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萍的来信。XX平死了。跳楼自杀。
实在是难以相信。他总是笑容满面,山东人,却很有南方男人的斯文秀气。我在校时和他并不熟,那年回国探亲查资料,在北大东门碰见他,他热情得不得了,一定要请我们去他家里吃饭。我们没去,他顺手塞给我们一大袋苹果。我很有些受宠若惊,我原来以为他根本就不认识我。
后来写论文期间,他一直很热心地为我帮忙,比我自己的老师同学还要热心。一直到我把论文翻译成中文,他先是帮我联系让他的学生为我翻译,后来又帮我和北大出版社联系。书出来了,家里人不久前收到一些赠书,家里人问过该送谁,我说不着急,慢慢来。如今倒成了终身憾事。
他不会在乎。连生命都放弃了,又怎么会在意一本小小的垃圾书。
只是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他。一直的大好人,是那种能够担当、凡事热心、善良却又不是善良得让人欺负的有尊严的好人。他在他们班里并不算年龄大的,却总是像大哥哥一样。他的家庭也不错,没见过他太太,据说漂亮贤惠,有个儿子,儿子也早该上大学了。从网站上看,也提了教授。
有那样温和满足的笑容的人,怎么会自己选择告别人生。萍说,一定是因为得了忧郁症。可是,可是,这么健康、积极、成功的人,又怎么会得忧郁症。
萍会说,那我不也得了吗。活泼健康、人人宠爱的萍都能得,又有谁不会得。
那就是平/萍这个名字的错。几年前,陈歌平就把车泊在路边,然后张开双臂,冲着一辆十八轮大卡车走过去了。陈歌平英俊能干,一个程序员也就挣个四五万的时候,他就已经挣十六万了。兼有娇妻美眷。然而他还是去了,而且还选择了那么血腥丑陋的方式。
书出来之后,一直想着要给他去一封信,感谢他一路帮忙。总是有琐事缠身,这封信就没有发出去,结果就永远无法发出了。
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走这条路,也不知道你去了哪里。不管你在哪里,希望你找到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找到的东西,也希望这个世界烦扰你的东西不再烦扰你。
平师兄安息。
Wednesday, June 30, 2010
Tuesday, June 15, 2010
打倒资本主义
Interview总算告一段落,下一步是第二轮了。今天见了两个,一个年轻的,长得比明星还帅,以前是四处旅行搞Pre-sales,tech support的。技术嘛,还行,但毕竟年轻,经验比不过老家伙们。总还要花些时间坐下来学,而如今的工作市场,有现成经验的人有的是。只好忍痛割爱了。他那样的人,公司里也有几个,都是在校学生做实习生。又便宜又出活,学生自己又挣学分又攒资历,也不算吃亏。
老家伙不行。下午两点多见他。中午冲到娃娃学校帮他们准备罗马盛宴,还没有准备完又冲回来看简历,午饭匆匆忙忙塞了一只香蕉,就到了见他的时候了。也是EMC出身。我的天,就是乏味无比,看着他的眼睛我就想打哈欠。
心里却是无比悲哀。这些来面试的人里,绝大部分都很优秀,我心里清楚得很,他们来,干我们干的这些活,都不会有问题。但严峻的事实是,我在桌子这一面,他们在桌子那一面。我有很多方面根本不如他们,却也在这里百般挑剔,哪怕是出色的候选人,心里也知道他不一定有机会,哪怕是根本没指望的,临了也还要假惺惺地鼓励他们,给他们虚假的希望。
面试本身是一种很屈辱的过程。面试是工业社会的奴隶拍卖场。我和他们的唯一区别,就是我是成功地卖身了的奴隶,而且,别看我在这里装模作样、趾高气扬地竞买他们,我的主人随时随地可以请我开路。
Up in the Air 不是什么艺术性很强的电影,得奖是得不上,然而却真实。我比那里的女孩子好一点的地方,就是起码我不是告诉他们该卷铺盖卷了。我坐在食品链的另一头,给他们一些微薄的希望。
肯定是哪里出了错。从前有个词很流行,叫“异化”。Interview的过程,就是人被异化了的证明。面谈的时候,我们是不能把他们当作人看待的,这个人的喜怒哀乐、业余爱好、家庭朋友是无关紧要的,当然我们也关心他们的性情爱好,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高兴,而是以此来衡量他们是不是一个肌肉发达、可以胜任活计的奴隶。
年轻人么,放掉了还好,知道他们还会有机会找到另外的工作。老的就不知道了。看他们的资历看得我触目惊心;自从明白这就是我的行当、来工业界不是实习玩玩、我以后再也不会回学校去接着上学了时,心里就开始有点势利眼了,觉得自己没在什么响当当的大公司干过,怪伤害虚荣心的。哇,再看看来这里面谈的人,一个一个,周围的大公司背景的全有,再看看眼前这个苍老、疲惫、急切、年过半百的从前的技术能手,我的心里充满了悲哀。我看见了他们身上的人。
两次泡沫破裂,虽然专家们预测IT仍然会是将来的大雇主,然后对这些被扔下IT跑车的老技术能手来说,错过了的火车就永远离去了,下一班火车,承载的会是新的旅客。
我们根本不招刚毕业的学生。噢,也不对。招了一个,是从实习生转正的。为了得到这个职位,他在公司已经打过好几年的廉价短工。前来面试的人里,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却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失去了职位的人。招他们,基本上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培训,而且他们早已被工业界的规则磨得溜圆,上来就出活,不用专门给他们训练上轭头、套马鞍。
他们已经知道怎么做奴隶。
Interview过程里倒是见到了许多平时见不到的人物。原来美国人是这样的。:) 大部分当然是念书出身的了,很多人上的学校是如果中国孩子上了,家长们会羞于见人的那种丢人现眼的孬学校,然后人家念完学位了出来,找个公司先干着,一边干一边再念个硕士或拿点证书,末了也能人模狗样地成为技术骨干,体体面面地挣个十几万养家糊口。
居然有好多是军队背景,掰着指头算一算,我海陆空的都见过了。:) 很多都是先去当兵,当的是书呆技术兵,学了点手艺后再要么上军校,要么拿着军队的钱上民校,然后就“下海”进民间公司。过去这十几二十年,大概也挺神气。
还有一个音乐出身,Berkelee音乐学院的。他还会回来复试。我一面为他高兴,一面又觉得深深的悲哀。他的技术很不错,人也很仔细,谈起自己做的事情,还是很津津乐道的。他越是津津乐道,我就越是自作多情地为他惆怅:兄弟啊兄弟,难道你就没有谪仙情结。How about Bach, Beethoven and Chopin.:)
老家伙不行。下午两点多见他。中午冲到娃娃学校帮他们准备罗马盛宴,还没有准备完又冲回来看简历,午饭匆匆忙忙塞了一只香蕉,就到了见他的时候了。也是EMC出身。我的天,就是乏味无比,看着他的眼睛我就想打哈欠。
心里却是无比悲哀。这些来面试的人里,绝大部分都很优秀,我心里清楚得很,他们来,干我们干的这些活,都不会有问题。但严峻的事实是,我在桌子这一面,他们在桌子那一面。我有很多方面根本不如他们,却也在这里百般挑剔,哪怕是出色的候选人,心里也知道他不一定有机会,哪怕是根本没指望的,临了也还要假惺惺地鼓励他们,给他们虚假的希望。
面试本身是一种很屈辱的过程。面试是工业社会的奴隶拍卖场。我和他们的唯一区别,就是我是成功地卖身了的奴隶,而且,别看我在这里装模作样、趾高气扬地竞买他们,我的主人随时随地可以请我开路。
Up in the Air 不是什么艺术性很强的电影,得奖是得不上,然而却真实。我比那里的女孩子好一点的地方,就是起码我不是告诉他们该卷铺盖卷了。我坐在食品链的另一头,给他们一些微薄的希望。
肯定是哪里出了错。从前有个词很流行,叫“异化”。Interview的过程,就是人被异化了的证明。面谈的时候,我们是不能把他们当作人看待的,这个人的喜怒哀乐、业余爱好、家庭朋友是无关紧要的,当然我们也关心他们的性情爱好,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高兴,而是以此来衡量他们是不是一个肌肉发达、可以胜任活计的奴隶。
年轻人么,放掉了还好,知道他们还会有机会找到另外的工作。老的就不知道了。看他们的资历看得我触目惊心;自从明白这就是我的行当、来工业界不是实习玩玩、我以后再也不会回学校去接着上学了时,心里就开始有点势利眼了,觉得自己没在什么响当当的大公司干过,怪伤害虚荣心的。哇,再看看来这里面谈的人,一个一个,周围的大公司背景的全有,再看看眼前这个苍老、疲惫、急切、年过半百的从前的技术能手,我的心里充满了悲哀。我看见了他们身上的人。
两次泡沫破裂,虽然专家们预测IT仍然会是将来的大雇主,然后对这些被扔下IT跑车的老技术能手来说,错过了的火车就永远离去了,下一班火车,承载的会是新的旅客。
我们根本不招刚毕业的学生。噢,也不对。招了一个,是从实习生转正的。为了得到这个职位,他在公司已经打过好几年的廉价短工。前来面试的人里,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却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失去了职位的人。招他们,基本上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培训,而且他们早已被工业界的规则磨得溜圆,上来就出活,不用专门给他们训练上轭头、套马鞍。
他们已经知道怎么做奴隶。
Interview过程里倒是见到了许多平时见不到的人物。原来美国人是这样的。:) 大部分当然是念书出身的了,很多人上的学校是如果中国孩子上了,家长们会羞于见人的那种丢人现眼的孬学校,然后人家念完学位了出来,找个公司先干着,一边干一边再念个硕士或拿点证书,末了也能人模狗样地成为技术骨干,体体面面地挣个十几万养家糊口。
居然有好多是军队背景,掰着指头算一算,我海陆空的都见过了。:) 很多都是先去当兵,当的是书呆技术兵,学了点手艺后再要么上军校,要么拿着军队的钱上民校,然后就“下海”进民间公司。过去这十几二十年,大概也挺神气。
还有一个音乐出身,Berkelee音乐学院的。他还会回来复试。我一面为他高兴,一面又觉得深深的悲哀。他的技术很不错,人也很仔细,谈起自己做的事情,还是很津津乐道的。他越是津津乐道,我就越是自作多情地为他惆怅:兄弟啊兄弟,难道你就没有谪仙情结。How about Bach, Beethoven and Chopin.:)
Sunday, June 13, 2010
The English Patient 从电影到小说到诗人
星期天一大早,睡够了,爬起来把这本书看完了:Michael Ondaatje: Running in the Family. 最后一章,写到他父亲最后的日子,令人涕泗滂沱,看完了,却又忍不住会心微笑。作者说,里面写的故事稀奇古怪,但他尽量按照历史的真相去写;如果有遗漏也没什么,在斯里兰卡,一个撒得完满的谎言,比一千条事实还要重要。
书后还有介绍The English Patient的一小段文字。文字说,The English Patient好啊,好就好在作者对他的人物的温柔相待. Its tender regard for its characters.
这也是我向来看书的心得。假如一部作品能够走进每个人物的内心,然后对他温柔相待,让他向读者勇敢地袒露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作品就成功了,因为我们读者能够从这颗袒露的人心里看到自己,找到某种共通的人性。哪怕我们的种族、历史、时代、性别、性情、价值观念毫不相干。
The English Patient 不过是一部电影,看完了却久久不能忘怀。先是音乐,听来和当年在中东经常听见的音乐极类似,那种悠长的如泣如诉的拖音,是在西方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里听不到的异国情调。果然,里面的作曲家是黎巴嫩裔法国人Gabriel Yared.
然后才知道,原来电影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然后偶尔一天发现作者是斯里兰卡裔的加拿大人,突然就恍然大悟了:怪不得里面写那个印度锡克教男子和加拿大女护士的爱情是那么动人。里面一定有作者的影子。这里的作者并不是指他本人,而是一个集体的形象,一个非常西方化了的非西方男子。
The English Patient 最动人的还是爱情,超越了世俗婚姻,超越了种族,超越了战争、政治和时代。所有那些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事件,不过是为了我们眼前这几个并不完美的芸芸众生提供一个上演他们人生故事的平台。英国病人为了拯救自己的爱人,不惜和德国人合作……我们这样的爱情至上主义者一定会为他倾倒,虽然生活中也许我们会作出不同的选择,然而,在艺术作品中,我们总是被这样的故事感动。
《倾城之恋》究竟还有些金钱的纠葛,然而我们还是相信,是战争和生命的短暂,让男人和女人终于在心中找到了对对方的怜惜。于是我们的心,就和张奶奶的心一起跳动。这个在爱情和婚姻上不幸的女人,却让千千万万的男人女人的心为她的爱情叹息,因为无论那个兰成是多么不堪,毕竟她真正爱过;同样,所有的历史,政治,抗日,乃至许多人看《倾城之恋》时津津乐道的金钱,不过是故事的背景而已。
Michael Ondaatje 骨子里是个诗人。Running in the Family 读起来更像是一部诗歌。说Epic可能算不上,因为他并不大着墨于历史。他的家族是斯里兰卡望族,但他对他的祖先的丰功伟业一点都不感兴趣。他只写人,用自家人亲昵、揶揄的笔调去写;写出来的人物都很滑稽可笑,因为他尽是在揭他们的短处;人都去了,周围的人,记得的和津津乐道的,都是那些人出的洋相、做的臭事;然而,人性、亲情,就在这些洋相和臭事里呼之欲出。
作者着墨最多、形象也最动人的是他的外婆和他的父亲。
T是从斯里兰卡来的,以前在电话里大家聊工作进展,他每次完了都要说一句 That's about it, 后来他人来了,每次当面说话,我还习惯性地等着他说 That's about it. :) 我说我在看这本书,他说他知道《英国病人》,却对作者一无所知。我说,嗨,中国人要是有这么个为国争光的人物,还不给弄得家喻户晓。:) 结果他第二天就跑来告诉我,他跟朋友聊天了,朋友批评他了,这么有名的人物,你居然不知道。:)
书里说,斯里兰卡像是一滴泪,又像是印度这只耳朵上垂下的耳坠。S说,Tsunami的时候,他和他爸爸一起去海边,因为人人都在奔走相告:大海没有了。半个小时后,大海又回来了,那些也在海边看消失了的大海的人,都被大海卷走了。
一部电影,一本书,几个人,一个遥远的世界的角落就活起来了,原来那里也生活着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有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忧伤,一样的渴望,一样的失落。
Ondaatje 的语言实在独特动人,有声音(雨声,鸟叫,蛙鸣,孔雀扇动翅膀,蟒蛇从客厅里大摇大摆地窜过,还有雨声,热带雨Monsoon的声音),贝多芬的音乐,雨声和贝多芬一起送他离开斯里兰卡,有色彩(绿色,葱茏的热带雨林,还有花,他那个性格独特,爱花,爱从所有人的花园里偷花然后又随意将花送人的外婆,绿色的热带雨林)……
他应当算是一个诗人。The English Patient 也是一部史诗,比写二次大战的历史教材好看一千万倍。下一步,找书来看,找诗来读。
http://www.poets.org/poet.php/prmPID/378
书后还有介绍The English Patient的一小段文字。文字说,The English Patient好啊,好就好在作者对他的人物的温柔相待. Its tender regard for its characters.
这也是我向来看书的心得。假如一部作品能够走进每个人物的内心,然后对他温柔相待,让他向读者勇敢地袒露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作品就成功了,因为我们读者能够从这颗袒露的人心里看到自己,找到某种共通的人性。哪怕我们的种族、历史、时代、性别、性情、价值观念毫不相干。
The English Patient 不过是一部电影,看完了却久久不能忘怀。先是音乐,听来和当年在中东经常听见的音乐极类似,那种悠长的如泣如诉的拖音,是在西方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里听不到的异国情调。果然,里面的作曲家是黎巴嫩裔法国人Gabriel Yared.
然后才知道,原来电影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然后偶尔一天发现作者是斯里兰卡裔的加拿大人,突然就恍然大悟了:怪不得里面写那个印度锡克教男子和加拿大女护士的爱情是那么动人。里面一定有作者的影子。这里的作者并不是指他本人,而是一个集体的形象,一个非常西方化了的非西方男子。
The English Patient 最动人的还是爱情,超越了世俗婚姻,超越了种族,超越了战争、政治和时代。所有那些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事件,不过是为了我们眼前这几个并不完美的芸芸众生提供一个上演他们人生故事的平台。英国病人为了拯救自己的爱人,不惜和德国人合作……我们这样的爱情至上主义者一定会为他倾倒,虽然生活中也许我们会作出不同的选择,然而,在艺术作品中,我们总是被这样的故事感动。
《倾城之恋》究竟还有些金钱的纠葛,然而我们还是相信,是战争和生命的短暂,让男人和女人终于在心中找到了对对方的怜惜。于是我们的心,就和张奶奶的心一起跳动。这个在爱情和婚姻上不幸的女人,却让千千万万的男人女人的心为她的爱情叹息,因为无论那个兰成是多么不堪,毕竟她真正爱过;同样,所有的历史,政治,抗日,乃至许多人看《倾城之恋》时津津乐道的金钱,不过是故事的背景而已。
Michael Ondaatje 骨子里是个诗人。Running in the Family 读起来更像是一部诗歌。说Epic可能算不上,因为他并不大着墨于历史。他的家族是斯里兰卡望族,但他对他的祖先的丰功伟业一点都不感兴趣。他只写人,用自家人亲昵、揶揄的笔调去写;写出来的人物都很滑稽可笑,因为他尽是在揭他们的短处;人都去了,周围的人,记得的和津津乐道的,都是那些人出的洋相、做的臭事;然而,人性、亲情,就在这些洋相和臭事里呼之欲出。
作者着墨最多、形象也最动人的是他的外婆和他的父亲。
T是从斯里兰卡来的,以前在电话里大家聊工作进展,他每次完了都要说一句 That's about it, 后来他人来了,每次当面说话,我还习惯性地等着他说 That's about it. :) 我说我在看这本书,他说他知道《英国病人》,却对作者一无所知。我说,嗨,中国人要是有这么个为国争光的人物,还不给弄得家喻户晓。:) 结果他第二天就跑来告诉我,他跟朋友聊天了,朋友批评他了,这么有名的人物,你居然不知道。:)
书里说,斯里兰卡像是一滴泪,又像是印度这只耳朵上垂下的耳坠。S说,Tsunami的时候,他和他爸爸一起去海边,因为人人都在奔走相告:大海没有了。半个小时后,大海又回来了,那些也在海边看消失了的大海的人,都被大海卷走了。
一部电影,一本书,几个人,一个遥远的世界的角落就活起来了,原来那里也生活着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有一样的快乐,一样的忧伤,一样的渴望,一样的失落。
Ondaatje 的语言实在独特动人,有声音(雨声,鸟叫,蛙鸣,孔雀扇动翅膀,蟒蛇从客厅里大摇大摆地窜过,还有雨声,热带雨Monsoon的声音),贝多芬的音乐,雨声和贝多芬一起送他离开斯里兰卡,有色彩(绿色,葱茏的热带雨林,还有花,他那个性格独特,爱花,爱从所有人的花园里偷花然后又随意将花送人的外婆,绿色的热带雨林)……
他应当算是一个诗人。The English Patient 也是一部史诗,比写二次大战的历史教材好看一千万倍。下一步,找书来看,找诗来读。
http://www.poets.org/poet.php/prmPID/378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