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1, 2006

城市戏园; 老北京的戏园文化

http://www.pep.com.cn/200406/ca513229.htm


五、城市戏园

  城市戏园包括酒馆戏楼和茶园或戏园、戏院。

(一)酒馆戏楼

  酒楼演唱兴盛于宋元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的演出场地还是勾栏,酒楼只是清唱场所。明代中

期勾栏衰败,酒楼才成为城市演戏的固定地点。山西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金大定七年壁画西壁市井图(图206)可以看出当时歌伎演唱的情景:在街道边有一酒楼,悬空于水池之上,下面用木柱支撑,木结构,平面方形,四周围以栏杆,楼左侧有楼梯通向街市。楼上设酒宴,左边坐一女子正在敲鼓,她旁边有一男子在击拍板。酒客都注视他们。

  明天启《慈溪县志》介绍了慈溪酒楼的设置情况:中间有一戏台,其四周环绕着酒楼,客人在楼上饮酒,往下就可以看戏。还有一种只是在酒楼的一面搭座戏台,客人在座位上就可观看。当时也把设有演戏场所的酒楼称戏园子,戏馆。

  清代酒馆戏楼《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记载了雍正的一段话:“见盛京城内酒肆几及千家,平素但以演戏饮酒为事”。反映了当时酒楼盛行唱戏风俗。清初北京的酒馆戏楼著名的有太平园、四宜园、查家楼、月明楼。查家楼原为巨商查氏的私宅戏楼,清代改为酒馆戏楼。月明楼在北京永光寺西街,由于“康熙私访月明楼”而得名。据说康熙一次微行,在月明楼吃酒受到地痞无赖的欺负,从而使他了解了京城黑社会的情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无量寺公中正仓正厅的“月明楼”图(图207)是当时酒馆戏楼的真实反映。图中所绘的是酒楼的内部,正中为一大厅,大厅中部有立柱数根,用来支撑屋顶,两侧有楼廊,有楼梯上下,楼上楼小都坐满了客人,厅内四处悬挂灯笼。正面楼上有一戏班正在演出。在戏台上有四根前柱,上面都挂有对联;戏台后边设楠木隔扇,上画山水画,两旁有悬挂大红绸子的上下场门通往后台;戏台的周围用木栏杆围绕。画中没有出现正式戏楼,所以它表现的是酒馆戏楼的早期形式。

  乾隆二十七年“前门外戏园酒馆,倍多于前”。这时金陵楼最为出名。北京以外的酒馆戏楼以苏州最多。其次是扬州上海。乾隆三十一年沈德潜修《长洲县志》卷十一《风俗》说:“今不论城内城外,遍开戏园,集游惰之民,昼夜不绝,男女混杂。”

  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庆春图》(图208)刻于乾隆年间,表现苏州的一座酒楼“庆春楼”的情况。图中,进门柜台上摆一写有酒馆的木牌,里面还有宾客围桌吃喝的情景,周围有木栏杆,栏杆外常站满“看闲戏”的人。

(二)茶园戏楼

  茶园唱戏的历史和酒楼一样,都是城市市民文化发展的产物,在宋元时期较为兴盛。明代酒楼戏楼的出现使得茶园演唱走向衰败,清代以后茶园重又复兴,因为茶园备有点心,供人消闲,少了酒楼的喧闹,更加适合观赏戏曲演出,所以它逐步取代了酒楼戏楼的位置,成为专门的戏园。

  茶园建筑的整体结构为一座方形或长方形全封闭的大厅,厅中朝里的一面建戏台,厅的中央是空场,周围三面或四面建二层楼廊,有楼梯上下。茶园靠灯光照明,采用悬挂灯笼的办法。茶园在建筑上的重大发展是把观众席和戏台都包容在一个整体封闭的空间里,可容纳1000人,而且对观众席作了精心的设置。

  戏台──茶园的戏台靠墙建立,设有一定高度的台基,呈伸出式,三面观。台基前部有四根角柱或四根明柱,与后柱一起支撑木制的天花,有些台板下还埋有大瓮,天花和大瓮是为声音共鸣用的。戏台朝向观众的三面设雕花矮栏杆,柱头雕莲花或狮头造型。台顶前方悬园名匾。观众席---茶园观众座位按区域和舒适程度分数等,按等收费。茶园里最好的位置是官座,设在左右楼上靠近戏台的地方,配有矮桌带坐褥的椅子,高凳。每座之间用屏风隔开,类似包厢。官座按照和上下场门对应的方位分上场门官座下场门官座,以下场门官座为贵。较官座次一等的座位是散座,设在楼下两边的楼廊内,有桌椅。其后靠墙处还有高座。池座是最普通的位子,在大厅中间,戏台与楼廊的空地,摆有许多条桌,供百姓看戏用。伸出式戏台的两侧空地,称钓鱼台也设条桌,由于靠上场门太喧闹,是最次的座位。

(三)茶园戏楼赏析

◆北京茶园戏楼

  北京茶园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传统式茶园建筑的代表,既是京城文化的体现,又是当时戏曲繁荣期最集中的表演场地。它的形成至少在乾隆前期。其分布地域集中在前门外大栅栏一带。

清光绪年间北京茶园图(图209、图210、图211)
桃花坞木板年画《金山寺》(图212)表现了清代茶园演戏的舞台场面。
清末茶园平面示意图(图213)
茶园戏房内部及下场门(图214、图215)
广庆园演出图(图216)图中正在演《秋胡戏妻》的故事。
庆乐园(图217)摄于本世纪30年代。
广和楼(图218)即广和剧场(图219),在北京前门外。它的前身是康熙年间的酒馆戏楼--查楼,后转变为茶园戏楼,也叫茶楼。它是清代最著名的营业性戏楼。(图220)广和楼。
日本人冈田玉山画的《唐土名胜图会》中的清代广和查楼演剧图(图221)所绘戏楼为伸出式三面观舞台。台口有檐幕,下有栏杆。戏台高出地面观众席。
广德楼(图222)建于清代中期,位于前门外。戏台呈正方形,台前二柱,台顶有天花板。1957年改称前门小剧场。
中和园(图223)建于清代中期。两层楼,砖木结构,戏台后墙的左右有上下场门,台口四周为高30厘米的栏杆。该园能容千人以上。1927年,梅兰芳在这首演《凤还巢》。
文明茶园(图224)茶园开业的当天,清朝禁止妇人进戏园看戏的条令正好解除。现为丰泽园饭庄。
吉祥戏园,在北京东安市场内,由清宫太监出资建成。戏台为开放式舞台,台沿有矮栏杆;在台侧另为乐队建一方台,后台供奉唐明皇画像。梅兰芳的古装新戏都在这首演。1994年被拆除。(图225)为1911年吉祥园戏单。
(四)戏院戏楼(清末-1949)

  清代末期的戏园结构,形式上开始接受西方剧场的影响,产生了新型的戏院。清同治十三年(1874)英国人在上海建起了一座欧式剧场-兰心剧院,这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剧场,台口为镜框式,客座为三层楼。它为中国剧场的改革提供了建筑样式的直接借鉴。这一时期还部分保留了戏园的称谓。

清代营业性戏院复原图(图226)
清《合肥相国七十赐寿图》(图227)描写的是庆寿的场面。观众都围着桌子,侧向戏台看戏。这时候,观众已经面向戏台看戏了。

◆上海戏园

  上海戏园大多仿北京样式,但又受西式剧场的影响。图中左侧为戏台,台口宽大,台前有矮栏杆。正厅摆放桌子,在靠楼脚的地方有长靠椅,首排桌子前还有一排椅子为散座。楼上是包厢,楼底廊下为边厢,用栏杆和正厅分隔;其后又有观众座,是最次的座位。

满庭芳,上海第一座茶园式戏园。清代同治年间英籍华人所建,是一仿京式戏馆建筑。
丹桂园茶园(图228)
福合园斗殴图(图229、图230)
《申江胜景图》中的“华人戏园”图(图231)清末吴又如绘。表现的是上海茶园剧场的内部情景。
上海天蟾舞台(图232)建于民国,英国设计师设计。建筑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呈拱形覆盖整个场内观众厅。周信芳长期在此演出。曾有“京角不进天蟾不成名”的说法。(图233)为其舞台首层平面图。
上海新舞台的镜框式舞台(图234)
◆苏州戏园

金桂茶园(图235)图为当时的时事风俗画,描绘了金桂茶园被清政府查封的场面。
◆新式戏院

本世纪初传统茶园正式开始建筑样式的转变。按照西式舞台的样子,把伸出式台口改为镜框式台口或变形,保留大的半圆形台唇。另外灯光、布景也力求新颖。

◆北京的新式戏院

第一舞台建于1914年,在北京西珠市口大街。戏院完全模仿上海新舞台的样式。在演出中使用了布景,甚至真车、真马都上了舞台。后毁于大火。在民国初,是京城最新式的戏馆。(图236)为1936年第一舞台戏单。
新明大戏院,建于1919年,共存在九年。梅兰芳曾在这演《上元夫人》(图237)
真光戏院,现在的儿童剧院。在当时是较典型的欧式剧场。(图238)为重建后的儿童剧场。
开明大戏院(图239)在北京珠市口大街和第一舞台相对。是一座完整的西式建筑,专供高级观众享用。观众席两层,木板椅座。它至今还保留了原建风貌。
广和戏园(图240)
长安大戏院,因坐落在西长安街而命名。既保留了老式戏园的痕迹,又接近现代剧场的条件,是30年代新建剧场的典型。(图241)为初建时的戏院原貌。(图242)为新建的戏院观众席。
天津中国大戏院(图243)建于1936年。是中、法结合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共五层楼。
吉林新民戏院(图244)建于民国,两层楼,木质结构,舌形舞台。
洮南戏院(图245)
昆明群舞台(图246)原为两湖会馆,民国改建为群舞台。
内蒙丰镇文庙戏院(图247)建于民国1919年。戏院正面为西式结构,左右两侧墙壁是中国传统的装饰砖雕图案。
杭州第一舞台(图248)建于民国,主体为结构,木穹顶;观众席呈马蹄形,共三层;有转台。
陕西易俗社剧场(图249)陕西最早的现代化剧场,包括前厅、观众厅、舞台、化妆室,砖木结构。舞台为镜框式,灯光设备较齐全。自其建成后,秦腔正式进入剧场。
西安三意社剧场(图250)。




http://laoyija.blogchina.com/4156903.html
老北京的戏园文化


  中国的演出场所与中国戏曲相伴随,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衍变过程。各阶段的称谓也不同。

  历史沿革

  中国
古代歌舞艺人最初是利用自然地形演出,后来开始出现土台子,即无盖顶的露天之台,称为“露台”,观众于四周围观。

  到西汉时开始出现“看棚”。张衡《两京赋》中就有观看百戏而设有看棚的描绘。看棚是观众席建筑,观众居高临下观看百戏,这是非固定的露天的演出场所。

  唐代是中国戏曲形成时期,演员的表演区开始建筑化,出现了“乐棚”。乐棚以砖石木材建造,舞台加了盖顶.设计制造都十分精致,但还不是固定演出场所。唐代寺庙中开始出现“戏场”,这是后世“庙台”的前身。

  宋元是中国戏曲日臻成熟时期,这时开始出现固定化的演出场所“勾栏”。固定的集中的演出场所称“瓦舍勾栏”。勾栏是看棚、乐棚和露台三位一体,内有戏台、后台、看席和神楼。元初杜善天套曲《庄家不识勾栏》中描述戏台上部像钟楼模样。为了便于观赏,观众席前低后高,全部是木制结构,初具剧场形制。北京明初时就有两条胡同以勾栏定名。

  由于勾栏是木制结构,易于倒塌、着火,到明代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内外城的“茶园”。最初,茶园并没有特设的舞台,只是席前做场,后来较大的茶园开始特设舞台供演出之用,到清代最为盛行,称之为“茶园”或“茶楼”。这与北京人爱喝茶的习惯有关,一边品茗,一边听戏。

  当时没有戏票一词,品茗听戏只付茶资,实际是戏价。

  清中叶以后北京的茶园已颇具规模,随着四大徽班进京和京戏的形成与发展,人们不以品茗为主,而是以听戏为主了,茶园也随之改称××园,或称戏园子。

  民国时期许多戏园子内部形制都相继加以改造,舞台加了大幕,观众席也逐渐改为半圆形排椅了,前沿突出的镜框式舞台替代了正方形三面敞开的旧戏台,并加了灯光。2O年代后,戏园名称大都改为戏院了。

  日本侵占北平时期是戏院萧条时期,到解放前夕北京只有十几座戏院和一些小型茶社、游艺社、曲艺厅。

  解放后,对北京旧戏院相继进行了重建,增添了许多新设施,使之面貌焕然一新,多数改称剧场。同时,兴建了一批新型剧场。解放后新建的第一个剧场是石景山剧场,建于1952年;新建的第一座歌舞剧剧场是天桥剧场,建于1954年;新建的第一座话剧剧场是首都剧场,建于1955年;新建的第一座民族剧场是民族文化宫礼堂,建于1959年;新建的第一座工人演出场所是北京市工人俱乐部,建于1959年;北京剧场座位最多的北京展览馆剧场,有观众席2763个,建于1959年……

  透过小小舞台的发展,我们可以听到历史前进的脚步声。

戏园漫谈

  昔日的老戏园子与今日之剧场大不相同。老戏园子一般在临街,门前竖有一个木制单门牌坊,坊额题写园名,顶部有脊形小屋搪,以防日晒雨淋。戏园子内的戏台为正方形,砖木结构,台子四角有木柱,台前两根柱子分别挂有对联,戏台正面有雕刻精致的护栏,护栏顶端装
有木刻莲花或小狮子作为点缀,在戏台顶部装有垂花倒栏杆,与下面的栏杆相对称。

  观众座位是长桌长板凳。戏台三面都有座位,三面都有看楼。楼下正面座位与戏台垂直摆放,听戏的人面对面坐着品茗听戏,想看戏得侧身扭头。戏台两侧的座位是斜着摆放,与戏台成锐角形,观众也是面对面,看戏需侧身扭头。从此也可看出当时叫茶园、茶楼是有原因的,是以品茗为主,看戏为辅。过去一般说"听戏",而很少说"看戏"。楼上的座位三面都是正对戏台的,因为地方窄。座位区域各有名称,楼下正面叫"池座",楼下戏台两侧叫"两厢",两厢后面靠墙处备有高木凳,叫"大墙";楼上称"楼座",前面为"包厢",楼上戏台后两侧叫"后楼"。在后楼看戏只能看到背影.所以后楼不收费.往往是内部人员亲友看戏之处。昔日老戏园子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戏台对面楼下后边中间设有"弹压席"。弹压席设有一张长方桌子,桌子上立有一个牌子,上面写有"弹压席"三字。桌子上还有一个小木架,上插令箭。这是为维持园中治安而设置的,开戏后士兵全副武装入座,园方奉上茶点,逢年过节还送红包,以求官方多多照应。

  旧戏园子这种格局到民国时期才逐渐打破,广和楼一直沿续到20年代。

  清代至民国初期戏园子大门外都贴有海报,但不是每日都换。海报只写某戏班、某演员演出,上写"吉祥新戏,风雨无阻",没有具体剧目,每天上演的剧目全凭道具。每天将戏中代表性道具摆在戏园子大门外,戏迷一看便知道当天主要戏码了。每日的戏单开始是木刻印在黄纸上,收费很低,后来改为石刻印在粉红纸上。铅印是20年代后的事了。

  清代戏园子演出时间很长,长达10-12个小时,不演夜戏。"茶资"多少不是以戏论价,而是按座位论份。除供应茶水外,还有另付费的小吃(黑白瓜子、盐炒小花生等)装在小盘子内。不过当时不收费,到压轴戏(倒二出)开演前后才收费。"扔热手巾把"是北京老戏园子一大特色,也是绝活儿。跑堂的将热手巾从空中抛向观众,扔的一刹那口中喊:"手巾把来喽!"扔得十分准确,随时收取小费,多少随便,从不计较。

  清代京师内城禁止卖戏,因此戏园子都在外城。清朝中叶又禁止妇女到戏园子听戏。嘉庆初年,有一个御用文人叫郎葆辰,善于画螃蟹,偶尔作诗,很诙谐,因此人们送他个恢谐的外号,叫"郎螃蟹"。他认为京师妇女出入戏园子有伤风化,于是上奏折提出禁止妇女出入戏园子。这是当时一些人的封建偏见,人们称戏园子,就是把戏园列入"子"字行业,属有钱人和士大夫消遣的地方,与店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属"下九流"行业。结果,嘉庆皇帝准奏,从此戏园子不卖女座。《清稗类钞》载:"京师戏园向无女座。妇女欲听者,必探得堂会时,另搭女桌,始可一往,然洁身自好者,尚裹足不前也。"到光绪末年,女观众开始出现了。这是由"庚子赔款"上演"义务戏"开始的。腐败的清政府为了赔款,强迫上"国民捐",演义务双必须满座。妇女是半边天,妇女上戏园子听戏,往往全家跟随,当然上座率就高了。因此义务戏开禁,但男女分开,妇女在楼上就座。辛亥革命后,才打破了男女界限。妇女涌入戏园.也促使了京剧的发展。过去京剧行当中是以生为主,妇女观众的加入,使旦行与生行平分秋色。随着中国末代王朝的崩溃,戏园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民国元年兴建的第一舞台(位于前门外柳树井街路北),首先打破了旧戏园子的格局。观众座位变成了横排长条木椅子.舞台为椭圆形,台中央设有人工转台,并第一次使用了幕布。接着,新建的开明戏院仿外国剧场形制,观众席是一排排单人座椅,并开始实行对号入座。此风一开,许多旧戏园也纷纷仿效改建。广和楼、广德楼和三庆园改得最晚。

戏园集锦

  从中国戏曲发展历史来看,到清代初期,称为"雅部"的昆曲开始衰落,而称为"花部"的各地方剧种蓬勃兴起。因剧种增多、剧团增多,观众范围也扩大了,剧场也随之增多。清初许多私人宴集之所开始对外营业,称为"茶园"、"酒园"或"戏馆"。据《藤阴杂记》记载:"京师戏馆,
惟太平园、四宜园最久,其次则查家楼、月明楼,此康熙末年酒园也。查家楼即今广和剧场前身;月明楼位于永光寺西街,今无。雍正年间,著名的茶园除查家楼外,还有方壶斋、蓬莱轩、升平轩。太平园、四宜园和蓬莱轩、升平轩地点如今已不可考矣。方壶斋进人了北京街巷名称行列保留至今,位于今宣武门外永光西街北,名为方壶斋胡同。

  清同治、光绪年间随着京剧的兴盛,北京戏园数量也在大大增加,约有4O座。著名戏园如下:

  广和楼

  位于繁华的前门外肉市。原为明末大盐商查氏私人花园。清康熙年间就改为茶园对外营业,初名查家茶楼、查家楼,后改称广和查楼。康熙曾到此看过戏,并赐台联:"日月灯,江海油,风雷鼓板,天地间一番戏场;尧舜旦,文武末,莽操丑净,古今来许多角色。"康熙二十八年(1689)《长生殿》在此演出,适逢佟皇后丧葬期间,触犯禁忌而掀起了一场风波。这是一次堂会性质的演出,观剧者最后受到革职和革去国学生籍的处分。光绪年间广和查楼连遭两次大火,损失惨重。北京"白薯王"王静斋(王杰)购买了广和茶楼,重新修建后改名为广和楼戏园。戏台柱子红底黑漆的对联"学君巨,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结义,重重演来,漫道逢场作戏;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哀乐;将一时离合悲欢,细细看来,管教拍案惊奇"。在上下场门中间悬挂一块横匾,上写"盛世元音"四个大字。据传,这副台联为清咸丰年间二甲进士陆润亭所写。清末至民国初期是广和楼之黄金时代,喜连成、富连成科班长年在此演出,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潭富英、雷喜福等名角都在此登台献艺。"白薯王"死后由其长子王善堂经营,日本占领北平时期,广和搂营业萧条,难以维持,便以922000元伪币卖给了日本翻译李文轩。李文轩将广和楼拆毁,想重新修建,但未来得及重建日本便投降了,因此到解放时广和楼还是一片废墟。人民政府重新兴建了广和楼,改名为广和剧场。

  开明戏院

  位于前门外西珠市口路南,建于1912年,由中日商人合资兴办。这是一座新型戏院,为洋式二层楼,门脸为椭圆形,舞台台口为半圆形,介于西方镜框式舞台和中国传统正方形舞台之间,也可以说是中西结合,舞台使用了黑绒大幕。建成后只演电影,后来加演文明戏(即话剧)。2O年代后,京剧名角梅兰劳、杨小楼、余叔岩、孟小冬等经常在开明戏院演出,盛极一时。4O年代初,评戏皇后白玉霜在此演出。解放后改名为民主剧场,以河北梆子演出和演电影为主。现改名为珠市口电影院。其建筑仍保持原有风貌。

  第一舞台

  位于前门外西珠市口路北,建于1914年,是京剧名武生杨小楼、名旦姚佩秋与商人集资兴建的。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回忆:"这里的一切建筑、灯光完全模仿上海三马路大舞台的形式。""在民国初年的北京,这应该算是首屈一指最新式的一个戏馆子了。"叫第一舞台,当时的确名副其实。概括起来可有5个第一:是第一个具有3层楼观众座的戏园子;是第一个实行环形折叠式排椅的戏园子;是第一个改方形舞台为椭圆形舞台的戏园子;是第一个没有台柱子的戏园子;是第一个采用大幕和实行人工旋转舞台的戏园子。剧场建成后,众多名角争相在此登台献艺,许多义务戏也在此演出。可惜,1937年的一场大火,使第-舞台付之一炬。

  天桥诸戏园

  天桥是劳动人民活动场所,天桥市场形成于清末至民国初年,这里也是许多艺术家的摇篮。天桥早期的茶园有泰轩园,万胜轩,天乐园,开桂园,小桃园,小小戏园,小吉祥戏园等,规模小,设备简陋,以演曲艺,杂耍和评戏,梆子为主。有"天桥马连良"之称的梁益鸣,组织了天桥京剧班,长期在天乐戏园演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