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0, 2008

精彩的拼图:初读《现代思维:二十世纪思想史》


The Modern Mind: An interllectual 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

By Peter Watson

小马同学在看这本书,看她读得津津有味,我也拿来翻,果然有趣。书开首介绍的是艾撒亚·伯林。BBC在伯林临死前不久采访他,问他这漫长的一生中,最大的惊奇是什么。伯林1909年生于里加,是一个犹太木材商人的儿子,七岁半的时候,从他们家的公寓里,目睹了二月革命。他说,最大的惊奇是“我这么平静,这么幸福地亲历了这么多的恐怖。世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个世纪:粗暴的非人性,人类的野蛮破坏活动,而且是毫无因由的,……可是,你看看我,对此无动于衷,……在我看来,这就十分令人吃惊。”

作者听了伯林的话,顿觉茅塞顿开。传统的史学都着重政治、军事,从这个角度看,二十世纪确实一塌糊涂;然而,作者认为,除了这些血腥惨烈的历史事件,二十世纪在人类思维的发展中,却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拓和建树;不提及这些方面,历史的画面就不完整。

哇,好亲切,十年前我就有这样的感觉的……一直就觉得人类历史不应当仅仅是政治军事,可是正统的历史课,永远只是帝王将相的建功立业,国王君侯的兴盛衰亡。那时校园里一干学子们希望打破这样的窠臼,于是有了社会史、文化史,也有学术史。

伯林老头是牛津的沃尔夫森学院的院长,成立这个学院,多少有点给犹太孤儿们另开一个单间的意思。当然,官方文件永远不会这样公开承认,不过,去任何一个传统的牛津学院,你就知道,一个犹太人在那里会有多么不自在;别的不说,每个学院内都有教堂 Chapel,定点时教堂的钟声就叮叮当当地敲啊敲,犹太人听起来,绝没有我这个旁人听起来那么悦耳有趣。于是就有了Wolfson;因为建筑年代,大概也因为要和传统学院分开,这个学院的风格是现代派的钢筋水泥。



很不幸,我并不喜欢这样的风格,却也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满不错的时光。去食堂里吃饭,正和导师聊着,旁边慢腾腾地挨过一个干巴小老头。导师毕恭毕敬地跟他打招呼,老头淡淡地点头、颤颤巍巍地走过去以后,导师说,那是Isaiah Berlin. 嗯。我应了一声,继续低头吃饭闲谈。那时我们年轻肤浅,在食堂里,更激动的是碰见Daniel F., 那个有着长长的睫毛,眨眼要比别人多花好几个微秒的,优雅的,漂亮得无以复加的Daniel F. :)

总之,作者拿 Isaiah Berlin 开头,开篇就已经很抓住注意力,再往下读,他还感谢我的导师帮他看了手稿。就觉得这本书和BW脱不了干系。

网上订的软装本来了,断断续续看了50多页。看得一点也不费劲,一是作者的语言十分流畅,二是作者的叙述比较举重若轻,虽然讨论的是各界牛人,作者却是以很平静的态度叙述介绍,没有介绍一点,就借机大发自己的感慨,或者时不常给小朋友们发小红花,就象幼儿园班上给小朋友手背上盖小戳戳一样。:)

书的结构,让我想起去年翻过的 Harold Bloom 的 Genius: A Mosaic of One Hundred Exemplary Creative Minds。作者Peter Watson罗列起笔下人物,如数加珍,也象是一块一块地向我们展示着每一块马赛克;展示完毕,我们眼中,就是一幅完整的、包罗万象的、浩繁的二十世纪思想拼图。

布鲁姆是文学批评家,他的著作也主要限于文学家,作家,诗人。就这样,就已经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皮特·沃特森包括的内容却要更广泛,除了文学家、思想家以外,还包括科学家、音乐家、画家和其他任何改变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的艺术家、发明家们。在涉及“思想”的时候,作者认为,人文学家们往往低估科学的作用,而二十世纪科学对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读到五十来页,再回头去看作者简介时,突然明白了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为什么能这样写。原来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生前给英国和美国几家大报写文章,却不是学者出身。恍然大悟。:)任何一个书呆都知道,写“专著”时,题目宜小不宜大,不管题目有多小,只要写出足够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你就可以号称 original research, 然后就可以申请博士学位,申请终身聘任;反过来说,写作时最忌讳铺天盖地,什么都是蜻蜓点水的,是万万使不得的。所以么,这样的拼图著作,就只有靠老沃这样的大胆外行来作了。

书的初版是2000年,觉得够新了,原来都已经有了中文版。小马同学说,她还是先听译文出版社的人提及他们的中文版,才去把英文版的淘来看的,可见国内的翻译界也是“与时俱进”,跟得相当紧凑的了。

当年在学校读书时,崇洋媚外,见到满口卢梭、尼采、维特根斯坦的人物,就崇拜得五体投地。到了清华时,也想赢得崇拜,于是也开了这样一门课,每个星期三个小时,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一直侃到尼采的“酒神精神”和“激情!他妈的激情!”虽然是选修课,我从来不点名,同学们也知道我不认识他们,每堂课,大大的教室,却也总是座无虚席。

学期结束时,学校发酬金。一学期六十五元(¥65)。系里按规定提成百分之十(10%),四舍五入之后,本教拿到手里五十六元(¥56)。因为课程客观信息量大,本人又不曾作任何政治煽动,这门敏感的、极有资产阶级自由化潜力的课,在九十年代的清华校园,居然没有学生到校党委去告过状。

书中有关中国的部分很少,有一点五四运动,还有文化大革命。内容这么少,首先么,可以自我安慰一哈,人家对我们中国不了解么。再仔细一想,就是让我来写,七拼八凑,又能写出几块马赛克?还是当年那谁谁说的对,五四运动,说是新文化运动,“救亡”高于启蒙,其实就是把书生们都揪出书斋闹革命去了,结果革命除了破坏就是迫害,留下的有创建性的东西实在不多。文化人,艺术家,不管革命不革命,都成了革命的炮灰。哀哉中华。

十多年过去,不知道那边的世界到底变过多少;宏观地看,区区十几年,指望天地一新,是有些急功近利了。不同的是,从前仰着脖子崇拜别人的那谁谁,如今趾高气扬地站在讲台上,接受着别人的崇拜,嘴里念念叨叨的,也无非还是卢梭,尼采,维特根斯坦……最令人不可忍受的是维特根斯坦,大家争先恐后地说他,大概是因为写他最容易挣稿费:每提一次他的名字,就有五个字的进项。:)

书么,很便宜,算上运费也不到十刀拉——这就是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身价。:)

4 comments:

Moments of Being said...

厚厚,真是好文,谢谢菊子,学习了。
欢迎大朋友小朋友们都去看这本书,大家交流下感想吧。

不过我没看过中文版,只是听译文出版社的朋友提到,他们出了这样一本书。也是很不容易的事阿。

Moments of Being said...

by the way, how much did you spend on it?

Anonymous said...

哈哈,橘子同学这一段也不比Watson差了。不如你去写专栏,兴许比写电脑程序进项还好

过耳

Anonymous said...

Very nice!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