有二十世纪的人一片茫然,在所有从前人们奉为神圣的东西面前都玩世不恭,其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所有的价值观念都淡漠了,没有了禁忌,也就没有了图腾和神圣。(图腾和禁忌是什么来着?)

Identity 还好一些,两个人之间的四角恋爱,自己都不知道哪一个是真实的自己;好在结尾还是温情的,还是让他们能够享受那种纯真的朴素的依恋和爱情。:)

看完书再看看书本夹克上的介绍,才发现我喜欢的这两本书都是直接用法语写的。法语,通过英语的中介,自然与我的距离更近一些;而捷克通向我的桥梁是共产主义,自然我有意无意地在拒绝它。

又想起来(尤其是读 Identity 的时候感觉更加强烈):昆德拉运用的不同时代、场景、性格、identity 之间的转换,如今似乎又有了更加具体、更加物化的形式:网络。看到过一些网文,写人们在网上网下人格的变化与冲突,真是一个全新的venue,可以探索、创新的主题和可能性太多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