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号一期的《纽约客》上,登了John Hoyer Updike (March 18, 1932 – January 27, 2009) 几首诗。最后一首是12月22日,离他去世只有一个月多一点时间。
他得的是肺癌,所以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这几首诗放在一起,题目就叫Endpoint. 终结之点。还不能说是终点。终点像是一场游戏,一场比赛,到达终点之后,还可以重新来过。而 Endpoint就是终结了,结束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诗人好像都死得匆忙,以前还没有太读到像这样,从容地,无奈地,耐心地等待着死亡的诗。就像诗人自己看着自己生命的烛火慢慢地转弱,熄灭,摸着自己的身体,感觉着自己的身体慢慢变凉,生命一丝一丝的抽出去,然后手里还拿着一只笔,慢慢地将这缓慢的死亡写出诗意。
网上的还不能公开读到,正好今天上完班、料理完家务还有一丁点儿精力,那一丁点儿精力却又不够认真读书写字,就顺便敲出他的两首诗吧。都是波士顿的景色,原来从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眼里看去,深秋的,冬天的波士顿,竟是这样的荒凉。他自己也说了:
I had to move
to beautiful New England--its triple
deckers, whited churches, unplowed streets--
to learn how drear and deadly life can be.
有人说他的风格是 playful seriousness, 我看,说 serious playfulness好像也可以。
Hospital
Mass. General, Boston, November 23-27, 2008
Begign big blond machine beyond all price,
it swallows us up and slowly spits us out
half-deafened and our blood still dyed: all this
to mask the simple dismal fact that we
decay and find our term of life is fixed.
This giant governance, a mammoth toy,
distracts us for the daytime, but the night
brings back the quiet, and the solemn dark.
God save us from ever ending, though billions have.
The world is blanketed by foregone deaths,
small beads of ego, bright with appetite,
whose pin-sized prick of light winked out,
bequeathing Earth a jagged coral shelf
unsee beneath the black unheeding waves.
-------------
My visitors, my kin. I fall into
the conversational mode, matching it
to each old child, as if we share a joke
(of course we do, the dizzy depths of years),
and each grandchild, politely quizzing them
on their events and prospects, all the while
suppressing, like an acid reflux, the lack
of prospect black and bilious for me.
Must I do this, uphold the social lie
that binds us all together in blind faith
that nothing ends, not youth nor age nor strength,
as in a motion picture which, once seen,
can be rebought on DVD? My tongue
says yes; within, I lamely drown.
--------------
I think of those I loved and saw to die;
my grampop in his nightshirt on the floor;
my first wife's mother, unable to take a bite
of Easter dinner, smiling with regret;
my mother in her blue knit cap, alone
on eighty acres, stuck with forty cats,
too weak to walk out to collect the mail,
waving brave goodbye from her wind-chimed porch.
And friends, both male and female, on the phone,
their voices dry and firm, their ends in sight.
My old piano teacher joking, of her latest
diagonosis, "Curtains." I brushed them off,
these valorous, in my unseemly haste
of greedy living, and now must learn from them.
-------------
Endpoint, I thought, would end a chapter in
a book beyond imagining, that got reset
in crisp exotic type a future I
--a miracle!--could read. My hope was vague
but kept me going, amiable and swift.
A clergyman--those comic purveyors
of waht makes sense to just the terrified--
has phoned me, and I loved him, bless his hide.
My wife of thirty years is on the phone.
I get a busy signal, and I know
she's in her grief and needs to organize
consulting friends. But me, I need her voice;
her body is the only locus where
my desolation bumps against its end.
The City Outside
December 11, 2008
Stirs early: ambulances pull in far
below, unloading steadily their own
emergencies, and stray pedestrians
cross nameless streets. Traffic picks up at dawn,
and lights in teh skyscrapers dim.
The map of Beacon Hill becomes 3-D,
a crust of brick and granite, the State House dome
a golden bubble single as the sun.
I lived in Boston once, a year or two,
in furtive semin-bachelorhood. I parked
a Karmann Ghia in Back Bay's shady spots
but I was lighter then, and lived as if
within forever. Now I've turned so heavy
I sink through twenty floors to hit the street.
----------
I had a fear of falling: airplanes
spilling their spinning contents like black beans;
the parapets at Rockefeller Center or
the Guggenheim proving too low and sucking
me down with impalpable winds of dread;
engorging atria in swank hotels,
the piano player miles below his music,
his intrument no bigger than a footprint.
I'm safe! Away with travel and abrupt
perspectives! Terra firma is my ground,
my refuge, and my certain destination.
My terrors--the flight through dazzling air, with
the blinding smash, the final black--will be
achieved from thirty inches, on a bed.
------
Strontium 90--is that a so-called
heavy element? I've been injected,
and yet the same light imbecilic stuff--
the babble on TV, newspaper fluff,
the drone of magazines, banality's kind banter--plows ahead,admixed
with world collapse, atrocities, default,
and fraud. Get off, get off the rotten world!
The sky is turning that pellucid blue
seen in enamel behind a girlish Virgin--
the doeskin lids downcast, the smile demure.
Indigo cloud-shreds dot a band of tan;
the Hancock Tower bares a slice of light.
So where the world's beauty? Was I deceived?
Monday, March 30, 2009
Thursday, March 26, 2009
兔子专吃窝边草
伯尼·梅多夫确实可恨。他的骗局,骗的多是身边的人,其中大多是富有的犹太人。像汤姆·索亚一样,他玩弄了人们的猎奇+从众心理:他把自己的“产品”打扮成稀罕物,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得到的稀罕物。就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得到,每个人反而千方百计要想办法得到。
梅多夫说,我这里不再收投资人了,你的钱还是另找他处吧。于是,投资人反而更加坚定地等着去梅多夫那里投资。
结果他们就失去了一切。母校寄来一封信,读来令人唏嘘心碎。校长说,我们学校没有直接在梅多夫那里投资,但是我们的赞助人都在他那里投资了,而且都输得精光。明年的财政预算,前景不妙。因为经费问题,已经关闭了一个遐迩闻名的艺术馆。
诺贝尔获奖人、大屠杀幸存者艾利·维舍尔有个基金会。基金会的目的,是不要忘记犹太人的苦难。这个基金会全部财产,都投在梅多夫那里。目前基金会濒临破产。这真是历史的绝大讽刺。
Woody Allen: Tails of Manhattan
伍迪·艾伦还是不错。这一篇幽默,但并不轻松,幽默后面,是深刻的失望和鞭笞。
梅多夫说,我这里不再收投资人了,你的钱还是另找他处吧。于是,投资人反而更加坚定地等着去梅多夫那里投资。
结果他们就失去了一切。母校寄来一封信,读来令人唏嘘心碎。校长说,我们学校没有直接在梅多夫那里投资,但是我们的赞助人都在他那里投资了,而且都输得精光。明年的财政预算,前景不妙。因为经费问题,已经关闭了一个遐迩闻名的艺术馆。
诺贝尔获奖人、大屠杀幸存者艾利·维舍尔有个基金会。基金会的目的,是不要忘记犹太人的苦难。这个基金会全部财产,都投在梅多夫那里。目前基金会濒临破产。这真是历史的绝大讽刺。
Woody Allen: Tails of Manhattan
伍迪·艾伦还是不错。这一篇幽默,但并不轻松,幽默后面,是深刻的失望和鞭笞。
Monday, March 23, 2009
《梅兰芳》
拍得不好。京戏没京戏,八卦没八卦,故事没故事。或者说故事太单一,不够感人。
占了大量戏份的“蓄须明志”,赶不上张国荣一句:“青木要是还在,京戏就传到日本去了。”
究其实,是黎明的过错。他的眉眼太粗大,不是梅兰芳式的“桃花眼柳叶眉”,而且他在电影里多是西装革履的男装,根本就没有演出梅兰芳的艺术形象。还不如那个年轻时代的梅兰芳。CQ说过,梅兰芳即使卸了装,言谈举止也还是很有些女气的,喝茶等都不由自主地翘起兰花指。
另外,黎明也让三哥六哥们抢了戏。明明是梅兰芳的戏,倒让英达(银行家)孙红雷(捧戏子的前官家子弟)们抢了戏。知道梅兰芳的生活中少不了这些人,但是电影里我们不想看这些。还是没办法,谁让这些人是大腕,他们负责筹钱、导演,斯文的梅兰芳/黎明只好听他们的。;)
女主角也不好看,梅兰芳的老婆情人都是纸片一样的人物,不真实,没血肉。没办法,“老婆”也不是梅兰芳的老婆,是导演的老婆——陈红是陈凯歌的老婆。:)章子怡也总是千人一面,笑嘻嘻 looking pretty 而已。:)
回头去看黎明,其实他的电影也就看过一部,他和小眯眯眼吴倩莲一起演的《半生缘》,他活脱脱就是沈世钧,斯文,儒雅,憨厚,真情。那时候张爱玲的东西读得并不多,可是这部电影,回头一看,还真是张爱玲的味道,每一个镜头,演员的每一个动作,举手投足,都是宿命和伤感,临睡前看了几节,竟是令人伤感莫名,泪眼婆娑。
也有些幸灾乐祸:黎明也老了,尤其是把他和梅兰芳的眉眼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嘿嘿,腮帮子都松了。:)
突然发现自己也在变老。从前,崇拜的都是上一辈的明星,仰视,崇拜。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开始欣赏同一辈了,因为比较共鸣。再往后,就该老牛吃嫩草了。:)
占了大量戏份的“蓄须明志”,赶不上张国荣一句:“青木要是还在,京戏就传到日本去了。”
究其实,是黎明的过错。他的眉眼太粗大,不是梅兰芳式的“桃花眼柳叶眉”,而且他在电影里多是西装革履的男装,根本就没有演出梅兰芳的艺术形象。还不如那个年轻时代的梅兰芳。CQ说过,梅兰芳即使卸了装,言谈举止也还是很有些女气的,喝茶等都不由自主地翘起兰花指。
另外,黎明也让三哥六哥们抢了戏。明明是梅兰芳的戏,倒让英达(银行家)孙红雷(捧戏子的前官家子弟)们抢了戏。知道梅兰芳的生活中少不了这些人,但是电影里我们不想看这些。还是没办法,谁让这些人是大腕,他们负责筹钱、导演,斯文的梅兰芳/黎明只好听他们的。;)
女主角也不好看,梅兰芳的老婆情人都是纸片一样的人物,不真实,没血肉。没办法,“老婆”也不是梅兰芳的老婆,是导演的老婆——陈红是陈凯歌的老婆。:)章子怡也总是千人一面,笑嘻嘻 looking pretty 而已。:)
回头去看黎明,其实他的电影也就看过一部,他和小眯眯眼吴倩莲一起演的《半生缘》,他活脱脱就是沈世钧,斯文,儒雅,憨厚,真情。那时候张爱玲的东西读得并不多,可是这部电影,回头一看,还真是张爱玲的味道,每一个镜头,演员的每一个动作,举手投足,都是宿命和伤感,临睡前看了几节,竟是令人伤感莫名,泪眼婆娑。
也有些幸灾乐祸:黎明也老了,尤其是把他和梅兰芳的眉眼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嘿嘿,腮帮子都松了。:)
突然发现自己也在变老。从前,崇拜的都是上一辈的明星,仰视,崇拜。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开始欣赏同一辈了,因为比较共鸣。再往后,就该老牛吃嫩草了。:)
Sylvia Plath - The tragedy continues
http://news.yahoo.com/s/afp/20090323/wl_uk_afp/britainusliteraturesuicide
LONDON (AFP) – The son of tragedy-scarred poets Ted Hughes and Sylvia Plath has killed himself 46 years after his mother gassed herself, The Times reported on Monday.
Nicholas Hughes hanged himself in his home in the US state of Alaska last week after battling depression, his sister told the newspaper, 40 years to the day after Hughes' next lover also killed herself.
LONDON (AFP) – The son of tragedy-scarred poets Ted Hughes and Sylvia Plath has killed himself 46 years after his mother gassed herself, The Times reported on Monday.
Nicholas Hughes hanged himself in his home in the US state of Alaska last week after battling depression, his sister told the newspaper, 40 years to the day after Hughes' next lover also killed herself.
Wednesday, March 04, 2009
Revolutionary Road
说实在的,听说导演选了 Leo DiCaprio and Kate Winslett来演这对郊区夫妻,我就一直有些幸灾乐祸。这一对曾经在《泰坦尼克》里演“浪漫”一对,我一直不以为然,大约导演也和我英雄所见,所以非要用这样的庸碌郊区夫妻的故事,打破少男少女们对傻冒“浪漫”故事的幻想。:)其实我是喜欢浪漫故事的,只是对这个泰坦尼克实在不买账。
革命路上这一对夫妻其实是一个人,或者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对夫妻,一个向往安宁,一个向往“巴黎”。巴黎并不是人间的城市、法国的首都,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欲望:我们希望超脱世俗、超脱厨房里削土豆的routine。巴黎是我们身上的波希米亚。
然而我们毕竟又都是世俗的人物……每个人都很快学会享受小房子带来的安逸和舒适,还有亲情,还有“事业”和“成功”带来的种种物质和心理的满足。
精神病人John一点病也没有,不过是大胆地说出了我们平时尽力压抑的“私字一闪念”。
可惜了利奥。一是可惜他演了这个角色……他还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怎么就让他演了一个居家男人,还是个躲在妻子的孕妇装后面的猥琐男。:)当然是开玩笑,对他来讲,艺术上绝对是突破。只是他的长处还是和他作对:一是太帅,好莱坞依旧是矫枉过正,觉得帅哥就不是演技派,所以不奖励帅哥;二是白人,有机会的时候,还是要让给别的兄弟,哪怕不是少数族裔,起码是个同性恋也行,或者自己不是同性恋,演个同性恋也行。:)Kate Winslett能得个最佳女演员奖,最起码,利奥也应当有个机会吧。可惜可惜。
他这个角色,其实比凯特的角色更复杂,演得也一点也不差。
一般的夫妻里,往往是丈夫要闯,妻子要安稳。这一对却正好相反。其实她究竟要什么,她自己并不清楚,而且寻找的出路也是,她去作无聊的秘书工作,然后让他赋闲,并且找出他究竟要干什么。于是就更悲剧了。因为她自己对自己都毫无信心。哪怕是逃离现实,她也把这个逃离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
男人不听从的时候,她只好惩罚自己。唯有她自己的身体,是她自己能够控制的。她腹中的胎儿,就成了她的绝望的象征,还有她试图逃脱的欲望的牺牲品。
“人群里数不过女儿可怜,女儿可怜,女儿哟……”
革命路上这一对夫妻其实是一个人,或者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对夫妻,一个向往安宁,一个向往“巴黎”。巴黎并不是人间的城市、法国的首都,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欲望:我们希望超脱世俗、超脱厨房里削土豆的routine。巴黎是我们身上的波希米亚。
然而我们毕竟又都是世俗的人物……每个人都很快学会享受小房子带来的安逸和舒适,还有亲情,还有“事业”和“成功”带来的种种物质和心理的满足。
精神病人John一点病也没有,不过是大胆地说出了我们平时尽力压抑的“私字一闪念”。
可惜了利奥。一是可惜他演了这个角色……他还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怎么就让他演了一个居家男人,还是个躲在妻子的孕妇装后面的猥琐男。:)当然是开玩笑,对他来讲,艺术上绝对是突破。只是他的长处还是和他作对:一是太帅,好莱坞依旧是矫枉过正,觉得帅哥就不是演技派,所以不奖励帅哥;二是白人,有机会的时候,还是要让给别的兄弟,哪怕不是少数族裔,起码是个同性恋也行,或者自己不是同性恋,演个同性恋也行。:)Kate Winslett能得个最佳女演员奖,最起码,利奥也应当有个机会吧。可惜可惜。
他这个角色,其实比凯特的角色更复杂,演得也一点也不差。
一般的夫妻里,往往是丈夫要闯,妻子要安稳。这一对却正好相反。其实她究竟要什么,她自己并不清楚,而且寻找的出路也是,她去作无聊的秘书工作,然后让他赋闲,并且找出他究竟要干什么。于是就更悲剧了。因为她自己对自己都毫无信心。哪怕是逃离现实,她也把这个逃离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
男人不听从的时候,她只好惩罚自己。唯有她自己的身体,是她自己能够控制的。她腹中的胎儿,就成了她的绝望的象征,还有她试图逃脱的欲望的牺牲品。
“人群里数不过女儿可怜,女儿可怜,女儿哟……”
Monday, March 02, 2009
The Painted Veil
白天忙过一天,知道晚上要下雪。六点多时,校区打来电话,明天的学校取消。
心情马上轻松起来。十点多才把小坏蛋们哄上床,然后看 The Painted Veil.
电影很好看。很美丽的艺术品。毛姆的原作没看过,觉得小说改编成这样,是不委屈原作者的。
最好的自然是故事。不完美的人,不完美的爱情,不完美的婚姻,这个故事,整个电影,却是美丽,唯美。真实而不粗陋,崇高而不拔高,唯美而不矫饰。
也许是自己的心境所至。星期天的晚上,忙碌过一个星期之后,本以为马上又要上战场,却又意外地得到两个小时的轻松,这两个小时里,大概看猪八戒的故事,也会觉得他是帅哥,他和高桂英的爱情回肠荡气。:)
Walter Fane 是个细菌学家。马上要去上海了,去之前,希望结婚。凯蒂不是绝色美人,母亲已经在嫌弃她仍旧靠父母养着。没有来得及有爱情,他们就草草结婚了。
有谁能责怪她,就算她红杏出墙之后?她没有否认,也没有狡辩,只是说,对不起。他没有大打出手,也没有破口大骂,只是用沉默和冷漠来惩罚她。
电影里面没有温情粉饰。他爱她,却也残酷:他给她的选择也很冷酷:她要求由她提出离婚,以便保全自己的面子。他不同意。他不能给她后路。
可是,她说,我有什么错,我本来就不爱你,你娶我的时候,你本来也是知道的。
于是他们前往霍乱流行区。他假装绅士风度,说,我们要不要歇一会儿。她说,是妻子的抱怨的口气:你又不管我舒服不舒服。话音未落,他马上说,那好,那我们接着往前走。
如果有爱情,她就是在撒娇,他马上也会刻意逢迎,让她休息。
谢天谢地,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要忙着塑造英雄形象。这里的人物和理念,没有一样崇高。说去流行病区,去就是了,甚至有些自杀他杀自虐他虐的况味。
就连修道院的嬷嬷都说了,她十七岁的时候爱上耶稣,和耶稣结婚了,现在也凑合了,以前是爱情,现在只不过是牵挂。 A Relationship.中文还真不知道怎么翻译。
关于修道院里收养孤儿,丈夫也有一段评论。妻子说,修女们多伟大啊,她们无私地收养了那么多无家可归的孩子。丈夫说:不一定,你听说过没有,她们到穷人家里去游说,给孩子的家长一笔生活费,然后就把他们的孩子抱走,抱到修道院里养起来。
当然也涉及到了民族冲突,种族冲突,然而很低调,都是一个不问政治、心中受着感情煎熬的医生眼里看见的背景。军阀不听从他的“调遣”。中国老百姓不喜欢他命令他们将霍乱死人马上埋葬。一群青年学生在街上围追他的妻子。
大概是为了跟我的审美作对,他们专门选了一个奇丑无比的演员来演那个英国外交官。有多丑呢?这么说吧,他除了智力正常,长得完全就是一个唐氏病人的模样。不仅丑,还矮。但他说出了电影中最聪明的一些话。关于这对夫妻的关系。“他从来不看你一眼。”“中国人欢迎我们,但是他们不欢迎和我们一起到来的枪炮。”
电影里最大的败笔,是他的那个中国女人。电影很低调,比赛珍珠的什么The Pavillon of Women不知要强了多少倍,偏偏来了这么一个女人形象,太漫画,太丑陋,又是最低级的 stereotype:夸张至极的丹凤眼,水蛇腰,木头木脑,抽鸦片,以性伺服男主人,百依百顺地像一条狗。整个电影里她也出现过不少回,不过都不说话,只有一次,英国女人问外交官,为什么这个女人会喜欢他。外交官说,看看她怎么回答。中国女人像狗听到了主人口哨一样,汪汪了一句:他是个好人。
当然了,英国女人是电影主角,电影只能表达她每一份最细微的情感。中国女人也只能是背景中的一件摆设了。
《走出非洲》里也有这样一个女人。也是性感美丽,一言不发。在别的白人眼里,她们就是仆役和性奴。她们所跟随的白人,为了和他们在一起,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了。
不是指责这样的人。他们毕竟生活在他们那个时代。遗憾的是电影,这么敏感细腻的电影,居然也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少了这个中国女人漫画,故事一点也不会受影响。
心情马上轻松起来。十点多才把小坏蛋们哄上床,然后看 The Painted Veil.
电影很好看。很美丽的艺术品。毛姆的原作没看过,觉得小说改编成这样,是不委屈原作者的。
最好的自然是故事。不完美的人,不完美的爱情,不完美的婚姻,这个故事,整个电影,却是美丽,唯美。真实而不粗陋,崇高而不拔高,唯美而不矫饰。
也许是自己的心境所至。星期天的晚上,忙碌过一个星期之后,本以为马上又要上战场,却又意外地得到两个小时的轻松,这两个小时里,大概看猪八戒的故事,也会觉得他是帅哥,他和高桂英的爱情回肠荡气。:)
Walter Fane 是个细菌学家。马上要去上海了,去之前,希望结婚。凯蒂不是绝色美人,母亲已经在嫌弃她仍旧靠父母养着。没有来得及有爱情,他们就草草结婚了。
有谁能责怪她,就算她红杏出墙之后?她没有否认,也没有狡辩,只是说,对不起。他没有大打出手,也没有破口大骂,只是用沉默和冷漠来惩罚她。
电影里面没有温情粉饰。他爱她,却也残酷:他给她的选择也很冷酷:她要求由她提出离婚,以便保全自己的面子。他不同意。他不能给她后路。
可是,她说,我有什么错,我本来就不爱你,你娶我的时候,你本来也是知道的。
于是他们前往霍乱流行区。他假装绅士风度,说,我们要不要歇一会儿。她说,是妻子的抱怨的口气:你又不管我舒服不舒服。话音未落,他马上说,那好,那我们接着往前走。
如果有爱情,她就是在撒娇,他马上也会刻意逢迎,让她休息。
谢天谢地,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要忙着塑造英雄形象。这里的人物和理念,没有一样崇高。说去流行病区,去就是了,甚至有些自杀他杀自虐他虐的况味。
就连修道院的嬷嬷都说了,她十七岁的时候爱上耶稣,和耶稣结婚了,现在也凑合了,以前是爱情,现在只不过是牵挂。 A Relationship.中文还真不知道怎么翻译。
关于修道院里收养孤儿,丈夫也有一段评论。妻子说,修女们多伟大啊,她们无私地收养了那么多无家可归的孩子。丈夫说:不一定,你听说过没有,她们到穷人家里去游说,给孩子的家长一笔生活费,然后就把他们的孩子抱走,抱到修道院里养起来。
当然也涉及到了民族冲突,种族冲突,然而很低调,都是一个不问政治、心中受着感情煎熬的医生眼里看见的背景。军阀不听从他的“调遣”。中国老百姓不喜欢他命令他们将霍乱死人马上埋葬。一群青年学生在街上围追他的妻子。
大概是为了跟我的审美作对,他们专门选了一个奇丑无比的演员来演那个英国外交官。有多丑呢?这么说吧,他除了智力正常,长得完全就是一个唐氏病人的模样。不仅丑,还矮。但他说出了电影中最聪明的一些话。关于这对夫妻的关系。“他从来不看你一眼。”“中国人欢迎我们,但是他们不欢迎和我们一起到来的枪炮。”
电影里最大的败笔,是他的那个中国女人。电影很低调,比赛珍珠的什么The Pavillon of Women不知要强了多少倍,偏偏来了这么一个女人形象,太漫画,太丑陋,又是最低级的 stereotype:夸张至极的丹凤眼,水蛇腰,木头木脑,抽鸦片,以性伺服男主人,百依百顺地像一条狗。整个电影里她也出现过不少回,不过都不说话,只有一次,英国女人问外交官,为什么这个女人会喜欢他。外交官说,看看她怎么回答。中国女人像狗听到了主人口哨一样,汪汪了一句:他是个好人。
当然了,英国女人是电影主角,电影只能表达她每一份最细微的情感。中国女人也只能是背景中的一件摆设了。
《走出非洲》里也有这样一个女人。也是性感美丽,一言不发。在别的白人眼里,她们就是仆役和性奴。她们所跟随的白人,为了和他们在一起,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了。
不是指责这样的人。他们毕竟生活在他们那个时代。遗憾的是电影,这么敏感细腻的电影,居然也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少了这个中国女人漫画,故事一点也不会受影响。
Subscribe to:
Posts (Atom)